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的朋友:想和人工智慧兩開花的量子計算

AI的朋友:想和人工智慧兩開花的量子計算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如果讓我回答一個「科技產業怎麼看」的問題。那答案應該是這樣的:上看AI,下看IoT,近看5G,遠看量子計算,千萬不要看區塊鏈,因為太亂,看了容易上頭。

這裡咱們按下年初不睡覺,年底大家一起回家補覺的區塊鏈暫且不提。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雖然都說科技行業遇冷啊什麼什麼的,但對於量子計算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充滿了驚喜的大年。

假如說人工智慧需要一些「兄弟技術」的幫助,那麼量子計算絕對是死黨那個級別的。當AI遇到量子計算,未來的某天絕對是「大鵬一日同風起」。假如說今天的AI還在花果山招兵買馬,那麼量子計算說不定哪天就會帶給AI大鬧天宮的機會。

說到大鬧天宮,就聯想到那個著名的句式……所以本文來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18的量子計算是怎麼跟AI一起兩開花的。

兩開花,兩開花

讓我們先來大概了解一下,AI和量子計算之間的聯繫。

從邏輯上來說,AI改變的是計算的終極目標,顛覆了經典計算的工作方式;而量子計算改變了計算的原理,顛覆了經典計算的來源。他們倆一頭一尾構成了計算科學未來的想像空間。而且毫無疑問,二者在未來必然是相互支撐的:複雜的強AI需要龐大算力,當經典計算不足以支撐一個今天還無法想像的智能體時,量子計算必須扛起這個重任。

姚期智院士有一個判斷,他認為「如果能夠把量子計算和AI放在一起,我們可能做出連大自然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如果說奪造化之神奇的那一天還很遠,那麼近處的量子計算與AI耦合在2018年已經陸續發生。比如谷歌人工智慧量子團隊在去年提出了QNN,即量子神經網路模型。他們認為,這一網路可以用量子計算的方式提升神經網路的工作效率,從而利用在AI上更快達成量子霸權。

而AI對量子計算的幫助,也在這一年裡顯著增長,比如在量子噪音的對抗,以及對量子計算錯誤率的計算上,大量深度學習演算法開始參與其中。

總體來看,量子計算在未來的某一天與AI相遇,將可能是改變人類歷史走向的大事。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這場相遇已經開始了一點點暖場。

向著量子霸權衝鋒!

與AI的結合只是去年量子計算進步的零星篇章,真正構成年度主旋律的,是互聯網與科技公司紛紛重倉量子股,尤其在上半年,一度打出了量子計算的小高潮。

去年年初,IBM在此前宣布研發出了「支持50 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之後,又公布了規模宏大的量子計算計劃IBM Q。這個計劃預計在四大洲建立區域中心,進行國際化的量子計算研究。

而IBM的老對手英特爾,也在去年宣布量產了 49 量子比特的計算晶元,並強調該晶元已經可以商用。

而縱觀2018,行業內的頭號玩家谷歌依舊是量子計算戰場上最閃亮的那顆星。

去年3月份,谷歌公布了名為Bristlecone的晶元,並宣稱這款晶元可以支持72個量子比特的計算。谷歌相關團隊負責人John Martinis在當時提出,Bristlecone已經可以支持超越所有經典計算的量子計算,並認為年內就會實現「量子霸權」。在下半年,谷歌宣布將與NASA合作,利用NASA的超級計算機測試Bristlecone的性能,為挑戰量子霸權做最後的調整。

科技巨頭們的努力,都是面向一個目標:達成量子計算可以超越人類最強大超級計算機的挑戰,從而實現「量子霸權「。

這條路還在繼續,今年我們或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量子比特數被攻克,當然量子計算的絕對霸權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億歐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復盤2018娛樂市場:突破圈層成關鍵、網劇網綜上行、短視頻造星強勢
清微智能完成億級天使輪融資 打造可重構低功耗 AI 晶元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