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失敗,康有為3次刺殺慈禧未遂,是天意難違還是自己辦事能力太差?
商務合作QQ:3304279071、3517046736、6240132
康有為三次刺殺慈禧始末: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康有為遭通緝流亡海外。
不甘維新變法失敗,康有為策划了數次刺殺慈禧的行動,可惜結果都是慘敗。
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句話用在康有為身上一點不錯。
作為一個典型的書獃子,康有為憑義氣和個人喜好做事,把慈禧和榮祿等實權派堅決劃入階級敵人的行列。
導致他們一開始就站在了變法的對立面。
慈禧在「戊戌政變」後,曾悻悻然說過:「康有為要變法,為什麼不找我?」
由此可見,康有為雖有政治家的抱負,卻無政治家的策略,屬於單純的書獃子。
然而,就是這個書獃子在變法失敗後還策划了數次笨拙的刺殺慈禧行動,結果都是慘敗。
第一次刺殺就是找袁世凱的那次。
就思想觀點而言,
袁世凱屬於洋務派的後起之秀,思想某種程度上偏向維新派。
甲午戰爭以後,因為機緣,袁世凱與康有為相識。
康有為第四次上書光緒要求大變法時,都察院、工部不肯代遞,袁世凱幫助了他。
此外,在德國侵佔膠州灣事件發生後,
袁世凱曾上書翁同:稱今日時局危險至極,必須變法。
就這麼幾次交往下來,康有為就認定袁世凱是和他可以尿到一個壺裡的人。
所以在慈禧發動政變前夕,他才派譚嗣同去遊說袁世凱,請他殺掉榮祿和慈禧,結果卻被袁世凱出賣。
當時有一首歌謠在社會上廣泛流傳:
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可見老百姓都看得出康有為是個大書獃子。
第二次刺殺康有為派出的是湖南人沈藎。
沈藎本是譚嗣同等人的摯友,維新失敗後,仍然與康、梁書信往來不斷。
康有為怕死躲在國外,就鼓動沈藎前去行刺慈禧。
沈藎一口答應,沒打包袱就進京行刺,可惜他一個書生難有作為,因此好久沒有結果。
不久他的好友唐才常開始籌劃自立軍起義,沈藎自然要襄助好友,行刺之事只好暫緩。
自立軍起義很快失敗,沈藎在武昌隱匿數日後,潛行上海,旋即北上。
結交八國聯軍,欲借外國之力排滿,思想那是相當的激進。
到了1903年4月,沙俄違背《東三省交收條約》,向清廷提出七項無理要求。
沈藎費盡全力探得密約內容,在第一時間將之悉數發表,舉國上下為之嘩然,將慈禧置於相當被動的地位。
最後沈藎被好友吳式釗出賣,維新黨人身份暴露,慈禧恨之入骨,遂捕殺之。
因值萬壽節,慈禧不願公開處決他,
便以手札密令刑部於獄中杖斃之,對外界則宣稱病死。
第三次刺殺康有為派出的是保皇派骨幹梁鐵君。
梁鐵君屬於小資產階級,長期在廣西梧州販鹽,也是有錢人。
他與康有為同在嶺南大儒朱九江門牆之列,是師兄弟。
他不僅傾盡財力資助康的維新事業,更在「戊戌政變」後棄家出海,隨康流亡。
梁有一身的武功,做起了康的保鏢,兩人後來有點像主僕關係。
由此可見,梁鐵君的確是康有為身邊最親近的人。
所以康有為派他算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
梁鐵君接受任務之後,帶著陳默庵、梁子剛等幾人混入北京。
比較搞笑的是,這次刺殺計劃的經費是一萬銀元,但一直籌措不到。
梁鐵君只好重操舊業,在京做起了生意,包括燈市口「吉昌」照相館和「光明」東洋車公司。
梁鐵君利用這些生意,頻繁與警廳、報界乃至大內太監密切往來,打探慈禧的消息。
梁大俠從1904年11月到京至1906年8月被捕犧牲,耗時近兩年之久。
兩年中,他籌款、研究炸彈、尋找機會,結交了太監姚煥卿、王漢章、馮仲平等人。
甚至對慈禧及光緒的起居、健康狀況了如指掌。
期間,他曾策劃將慈禧引至「洋車」或「小火輪」上,用炸彈送上西天。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成功。
1906年的一天,梁鐵君在天津街上遇到了一位南海同鄉朱淇。
這個傢伙參加過興中會,後來因為有「無間道」之嫌,被「革命黨」掃地出門,後來做了天津警廳的偵探。
他鄉遇故知,梁鐵君起初還較謹慎,但幾番契闊談諺後,終於被對方蠱惑,將真實身份和動機和盤托出。
8月8日,梁鐵君就遭到了逮捕。9月1日,經過一番嚴刑之後,梁鐵君被殺害。
刺殺慈禧如同一個項目,康有為作為項目經理三次失敗,說到底都是因為他專業水準太差,不善管理。
每次不是缺乏一個縝密可行的方案書,就是執行者所託非人。
康有為一生的失敗並不是偶然的。
文章來源於網路,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後台,立即刪除


※皇帝一生寵愛皇后,臨死前卻囑咐弟弟:要保江山永固,皇后必須死!
※聽說崇禎上吊了,李自成下了一道命令,周圍的人對他多了一絲敬佩
TAG:歷史開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