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上?早準備!孩子學習壓力少一倍!
作者:Sophia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上?這個問題,幾乎每屆家長都會討論一番。前幾天,一位媽媽就發了個求助信息:
跟大家諮詢一下,有沒有必要上幼小銜接?我家孩子中班,現在他們班好多同學大班就不上幼兒園了,都要上幼小銜接。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上一年,可以上個暑假班,但是有以下幾點顧慮:
1、他們班同學都走了,那麼就意味著可能幾個班要合併,孩子就要適應新的環境,不知道能不能很好的適應。
2、大家都提前學了,小學時老師是不是就不講了,這樣有可能學習就跟不上。
3、到底幼小銜接有多少作用,好的壞的?
4、開始上小學如果比其他同學成績差一點,到底對自信心有多大影響?
最近考慮這個事兒有點焦慮,請群里有經驗的媽媽指點一下,謝謝啦!
問題得到了群里很多「過來人」的回應,其中一些內容我覺得有借鑒意義,選取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也希望給到大家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話題。
子墨爸爸:
可以先了解下幼兒園大班的授課內容,還有看看您孩子要入學的小學,是否自己開設學前班,可以報名。幼小銜接的關鍵是培養孩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對於沒有提前學過的孩子來說,入學後會稍慢點,但是如果接受程度和學習能力還不錯,以及家長及時溝通,也就很正常地平穩過渡了。
小寶媽媽:
我家當初沒上幼小銜接班,就完整地上完了幼兒園。剛上小學第一個月時確實有點吃力,但是國慶期間我給他複習了一下,就追上了,到現在一直都不錯。他開始吃力也是因為拼音,學校幾乎一個月就學完了,他有點混亂。
妙妙媽媽:
國內學前班以提前認詞寫字、枯燥數字學習為主。不建議上學前班有以下主要原因:1. 學齡前期兒童對語言表達和數字概念的理解遠遠重於簡單認讀書寫和枯燥數字運算本身。學前班提供的學習體驗,恰恰與兒童早期發展的需求背道而馳。數學概念舉例:孩子看到5個蘋果,媽媽再拿來1個蘋果,就是6個蘋果;而不用在書本上看數字運算「5+1=6」。當然,不排除超常兒童的存在。2. 學齡前期兒童手部力量及精細動作發育不夠,不適合握鉛筆寫字;如握筆姿勢變形,上學後不好改正。3. 學習是貫穿人的一生的,需要保持動力。大多數幼小銜接的超前學習,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畏難情緒,進而打擊學習興趣,得不償失。而且學前班僅僅提前學了一年級上半年的知識而已,暫時的領先並不具持久性。4. 學齡前兒童習得規則更重要。上過學前班的孩子真正上學後,可能因自己已經會了而不仔細聽講,不利於後續的學校行為。5. 關於拼音學習,上學第一個月,家長費點心陪伴學習是關鍵。如果實在擔心,一年級前的暑期突擊下即可。
基本上,大部分「過來人」的建議都是不上幼小銜接班。特別是妙妙媽媽的分享,從孩子發展階段以及目前市面上學前班內容設置兩方面給出了比較中肯的建議。
我家小朋友已經上中班了,和上面提問媽媽的孩子一樣大。關於幼小銜接這個話題,其實在孩子上中班之初,我就開始考慮了。目前來看,我會選擇讓孩子完整上完幼兒園。但是,需要提出的是:
1. 不上幼小銜接,並不代表「零基礎」入學。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都會有相應的發展需求。
孩子入學前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強烈推薦大家可以看看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面詳述了在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其中,教育建議部分則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非常具有操作性。這本《指南》就像一個路標,讓我們對兒童學習與發展做到心中有數,不盲目,不極端。
如果你能照著裡面的途徑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做一些相應的親子互動,那麼,對孩子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2. 切勿忽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幼小銜接,一般來說,我們會比較看重孩子的計算和識字,這些所謂學習方面的內容,而往往忽略的是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曾經與一位小學校長交流,她提到很多孩子入學會最不適應的並不是學習內容,而是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孩子進了學校就不敢上廁所。為什麼呢?因為不會自己擦屁股。還有的孩子,書本、文具在書包里是一鍋粥,不是這個找不到,就是那個忘帶了。
不難想像,出現上述情況,孩子肯定是不能專心聽課呀。所以,我們在孩子中班或者大班時,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服,提褲子,系鞋帶,沖廁所,理文具,收書包等等。一般來說,自理能力越強,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就越快。
3. 英語和拼音可以適度提前做準備。
語言學習是個長期積累的慢功夫。如果孩子計划進入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小學,那麼,英語就一定要提前為孩子做規劃。否則,孩子一入學,不僅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還要在語言上花費比較多的力氣,容易讓孩子有過大的挫敗感。
另外一點就是拼音,這是「過來人」普遍反應孩子會有些吃力的部分,因為教學速度較快,基本入學一個月就學完了。那麼,針對拼音,我們就可以在入學前的一個暑假,幫助孩子提前做個準備。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就是這樣,花了一個星期把拼音和孩子捋了一遍,這樣小一入學後,孩子就能比較順暢地接軌上學校里的學習。
關於幼小銜接要不要上,當然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我也有一個同事,孩子上的是小學自己的幼小銜接課程。內容方面,很好地和一年級做了銜接,沒有超前學習。同時,孩子一下子從幼兒園一個比較小的空間進入到小學一個大世界(這所學校的小學、初中、高中都在一個校園裡),孩子特別興奮,感覺自己的世界一下子變大了。
最後,老祖宗早就說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幼小銜接這事同樣適用。想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標,對自己和孩子有信心,對要入學的學校多了解,那麼,不管是否參加幼小銜接,您和孩子都能做好必要的準備,從容應對一年級!
作者簡介:Sophia,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斜杠親子溝通講師,執著教育研究的職場媽媽,在家啟蒙踐行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