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海外人才儲備

1993年7月1日以後,約五萬左右留學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拿到綠卡,獲得美國的永住權。

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法,由離任前的美國前總統布希簽字而生效。該留學生法主要規定,1990年4月11日以前入境的中國籍華人將自動獲得申請美國永住權的資格。說白了,就是給1990年4月11日以前入境的全體中國人以美國永住權的資格。

該中國留學生法的適用者實際有八萬人。而在今後十年左右,如果加上因為與這八萬人同居赴美、從而也可以獲得連帶永住權的直系親屬,總人數估計大約有50多萬人。

這樣高水平的華人,在這樣短的期間內大量地定居美國,無論是在以往的華人移民史上,還是在美國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不僅給中國以重大影響,也在新華僑的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這多達八萬的中國留學生,多是在美國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攻讀完碩士課程或博士課程。中國政府把中國留學生定居美國看成是「人才外流」,產生了強烈的受害意識。中國政府的抗議與受害意識不無道理,因為這些中國留學生對於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寶貴人才。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八萬人——不,如果加上世界各國的新華僑,那麼就有數十萬現代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人才流失到海外。這對於中國政府來說自然是一種重大損失。這是海外新華僑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現狀。

有的美籍華人學者把這種人才流失現象解釋為人才海外儲備。這種「人才海外儲備論」大體內容如下:

儘管說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還沒有達到使這些科技精英人盡其才的地步。這樣不如把更多的人才儲備在海外,直到中國政府可以充分發揮他們才能的時候,借科學技術進步的海外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才幹。所以應該把定居海外的華人看成是中國在海外儲備的人才。

華人無論到哪裡,無論他們所屬國籍如何變化,都絕不會忘記他們是華人,他們眷戀祖國之心也不會改變。逗留海外的華人獲得外國的永住權之後,反而更頻繁地到中國來,只要接納他們的中國國內條件成熟,即使他們定居的國家遠隔千山萬水,也一定會攜帶著外國的先進技術、設想、商品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所帶回來的知識與商品可以看成是海外長期儲備人才的利息。所以應該用長遠的觀點看待中國人才的海外流動問題。

這種「人才海外儲備論」高瞻遠矚,分析得讓人心服口服。而新華僑因此也努力把自己的行為正當化。

新華僑成為「海外兵團」

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新華僑現在已經匯成巨大的海流湧上中國這塊大陸。2001年返回中國的新華僑和留學生是15000人,這是空前的規模,其中多是修完碩士或博士課程的高學歷人員。而近幾年回國的人數每年都以13%的比率遞增。根據美國某大學的調查,學業終結後選擇回歸中國的中國留學生有40%。200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MBA學科的12名中國留學生,其中6人選擇了返回中國,其餘6人雖然任職於美國公司,但對他們的這一選擇卻說「有點兒不情願」。

新華僑這種回歸祖國的潮流方興未艾。對這些在世界經濟的風口浪尖上經受磨鍊、茁壯成長、返回故國的新華僑,中國國內的人們都親切地稱他們為「海外兵團」。他們正在成為中國騰飛世界的新動力。

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加快發展速度,很快就再次成為牽引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但是,為了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僅僅吸引外國資本還不夠,必須同時擁有大批了解世界動態的人才。於是上海把目光轉向活躍在海外的新華僑,開始考慮取回這些儲備在海外的人才,用於上海的發展。

1993年4月,上海市為了鼓勵新華僑在中國投資或設立公司,以畢業或肄業于海外大學以上的教育或研究機關、具有海外長期居住權或再入境資格者為對象,公布了特別優厚的政策,即他們如果有超過一萬美元的資本金就可以在上海市設立公司。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特別是作為接受新華僑投資的平台,在市內與市郊相繼建成水道、電氣、煤氣、電話、通訊等基本設施完善的新華僑專用新型產業區,該區的名字就直接稱為「留學生創業園區」。

上海市完善這種接受平台之後,每年都向新華僑定居國派遣「招聘團」,對即將獲得學位畢業的留學生或已經在該國就業的新華僑遊說「回國創業」的好處。1995年秋,上海向英、德、法三國派遣招聘團,與700多名留學生或新華僑接觸,其中419人表示了不久將回國的意願,還有175人考慮定居在上海,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34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5人,幾乎都是高學歷人員。

通過這樣不斷的努力,到2000年夏季,在上海註冊的新華僑公司已經上升到1000家,投資額超過2億美元。這些公司的辦事處主要設立在建於長寧區、徐匯區、嘉定、松江、浦東等地區的新華僑產業區。從這些公司的經營內容來看,信息技術方面200家、生物工程方面70家、新材料方面25家。具有留學日本經驗的馮坤苑女士因開發出可用於環境保護的材料而大受青睞。

上海現在人均GDP已經闖過4000美元大關,如今正鼓足幹勁,力爭在今後十年內把人均GDP提高到16000美元。為了持續高速發展,必須確保大批適應21世紀的人才,為此,上海市決定進一步加大力度召喚「海外兵團」回國工作,這是一種使以前不斷流向海外的人才迴流到中國的思路。因為上海新華僑最多的國家是日本,所以上海的目光首先就盯住了這個東洋鄰國。

2000年10月,由旅日新華僑和留學生組成的訪問團應上海市人事局的邀請訪問上海,訪問團人數多達58人,如此大型的訪問團比較罕見。而且,以往這類訪問團大都是自然科學或理工類的人才多,但這次文科類的人員卻佔了一多半。我也列其中。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訪問團中的很多成員都對上海的變化發出驚嘆,更有很多人流露出想要返回中國的意向。持續高度成長的上海現在可以提供毫不遜色于海外先進國家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把握成功的機遇。對於定居海外的華人來說,返回故國也是人生的選擇之一。

中國也在把握這種動態。為了吸引已在海外任職、過著優裕生活的新華僑回國創業,在待遇方面又採取特別的措施。為了使高水平的新華僑和留學生感到回國的魅力,中國政府在2000年出台新政策,對歸國的優秀人才收入不封頂,並且可以授予中央部門廳局級的職位。上海浦東在採用歸國新華僑的時候也提出條件,保證年薪10~20萬元人民幣。如果把這種年薪換算成海外所得,那麼20萬元也不過相當於300萬日元而已。但如果加上中國物價是日本的七分之一這一因素,那麼年薪就相當於2100萬日元。而上海目前還有很多月薪800元的普通工人。

陳偉先生已經任職於歐姆龍公司,並擔任「中國留日同學總會」的會長,2001年他作為高水平的海外人才,接受山東省政府的聘任,同年3月就任威海市副市長。山東省政府對陳偉的任命在海外華人社會中成為議論的熱門話題。

新華僑蔡建國先生曾是新瀉縣內一所大學的教授,2001年秋返回上海,就任國立同濟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設置的光華管理學院,以中國MBA課程為特色,在七個系中,歸國新華僑佔據五個系主任教授的位置。

2001年年末,上海浦東派出赴美代表團,訪問舊金山、芝加哥、紐約等城市,舉辦人才招聘說明會。有4000多名旅美中國留學生和新華僑奔赴會場,原準備招聘238名人才,卻收到了2500人的應聘表。浦東張江高技術園區開發公司、浦東軟體園區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等有聲望的公司,應聘者雲集,競爭率超過50倍。上海有關人士發出了高興的驚叫。

一位住在地方的留學生,耽誤了飛往舉行說明會城市的最後班機,就一口氣驅車跑了8個小時。眾多的應聘者為了見到前來招聘的企業有關人員,排成長隊,等待兩三個小時,但誰都沒有怨言。那種熱情,和十幾年前他們為辦理申請留學簽證手續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和上海的日本領事館門口排成長隊的情景完全一樣。但是,從河東到河西並沒有用30年,時代的潮流卻完全變了。

打算歸國的新華僑最想去的地方,現在都集中在城市。從受歡迎的程度看,依次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武漢……但是也有像前文提到的陳偉先生那樣到地方城市去的例子。而在中國的商貿領域獲得成功的新華僑為數也很多。

1990年代「海外兵團」的歸國熱潮

日本培養的「海外兵團」亦不落人後

在上海浦東張江高技術園區,正分秒必爭地建設著世界規模的半導體製造廠。在這個園區的一角設立有吸引培育新華僑企業的基地。率領具有留學日本經驗的新華僑的高技術公司——東華模擬技術公司就安家落戶在這基地大樓的四層。

魏海波董事長(49歲)1988年赴日,從一橋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任職於三菱總研。1994年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吳邦國訪問日本,對魏先生說:「希望你回到中國,從事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魏先生受到感動,毫不猶豫地捨棄日本安定的生活,回到中國。

但是,也許因為習慣了日本的生活,儘管回到熟悉的祖國,魏先生也艱苦奮戰了兩年。他一邊要和那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官僚們進行鬥爭,一邊必須經歷商貿工作走向成功的試行階段,他就這樣步履維艱地興辦新事業。1997年9月,他和東京股份有限公司計算機輔助設計中心聯手,設立上海東華模擬技術公司之後,事業才好不容易走上軌道。現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放映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國際海運中心深水港》等模擬圖像就是出於該公司之手。

「幾年後,我們的產品也要出口到日本之外的其他先進國家,還準備上市到香港或日本的股市。」沐浴著陽光,魏先生暢談自己的抱負。

公司設立在上海市區的業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的葉軍先生(41歲),從東京都立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任職於NKK計算機系統公司,擔當系統工程師,1995年赴美,在矽谷設立軟體方面的諮詢公司,1997年設立「業成軟體」。葉先生敞開心扉,講述他回國的因由:「上海的變化簡直是天翻地覆,太讓我震驚了,我是為了捕捉商機回到上海的。」

葉先生熟悉日、美和中國的情況,非常清楚日本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現在,「業成」營業的九成是從日本企業獲得的業務,特別是與三菱電機集團的軟體開發工作有著更密切的聯繫。「業成」以徹底的質量管理和廉價人事費為武器,每年營業額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業成公司成長於蕭條之中的日本,2001年又在橫濱註冊了當地法人公司。現在公司在日、中、美三國已經擁有40多名職員,計劃近期增加到100名。由華人計算機技術人員組成的精銳部隊將登陸日本,在日本的軟體市場上一展風采。

「由於蕭條,日本企業中常見的所謂『系列』的牆壁倒塌了,終於在日本本土出現了可以平等進行商貿交易的時機。所以,機不可失,就在日本設立了公司。」葉先生笑容滿面,用流暢的日語談論打進日本的意圖。

具有日本留學經驗、返回中國創業成功後再次登陸日本設立公司的新華僑,至少在我所交際的範圍內還沒有聽說過,葉先生大概是頭一位。說法雖然不同,但是葉先生所搞的正是同為「海外兵團」的唐駿先生所呼籲的「技術輸出型的經濟模式」。海外兵團不僅把海外的技術、資金、意識、知識帶回中國,同時也是中國企業的優秀教師,他們通過自身的商貿行為,向今後加速打進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傳授攻城陷地的訣竅。

新華僑必將成為今後改變中國的新生力量。新華僑,這個中國改革開放所產生的時代寵兒,儘管把人生的舞台轉移到了海外,但是正如前文所介紹的那樣,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影響著中國。現在,他們像雷霆萬鈞的漲潮海水,從太平洋的彼岸勢不可當地湧向中國。儲備在海外的中國人才——新華僑,作為「海外兵團」,正匆匆地奔走在歸國途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俠客情結
「軟戰爭」手段:全世界都上了美國人的當?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