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現代流行病

我們當中大多數人從未直接參与過戰爭。對許多人來說,目前容易引發與壓力有關的問題的「戰場」是工作場所。「壓力過度」往往無法測量或不易注意到,因而很難確切計算由於勞動生產力降低所造成的成本。

但是在英國,估計每年有4000萬個工作日被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消耗掉,占所有缺勤的60%,使得僱主在病假工資和勞動生產力消耗上每年損失70~90億英鎊。最新的數字則更為驚人:有高達9150萬,甚至1.8億個工作日被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消耗掉。

健康與安全理事會所收集到的數字似乎支持這樣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即:我們已受到壓力流行病的襲擊。1990年的勞動力調查顯示,有182700人——占整個勞動力人口的1%——相信,他們正患有與工作有關的緊張、焦慮或抑鬱。5年後同樣的調查顯示,這一數字已上升至28萬,增長了30%,另外還有25萬人自訴患有與壓力有關的身體疾病。

這些數字使得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僅次於背痛,成為導致職業性健康惡化的第二大主要原因。耶魯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30%的美國就業人口感到「工作時非常緊張或極端緊張」。與此同時,針對日本的研究也顯示出類似的工作場所緊張流行病:1982年時患病人口占勞動力的50.6%,10年後則上升至57.3%。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是壓力負荷並非在所有勞動力人口中都均勻分布。有些工作的確比其他工作壓力更大,尤以公共服務部門為最甚。1985年,《星期天泰晤士報》委託曼徹斯特大學科技學院職業壓力方面的專家卡里·庫珀對104個不同職業的壓力情況進行評估。同樣的研究在1997年又再次進行,顯示幾乎所有工作的壓力評分都上升。評分標準依據的是對壓力進行調查的結果,打分從1(最不緊張)到10(最緊張);庫珀將7+定為「極度緊張」、6+定為「非常緊張」,而5+則為「中度緊張」。

獄警的得分最高,為8.8分,隨後是警察8.7分,再後是社會工作者8.5分。觀察自然的職業顯然可以得到最大的滿足:天文學家是最不緊張的職業,評分2.3,而自然資源管理、園藝、林學等職業的平均評分則為3。或許獄警和社會工作者在休假時應該到鄉間作長途漫遊?

但是農民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其評分為6.3;最近的一項調查也支持這項結論。調查顯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農民已經被財政困境和瘋牛病危機搞得狼狽不堪,此外還要應付沉重的報表負擔和令人不知所措、經常變幻的立法。這裡可沒有優美的田園詩:難怪現在農民的自殺率要比一般人高出50%。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所有這些都將壓力推上健康與安全的議事日程——事情本該如此。如果統計數字正確,那麼社會和個人由於壓力所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的,而且這個代價還在上升。不過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需要證實,我們目前是否正處在一個全球性的壓力流行病的中心。

安德魯·史密斯及其在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同事受健康與安全理事會的委託,就職業壓力在英國的情況進行了一項全新的研究。他們目前正對西部各郡1.7萬人進行調查。其中以200人為對象的小規模試驗性研究顯示,2%的人在工作時極端緊張,15%的人非常緊張,而50%的人則表現出至少中等程度的緊張。高緊張組中生理和精神健康問題都增加。他們將惡劣的工作環境、高負荷和較長的工作時間確定為特殊的致壓力因子。

曼徹斯特大學科技學院的卡里·庫珀認為,工作的不穩定性才是目前導致職業壓力的最根本的原因(至於過勞,雖然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似乎在20世紀80年代更起主要作用)。終生僱傭的概念事實上已經消失了,逐漸被短期合同以及自由職業文化所取代。對30歲、40歲和50歲的人來說,這是難以接受的(雖然年輕人可能對此處之泰然)。庫珀目前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對5000名英國管理人員進行了為時5年的跟蹤調查。他發現,不論公司大小,在過去的一年中,61%的管理人員都曾面對過機構重組問題。也許這其中最讓人感到憂慮的是,人們常常感覺到——而且這種感覺經常是對的——事情並非是他們所能控制的,尤其是當他們的公司不注重交流的時候。失控的感覺可加劇與壓力有關的健康疾病,此外更是導致抑鬱的重要因素。

另一個重要的壓力因素是20世紀90年代所特有的,而在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突出,這就是信息超載。當然,工商業一直以來受控於技術變革,而人們一般也能學會習慣,但信息技術則不同。留言機、紙張、行動電話、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人們在被灌輸信息,其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人們所希望接受的或處理的。整個西方世界都感受到類似的壓力;例如,對瑞典社會保障部門中就業人口進行的調查便將壓力和疲乏感與對機構重組的擔憂聯繫在一起。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當然,不只是工作場所才有壓力。有一種壓力評分表,對各種生活事件進行評分。理查德·拉爾(RichardRahe)是20世紀60年代最早參與設計這種表格的心理學家之一。他最近對表格進行了修訂。在修訂過程中,他讓427名志願者對他們生活中的壓力進行評價,將結果與他早期工作中的結果進行對比。他發現,在過去的30年中,壓力平均上升了45%,而導致壓力的原因來自各個方面。

人們一般會認為壓力僅在西方社會才是個大問題。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布里斯托爾大學的戴維·曼夫德及其同事最近所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居住在旁遮普農村以及巴基斯坦山區的人們仍然會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壓力和抑鬱,文盲和處在社會經濟底層的人中更是如此。在巴基斯坦,46%的婦女和15%的男性存在焦慮和抑鬱;而在旁遮普,情況則分別達到66%和25%。

在全世界,女性所遭遇的精神健康問題都比男性多,尤其是在與壓力有關的問題方面;但正如上面的數字所顯示的,在越窮的國家,兩性差距越大。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面,巴西農村中所有病例報告有30%都歸因於一種病症,稱為「神經病」,特徵為失眠、疼痛、眩暈、顫抖、虛弱,同時表現出悲傷、憤怒等情感狀態。患病人群中有1/3將癥狀歸因於過勞和由此所引起的壓力。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越來越重的負擔——當今的抑鬱與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當今全球的抑鬱症發病率是10.4%——換句話說,目前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1個受其影響,高居精神疾病的榜首。

世界衛生組織的這項研究還顯示,另有10%的人患有「亞」心理疾病。另有31%的人患有更輕微形式的心理異常,其特徵為一種或多種孤立的癥狀。全部人口中只有36%可被列為心智健康。倘若那些患病的人能夠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幫助,那麼這個數字尚可以接受。然而,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卻不得不得出結論說,眾多患有抑鬱症或相關疾病的人「既沒有被診斷出來,也沒有獲得足夠的冶療」。

這些統計數字為未來全球的健康前景設置了議程表。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傳染病和營養不良仍然是最主要的殺手。但隨著國家的發展,非傳播性疾病例如心臟病和抑鬱症的重要性開始上升。到2020年,在整個人口中,抑鬱症將成為第二大重要的致殘因素(僅次於心臟病),而在女性中則成為首要因素。

在英國,在由於精神健康問題所導致的工作日損失中,焦慮和抑鬱佔了超過9000萬個工作日,使國家每年損失220億英鎊。與抑鬱症有關的真實數字將很難測得,因為相當大一部分患病人口根本不會去看醫生。

另一種了解現今瀰漫的絕望情緒的辦法是看一看自殺數字。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大約78.6萬人自殺,其比例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10.7人。這意味著每隔40秒就有某人在某地自殺。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世界衛生組織的平均數掩蓋了在自殺數字上令人不安的差異。聯合國各成員國中只有約1/4到1/5的國家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其國內自殺數字。因此我們至多只得到描繪世界範圍內圖景的不完整的畫面。而在大多數確實擁有統計數字的國家中,自殺均佔到各個年齡段的死亡原因的前10位。而對處於15~34歲年齡組的年輕人來說,自殺是前三種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

在歐洲,平均而言,自殺所毀掉的生命與交通事故一樣多(有些交通事故本身可能就是未經報告的自殺)。自殺率在歐共體國家中存在區別:丹麥為35/10萬男性和19/10萬女性,希臘則為6.0/10萬男性和2.0/10萬女性。英國的數字接近歐洲平均值,為12.4/10萬男性和4.5/10萬女性。

抑鬱與自殺:全球性的流行病

一般來說,南歐國家的自殺率最低,其次是西北歐國家。北歐和中歐國家的自殺率在歐洲最高,這一模式在整個20世紀都為歐洲所獨有。導致這一差異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的因素是氣候(北部陽光缺少,可能觸發季節性抑鬱);是否存在預防自殺發生的設施;或者是文化或宗教的因素對自殺本身或對自殺進行報告進行了限制。

近來,從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傳來一些令人不安的自殺數字。自1990年以來,據悉有200萬個中國人自殺。事實上,雖然中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4,其自殺人數卻佔世界自殺人數的將近一半,自殺率為每10萬人中有30.3人。此外,在中國,女性的自殺率高於男性——這也是已知目前惟一出現這種情況的國家。在15~44歲的中國女性中,死亡原因中有1/4是由於自殺。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現象是,農村的自殺率要高於城市3倍。類似的高發率也見於整個亞洲——從斯里蘭卡到中國,從香港到台灣。受打擊最嚴重的國家是斯里蘭卡,自殺率為每10萬人中有36人。亞洲存在高自殺率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於抑鬱症的比例較高(雖然我們上面已經提到,有時候抑鬱症會被診斷為神經衰弱)。

我們沒有可靠的數據來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的自殺率是否一直這樣高。不過對歐洲數據的分析卻顯示,在過去的20年中,許多國家的自殺率的確都有所上升(也包括世界上其他高度工業化的國家)。例如,在1970~1987年間,荷蘭和美國的自殺者年齡分布很明顯從高年齡段向低年齡段移動。低年齡段自殺率的升高很大部分是由年輕男性而並非年輕女性使然,尤其是在加拿大、美國、德國、義大利、瑞典和澳大利亞。自殺率的升高與若干因素有關,如失業率上升、家庭破裂、物質濫用和性角色紊亂。在英格蘭和威爾士,青年男性的自殺率從1985年以來已經上升了172%,而高年齡組的自殺率則與其他地區一樣有所下降。其他年齡組的數字也有所降低。

如果身為年輕男性可作為自殺的危險因素的話,那麼從事某些職業也同樣是危險因素。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數據顯示,從事醫學職業和耕作業的人似乎對自殺更敏感。男女醫生、護士、獸醫和男性牙醫的自殺風險均高於平均值,很可能是由於與工作有關的壓力,再加上較容易獲得自殺的手段。農民的自殺率非常高,占所有男性自殺人數的1.35%(1991~1996年間,農民中總共發生了190起自殺,平均每11天就發生一起)。失業與自殺率的倍增有關。

在整個西方世界,企圖自殺的事件也有所上升——通常是由於毒品過量——其中以英國的發生率在全歐洲為最高。對於每一件徹底實施了的自殺來說,便會有大約10倍的自殺未遂企圖。這的確是個不祥的預兆,因為曾經有自殺企圖的人中,有10%~14%的人遲早仍會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自殺風險要比普通人高出100倍。因此目前自殺企圖的流行或許將預示著未來數年內額外出現的自殺事件。故意自我傷害主要集中在15~19歲年齡組的女性當中。但是,從1985~1996年間,15~24歲的年輕男性中企圖自殺的數字則增長了2倍。在一項針對撒馬利亞人的調查中,74%的受訪者表示,戀愛受阻常常是引發自殺企圖的首要因素。

未來的跡象是,至少有一些國家對自殺和企圖自殺所帶來的可怕代價開始猛醒,並試圖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對其加以預防。在英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10年前將自殺的死亡率降低至少1/5,這樣每年可拯救大約4000條生命。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則正致力於至少扭轉目前正在上升的自殺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38歲的丁玲和25歲的陳明:愛情很苦!
黃興:一個被忽略的辛亥革命元勛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