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暴雪的錯,怎麼會是動視背鍋?

暴雪的錯,怎麼會是動視背鍋?

2018年暴雪嘉年華。

製作人 Wyatt Cheng穿著一件印有暗黑破壞神logo的T恤,這是他在暴雪的第15個年頭,其中的多數時間他都在製作《暗黑破壞神3》相關的內容,而今天他準備創造自己生涯中的一個歷史。

之前已經有風傳,暴雪將在嘉年華上公布新的《暗黑破壞神》遊戲,大家都想親耳聽到「4」這個數字。於是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Wyatt Cheng向全場玩家展示了一段預告片,手機遊戲《暗黑破壞神:永恆》。

預告片結束,沒有掌聲,沒有議論,

只有一片寂靜,場面一度非常的尷尬。

為了活躍氣氛, Wyatt Cheng 調侃道:「Do you guys not have phones?」,這句話確實有效,尷尬的氣氛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全世界玩家的憤怒,動視暴雪的股價也應聲下跌。

一時間玩家的罵聲佔據了評論區、論壇和社交網路,大致的意思是:

「暴雪變了」、

「我認識的那個暴雪到哪去了?」

但還有另一種聲音:

「不是暴雪變了,而是動視搞的鬼。」

甚至有陰謀論說,作為一家人的暴雪實際是由《使命召喚》專賣店控制的。

2010年,創造過《光環》系列的Bungie工作室宣布與風頭正勁的動視簽訂10年的合作協議,協議中表明動視將幫助Bungie在全平台發行新的作品,作品的版權歸Bungie所有。

過去9年中,Bungie為動視產出了兩款遊戲:《命運》和《命運2》。雖然他們合作的遊戲不多,但兩家公司之間的摩擦,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作為在線遊戲,動視對《命運》的要求是保持用戶的活躍度,因此為Bungie制定了一系列更新排期,需要按時交作業。

這就意味著Bungie必須不斷填充新的內容,無暇去做新的內容,所以9年時間裡只推出了兩款遊戲。

長期開發某一款遊戲,就像是把你最喜歡的歌設成鬧鐘一樣,每天都聽,遲早會瘋掉。

對於開發者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情。

何況,動視對於Bungie的表現並不滿意。《命運》命途多舛,高開低走,並沒能給動視帶來穩定的活躍度。《命運2》的整體評價比前作好,但市場依然沒能達到動視的預期,發售一年後就已經在各平台通過免費的形式吸引新用戶了。

近日,Bungie宣布脫離動視,拿回《命運》的版權,再次成為獨立工作室。據說,Bungie的員工在公司會議室大聲歡呼,還開了香檳。

多數玩家也對Bungie離開動視的消息歡欣鼓舞,脫離了大資本的束縛,拿著網易的1億美元的投資,Bungie要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了。

這也再次讓人們確定了動視「邪惡的本質」,又有人說,暴雪也應該學Bungie脫離動視的控制。

2007年,動視宣布與維旺迪旗下的遊戲部門合併,並建立了新的控股公司,由於當時維旺迪旗下最重要的遊戲公司是暴雪,新公司就叫做動視暴雪。

2013年動視暴雪買下了維旺迪手中的股份,完成了贖身,成為獨立控股的母公司,旗下的動視和暴雪依然獨立運作發行各自的遊戲。

他們有各自的辦公樓、CEO,有各自的研發和發行部門。本來除了高層的政務往來之外,是沒什麼交集的。

但最近,暴雪的員工們感覺有些不對勁,開會時屋子裡多出了一些陌生人,他們西裝筆挺,談話的時候說的不是遊戲設計,而是會經常提到成本、預算、市場效果這樣的字眼。

聽說他們是暴雪當時的首席財政官Amrita Ahuja安排下來的。

「現在很多決定都是商務、市場和財務的人來決定,開發者和他們之間很難溝通」,一個員工說。

這對於暴雪是個不小的改變,過去暴雪很少會在預算上受到制約。天才的開發者都有點脾氣,暴雪就像Bungie、R星一樣,因為他們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遊戲,因此母公司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給予支持。

但近來,財政官還經常對員工們強調要節省開支,每個月至少一次,幾乎成為了公司里的最近的主題了。

雖然節省的開支多數來自於遊戲項目之外,但還是讓員工們擔心起來。《風暴英雄》一直要火。卻始終沒能火起來,最終團隊被縮減,電競項目也被砍掉了。而就在18年底,暴雪在歐洲的客服中心有超過100名員工被要求離職。

有趣的是,雖然一直在強調節省開支,本月動視暴雪給剛剛上任的首席財政官Dennis Durkin 開出了1500萬美元的獎金,這還不算他90萬美元的薪水和135萬元的績效獎金。而暴雪的首席財政官Amrita Ahuja 剛剛也在上周跳槽走了。

樓道里開始有人竊竊私語,

擔心暴雪的文化是否在發生改變。

Wyatt Cheng過去的十年都在做《暗黑破壞神3》,他有些疲勞了,因此和公司說自己想換換環境。

正巧暴雪在《爐石傳說》的大成功之後,正準備孵化幾個新的創意項目,於是就把Wyatt Cheng調了過去。

得知自己要成為遊戲製作人帶領一個獨立團隊時有些意外,更意外的這個項目是暗黑破壞神的手游。

此前暴雪和網易合作在中國推出的《暗黑破壞神3》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兩個公司準備精誠合作,再製作一款手機版的暗黑遊戲。

「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中國市場,中國很想要它」,

當時的開發者回憶道。

他們最初的計劃是《暗黑破壞神:永恆》先只在中國試水發行,之後暴雪決定將遊戲進一步打磨,進行全球同步發行。

雖然《暗黑破壞神:永恆》的出現和網易直接相關,但最終做決定的依然是暴雪。

而且《暗黑破壞神:永恆》也不是暴雪唯一一款手游。

在暴雪嘉年華上,暴雪創始人之一的Allen Adham直截了當地說:

「我們有很多遊戲的開發者在把我們的各個IP搬到移動平台上。」

這又讓玩家們捏了把冷汗。

出人意料的是,

暴雪做手游的原因也不僅是為了賺錢,

而是開發者們真的是想做手游。

「暴雪裡有很多手遊玩家,很多人很想開發手游。公司內部對《暗黑破壞神:永恆》的反應與外界的反應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想做小的項目,手游的體量是最合適的。」

除了《暗黑破壞神:永恆》,暴雪正在開發一款《魔獸爭霸》版的《精靈寶可夢 GO》手游。因為公司里很多人都是《精靈寶可夢 GO》的狂熱愛好者。暴雪前廳的那個獸人雕像,在《精靈寶可夢 GO》里就是一個道館,有的員工會每天來這裡逛一逛。

一方面是公司的需求,巨大的利益驅動,一方面是員工自發的意願。而且暴雪之前也有《爐石傳說》這樣的作品,開發手游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妥。

直到暴雪嘉年華,一切都按照計划進行,唯一失算的是玩家的反應。

以至於發布會之後,暴雪創始人Allen Adham還說沒想到玩家的反應會如此強烈。

玩家可能也沒想到會看到這樣一個暴雪。

其實玩家只是希望看到《暗黑破壞神4》,如果那樣的話即使再搭配上一個手游也無所謂。但暴雪並沒有宣布《暗黑破壞神4》,雖然這款遊戲確實在開發中。

也許就像它的員工一樣,暴雪也疲勞了。

《守望先鋒》和《爐石傳說》之後,還沒有看到能夠接過大旗的作品。特別是本應該接替《魔獸世界》的《泰坦》的難產,成為了暴雪永遠的痛。這些都讓暴雪不想冒險提前公布《暗黑4》。

暴雪有沒有受到動視的影響呢?

我想一定是有的,

即使不是直接的影響,

也會有相互的競爭和學習。

但不論是暴雪還是動視,更多的決策其實來自上層的母公司,動視暴雪。

開發者並不是自由身,必然有來自上層的要求和壓力,這種情況發生在每個大廠里。這些廠商就像巨人,在如今做出一款3A遊戲的成本和風險都很高的情況下,只有他們舉得起這個巨石。

但他們行動遲緩,受到的牽制多,而且飯量極大。

於是乎商業決定開始主導大腦,依靠數字、規律和理性,規避風險,迎合潮流。

吃雞模式、服務型遊戲、外傳手游就出現了。

但近些年,這些套路不那麼靈了,我們看到了《輻射76》的口碑跳崖,《Artifact》的出師不利,即使是經典的遊戲系列也紛紛走下神壇。

商業規則未必適用於遊戲玩家。

謹小慎微的人擅長生存,但遊戲需要創造才能生存。

敢於做出突破的瘋子,往往是笑到最後的人。

曾經的暴雪就是那個「瘋子」,現在它越來越理智了。

也許動視讓它變了,

也許是市場讓它變了,

也許是它自己變了,

也許只是時代變了。

參考文獻:

【1】https://kotaku.com/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diablo-1830593195

【2】https://kotaku.com/with-activisions-influence-growing-blizzard-is-cutting-1831263741

【3】https://www.engadget.com/2009/04/12/activision-blizzard-is-not-blizzard/

【4】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1-04/activision-gives-15-million-sweetener-to-new-cfo-dennis-durkin

【5】https://www.eurogamer.net/articles/2018-12-21-blizzard-customer-service-staff-express-concern-as-over-100-accept-cash-to-exit-irish-hub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杉果遊戲的立場。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杉果娘Sonkwo 的精彩文章:

國語遊戲黑話從入門到進階:綽號篇
不要怕,這場對戰我隻手遮天

TAG:杉果娘Sonk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