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甲醛會致癌嗎?

甲醛會致癌嗎?

文 | 周葉

斌  

AbbVie研發人員,本文首發在公眾號「向日葵兒童」。

我們似乎處在一個被各種致癌物包圍的時代。

吸煙致癌已經是人盡皆知,酒精是致癌物也不意外,一回頭,突然連紅肉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了致癌物。再一看新聞,一會兒是咖啡含有致癌物需要標註,再一會兒,嬰兒爽生粉也有了致癌嫌疑。

圖片來源:Unsplash

照這個速率下去,恐怕真是無物不致癌了。

致癌物不一定導致癌症


不過,可能有些人會注意到,在很多文章里,科學家對於各類物質的致癌可能性說得頭頭是道,可一涉及到具體發生的癌症個例是否由這些物質引發,卻又語焉不詳了。

比如提到甲醛是否致癌,凡是在科學上稍微靠譜一些的文章,都不否認甲醛是致癌物,可能誘發癌症,但說到某個單獨案例時卻又開始「繞圈子」,口氣轉成了「不確定甲醛是否導致了死者的白血病」。

這麼一來一去,很多人不免犯了糊塗,這一會兒致癌,一會兒不一定致癌,難道這些科普文章也在忽悠我們?




其實這些文章里說的

「甲醛致癌」

「不確定甲醛是否導致這位患者的癌症」

都是對的。

因為這兩個結論針對的問題是不同的,

前者是關於某種物質(比如甲醛)是否具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後者是關於某個特定患者得癌症的原因。



具體說來,確認一個物質是否有致癌性,

我們主要考慮兩部分證據

:一是在動物實驗中接觸該物質能不能引起癌症;二是當人體接觸該物質時,有沒有與動物實驗中一樣的致癌情況發生。



以甲醛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發現甲醛可以在大鼠中致癌



動物中的致癌性相對好確認,但要在人體中證明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畢竟我們不可能把人作為實驗動物關在實驗室里吸甲醛。

這種致癌性研究特別是人體致癌證據都往往是基於大樣本的流行病學分析。

比如說,我們可以跟蹤研究一個大樣本的人群,裡面包括長期接觸甲醛的人與不接觸甲醛的人,看癌症發病率。



可一到這樣的研究分析時,癌症這類多種致病因素造成的疾病的複雜性就體現出來了。

不像單個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或者單個基因變異造成的遺傳疾病,癌症往往是很多個不同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共同起作用。單個因素的貢獻還往往不大,很容易被淹沒在各種「背景噪音」里。


圖片來源:Unsplash

更麻煩的是,不同於實驗室的動物,一個群體里的人的遺傳背景、生活環境因素差異可要複雜得多,這讓在人群里確認致癌因素,特別是不算特彆強的致癌因素非常困難。

而甲醛的流行病學分析在不同癌症里得出過幾次不同的結論。

所以,甲醛雖然被世衛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但人體致癌證據是比動物數據弱很多的。

談致癌離不開劑量

還要強調一點,很多物質的致癌性研究還是基於特定的接觸劑量進行的。

在甲醛的動物實驗里,只有高劑量的甲醛引發了癌症,中濃度與低濃度都沒有。

人體流行病學也是考慮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甲醛的特殊工作人群。比如在殯儀館工作的人群有長期暴露在甲醛中的可能性,流行病學分析都是在這個特殊人群里進行。對於普通人群的參考意義就更要打折扣了。



為什麼只研究這些特殊人群,不研究普通人群?

很大一方面是因為現實因素,普通人群根本沒法提供自己的生活環境里有多少甲醛,接觸時間多久這些信息,無法做流行病學研究。

另一方面,由於動物實驗的結果只在高濃度甲醛中觀察到了致癌性,從致病機理的一致性考慮,也只有研究有高濃度暴露風險的人才合適。



不難看出,對於人體來說,只有長期接觸高濃度的甲醛有可能增加得一些癌症的風險。


一群人中得到的結論不適用單個人

那這種流行病學上得出的增高風險能否用在一個具體癌症個例的致病原因上呢?很遺憾,基本沒用。

前面說到,癌症是很多不同因素造成的,

在眾多因素中,我們很難說在這個具體病例中某個單一因素有沒有起作用以及起了多少作用。


打個比方,如果長期接觸甲醛的人群里10%的人得了癌症,正常人群里是5%。從致癌風險上說,這已經將致癌風險提高了整整一倍,我們可以說完全確證了致癌因素(現實的研究里很多致癌因素還沒那麼大威力)。

如果我們單獨看接觸甲醛人群里一個癌症病例,我們怎麼可能知道這個患者是接觸甲醛多出來的那5%里的一個,還是在正常人群里也本身會發生癌症的那5%里的一個呢?

房子的甲醛雖然超標,但並不足以與接觸高濃度甲醛的殯儀館工作環境相比。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把流行病學的致癌研究結果直接套用到具體個案上本身就很難得出明確結論,

而每個癌症個案背後的患者攜帶的複雜遺傳背景、生活環境史,更是讓確認個案里的病因難上加難。

也正因此,很多科普文章雖然提了甲醛是致癌因素,但在這個具體病例里又表示了未必是由於甲醛導致疾病。

遠離致癌因素

既然致癌性的研究在實際應用中有那麼多局限,那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些研究以及它們的應用呢?



首先,我們需要看到,

這些研究

雖然對癌症個案的原因解釋用處有限,但對公共健康層面上的癌症防治依然十分重要。

兩個日常生活中最危險的致癌因素——煙與酒就是很好的例子。抽煙與肺癌的關係就是通過多年的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確證的。轉化到應用中,當西方國家堅持推廣戒煙後,肺癌發病率也隨之下降。


圖片來源:Unsplash

誠然,不抽煙的人也有可能得肺癌,而即便一個煙民得了肺癌,煙草公司依然可以說這個人的癌症未必是吸煙造成。

但我們回到公共健康的層面,如果我們可以在全社會戒煙、禁煙,肺癌病例總數可以減少很多,挽救眾多生命的同時也會節約大量寶貴的醫療資源。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到酒精攝入中。

現在,大樣本的流行病學研究可以明確證明:無論何種量、何種酒都沒有明顯的健康益處,反而喝酒越少癌症風險越低。

尊重並使用這類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制定良好的公共健康政策,在社會中盡量剔除明顯的致癌因素,降低整體的癌症發病率,讓我們每個人離癌症的距離都稍微遠一點。



其次,了解致癌因素研究的過程與局限性,也能讓人們更理性地看待致癌風險,少一些「庸人自擾」。

比如前段時間報道的咖啡含有致癌物。其實是由於咖啡的加工過程(薯片以及很多油炸食品也一樣),最終不可避免會含有一種叫丙烯醯胺的物質。

在動物實驗中,大量攝入這個物質是有致癌性的。但問題是丙烯醯胺是食品加工的伴生品,人體接觸量都很低,沒有明確的人體致癌證據。

如果任何含有可能致癌物質的東西都需要標識有致癌風險,那麼咖啡也只能打上一個可能致癌的標籤。



又比如傳得很紅的「紅肉致癌」,主要證據是基於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加工肉類攝入多的人群部分消化道癌症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

這也有很多局限,網上很多人籠統說成紅肉致癌,

實際上主要是經過深加工的肉類食品

,比如從健康角度看近乎毒藥的培根。


圖片來源:Unsplash

深加工肉類往往不可避免地含有潛在致癌物亞硝酸鹽。但更直接的危害在於這些都屬於高鈉鹽、高熱量食品,長期大量食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風險,而

肥胖其實是很重要的癌症風險因素

大量食用這些食品又往往和相對少的蔬菜水果攝入連在一起。有這麼多複雜的因素互相關聯,紅肉本身的致癌作用有多大?到底是紅肉本身危險還是與紅肉「伴生」的因子危險呢?

與其為多吃一口肉的致癌風險糾結,

為何不戒煙戒酒,選擇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來真正降低癌症風險呢?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substances/formaldehyde/formaldehyde-fact-sheet


2. Formaldehyde Carcinogenicity Research: 30 Years and Counting     for Mode of Action, Epidemiology, and Cancer Risk Assessment. Toxicol     Pathol. 2013 Feb; 41(2): 181–189.


3. 

https://www.livescience.com/62858-alcohol-cancer-risk.html


4. 

https://www.drugwatch.com/news/2018/08/27/judge-affirms-4-69b-verdict-in-baby-powder-cancer-lawsuit/


5.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ayer-glyphosate-lawsuits/bayers-monsanto-asks-u-s-court-to-toss-289-million-glyphosate-verdict-idUSKCN1LZ0H7


6. 

https://www.cbsnews.com/news/coffee-cancer-warning-science-acrylamide-risk/


7.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link-red-meat-cancer-need-know/


8.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obesity/obesity-fact-sheet

_________


上期文章


為什麼騙子沒有良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菠蘿因子 的精彩文章:

「黃金標準」病理報告,乳腺癌患者該怎麼讀?
那個8歲患白血病的少年,如今成為了造船工程師。

TAG:菠蘿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