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們用驍龍 855 的手機跑了分,但它的價值不是數字能夠衡量的

我們用驍龍 855 的手機跑了分,但它的價值不是數字能夠衡量的

儘管智能手機行業從增量轉向存量,但產業上下游的參與者並沒有安於一偶,一邊是手機製造商在挑戰屏佔比數值的極限,而不斷挖掘出各種「奇思妙想」的產品形態,另一邊則是以高通為代表的技術方案解決公司,憑藉著新功能特性和參考設計,引領著一眾 Android 手機邁向新一年的發展。

這當中,於一個月前發布的高通驍龍 855 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無疑是決定整個 Android 未來一年發展的風向標。

雖然首批搭載驍龍 855 晶元的旗艦手機仍未面世,但我們已經提前對這款即將成為 2019 年 Android 旗艦機標配的晶元做了一次跑分。


跑分提升顯著,而今年它的對手仍是蘋果晶元

此次用於跑分測試的設備,一台搭載高通驍龍 855 移動平台的高通開發機,它配備了 6GB RAM,基於 Android 9.0 原生系統,而透過這樣的配置一窺驍龍 855 移動平台的性能,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在 GeekBench 的測試中,驍龍 855 測出的單核成績是 3507 分,多核成績是 11254 分,作為對比,上一代驍龍旗艦移動平台 845 的單核成績為 2300 分左右,多核成績為 8300 分左右。估算下來,驍龍 855 的單核性能提升了約 48%,多核性能提升了約 36%,與高通在發布會上宣稱的 CPU 性能提升了約 45% 的說法比較接近。

去年我們測試的驍龍 845 的 GeekBench 分數

如果拿這樣的分數與三星 Exynos 9810、華為麒麟 980 相比,驍龍 855 依然有著一定的優勢。

從跑分的成績來看,驍龍 855 的勁敵仍舊只有最新 iPhone XR/XS 系列上那顆 A12 仿生晶元。然而,不同與於以往的是,今年驍龍 855 的單核性能和多核性能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使得它的單核性與 A12 仿生晶元的差距大幅縮小,而在多核性能方面的表現,也大抵相當,不過鑒於跨平台測試的差異,我們認為兩者並不具備可比性。

來到安兔兔的跑分測試環節,驍龍 855 的跑分也達到了 362110 分,與驍龍 845 相比,足足提升了 36%。

當然, 我們也拿驍龍 855 的高通開發機測試了其在瀏覽器 JavaScript 的跑分,它是一個衡量 CPU 性能的參考指標,在測試結果中,無論是 Jetstream、Octane,還是 Speedometer,驍龍 855 都有著顯著的提升。

可以確定的是,CPU 環節的測試結果基本印證了高通的說法——即驍龍 855 的 CPU 性能相當於在驍龍 845 CPU 性能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驍龍 800 的 CPU 性能,而驍龍 855 集成的 Kryo 485 CPU 內核也成為迄今性能提升最顯著的 CPU。

而在圖形性能方面,我們選取了 GFXBench 中多個跑分項目來測試驍龍 855 的性能,其中曼哈頓在 2560 x 1440 的解析度下,錄得平均幀率 57 fps;T-Rex 在 2678 x 1440 的解析度下錄得平均幀率為 60 fps,Car Chase 則在與 T-Rex 測試項目等同的解析度下錄得平均幀率 23 fps。

與去年驍龍 845 的表現相比,驍龍 855 在各項目的平均幀率提升並不顯著,但測試項目的解析度是有提升,去年我們測試驍龍 845 時, GFXBench 設定的最高解析度為 2392 x 1440。


跑分衡量不了驍龍 855 真正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這些基準測試軟體已經日漸成熟,它們可以測試一款移動平台的 CPU、GPU 性能,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他們為消費者或 OEM 廠商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性作用,但很多時候它並不能完全反映一款移動平台的完整能力。

比如說這些測試項目並沒有平衡好圖形性能中各個部分的比例,有些基準軟體可能僅僅只是在圖形中加重著色處理部分的測試比例,而在圖形紋理處理部分的測試比例反而有所刪減。

最終的結果使得,基準測試軟體沒有有效地、平衡地調用 GPU 的各個組件,而無法突顯出 GPU 的真實性能。

與此同時,這些基準測試軟體在測試過程中,其測試的環節和流程往往與消費者地實際使用習慣大相逕庭。基準測試軟體可能僅僅在某一個短時間內進行高負載的性能測試,而用戶在實際使用時,可能長時間地運行某個特性遊戲的。

從這一層面上來說,基準測試軟體比較難測試出移動平台在長時間運行時的性能表現,例如此次高通宣稱的驍龍 855 在長時間下的持久性能表現。

除此之外,像移動平台的其他組件也是基準測試軟體無法評估的部分。

有別於 PC 上的 CPU 和 GPU,手機晶元其實是一顆集成度極高的移動平台,像驍龍系列這樣一顆晶元,它提供給手機的不僅僅只是 CPU GPU,還包括聯網所需要基帶、Wi-Fi/藍牙/衛星定位,用於處理拍攝圖片/視頻的 ISP 以及硬體層面上的安防部件等等。

第四代高通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

在驍龍 855 上,高通為它提供了第四代多核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它可以實現每秒超過 7 萬億次運算(7TOPs),其 AI 性能,相較於上一代驍龍旗艦移動平台提升了 3 倍,相較於有 2 倍提升。

第四代高通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 不是一顆獨立的 NPU 部件,而是將 Kryo 485 CPU、Adreno 640 GPU 以及 Hexagon 690 DSP 整合在一起的 AI 運算系統,這裡只是底層架構。

上面還有 QualcommMath Library、Hexagon NN、Open CL 構成的程序庫,以及 Tensorflow Lite、Google NN API 和 Neural Processing SDK 等所構成的軟體框架,最終通過神經網路框架將 AI 的能力體現在 app 上。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驍龍 855 內置的 Hexagon 690 DSP,它是第四代高通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 的關鍵,這個部件包括新的 Hexagon 張量加速器、4 個 Hexagon 向量拓展內核以及優化的標量內核,幫助驍龍 855 大幅提升 AI 性能。

驍龍 855 在連接/拍攝/XR/娛樂方面也有作為

高通在手機基帶技術方面一直有著較為領先的優勢,作為一顆為 5G 通訊時代所準備的移動平台,驍龍 855 內部雖沒有集成 5G 數據機,但它支持以外掛高通 X50 Modem 的形式實現對 5G 技術的支持。據高通介紹,在 6Ghz 以下和毫米波頻段下,5G 網路的下載速度可以是 4G 的 12 倍,也就是說在 5G 網路下,下載一部 3G 大小的視頻,只需要 30 秒左右。

驍龍 855 還優化了 Wi-Fi 的連接性,驍龍 855 支持 6-ready 和 802.11ay,因此可以讓手機達到 10Gbps 的速度,堪比有線網路。

此外,驍龍 855 還創下了驍龍系列的多個記錄:

首個 Qualcomm 3D 聲波感測器

首次在手機上支持 True HDR 遊戲

Vulkan 1.1 和基於物理渲染(PBR)

首個支持 HEIF 拍攝的驍龍產品

首款發布的 2Gbps LTE 數據機

首個支持人像模式的 4K HDR 拍攝

首個商用支持 HDR10 拍攝

首個發布的 CV-ISP

這些實際上是高通在驍龍 855 上所提供的一部分集成特性及其參考設計,它涵蓋了手機的拍攝、娛樂以及 XR 擴展現實技術所需的功能和特性,為 2019 年 Android 旗艦機的功能提供了設計方向和基礎。

高通驍龍 855 支持 HEIF 格式

如果你僅僅把移動平台簡單地理解為一個集成了 CPU GPU 的晶元,那麼今天,我們在智能手機上所體驗的諸如 HDR 拍攝、雙攝人像虛化、4G LTE 上網等功能,可能未必以現在如此輕薄和高度集成的手機外形來呈現。

正如愛范兒此前的觀點一樣,其實高通造福了整個 Android 生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2019 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總決賽落幕,冠軍是個「AI+機器人」項目
新機「上手」視頻曝光,小米的摺疊屏手機要來了?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