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長時間?不是三年

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長時間?不是三年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平時生活中經常用的俗話、成語,背後都有一段典故、來歷,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這麼說,我們中國人有時候隨口來一句,就是流傳了幾千年的經典佳句。

不過我們平時說話習慣了,不覺得什麼,所以經常犯燈下黑的錯誤,對一些古老的經典佳句理解上有些偏差,比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三秋到底是多久?很多人都搞錯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多用於表達男女戀人之間的思念之情,意思也很簡單,大概就是我對你的思念,度日如年啊!有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友情,總之生活中經常用到這句話。

這句話意義上沒有什麼疑問,大家都懂,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個「三秋」上,三秋具體是多長時間呢?一般大家都理解為過了三個秋天,也就是三年,其實這是不對的,這個問題就要從根上說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最早出自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具體為《國風·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全詩就三句,很簡單,但是卻很經典,其中三月、三秋、三歲,層層遞進,表達了思念愈深的心情,從這裡我們也就可以看出,三秋不可能是三年,因為後邊三歲有三年的意思。

所以三秋比三個月長,比三年短,具體就是指三個秋天,一年有四個季度,三個秋天就是三季,也就是九個月,也就是說,三秋實際代表的時間就是九個月。

所以說,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意思是說,一日不見就像這個秋天過了三遍,而不是分別過了三年的秋天,其實說三春、三夏,也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首詩描述的意境符合秋天,所以就用了三秋一詞。

自古秋意蕭瑟,最容易傷感,激發人思念的感情,所以後人把全詩濃縮為一日三秋,卻是非常精髓,經久不衰,激發了數千年來,不同時代,無數人的共鳴,至今仍時常脫口而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

這句話也體現了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隨便挖一鍬都夠我們受用無窮了,至於三秋到底是多久,其實也無傷大雅,只是一個小小的知識點,關鍵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

所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是多久?很多人都搞錯了,三秋實際是指三個季度,也就九個月時間。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的四大巧合,世界文明或有共同起源?

百善孝為先?古代這位家喻戶曉的孝子,卻是魯迅先生的童年噩夢

牛郎和董永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他們都娶了織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鹹魚道長 的精彩文章:

中華神話中夸父真的能追上太陽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錯了
中國神話中為什麼只有嫦娥和吳剛能登月?這其中有什麼特殊之處?

TAG:鹹魚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