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娜麗莎」的神奇凝視其實被過度解讀了

「蒙娜麗莎」的神奇凝視其實被過度解讀了


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現存於巴黎盧浮宮中。

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現存於巴黎盧浮宮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人人都知道,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中的女子似乎會回視觀察者的目光,無論觀察者從何處看向這幅畫,蒙娜麗莎的目光似乎都會追隨著自己。

  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蒙娜麗莎的目光其實並不會追隨觀察者四處移動。


  一項新研究發現,蒙娜麗莎的視線其實落在觀察者右側15.4度的位置,遠遠超出了一般能讓你感覺「有人在盯著我看」的角度範圍。該研究作者、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感知心理學家格諾特·霍斯特曼恩(Gernot Horstmann)指出:「她並沒有盯著你看。」


  名不符實的「蒙娜麗莎效應」


  這說來有些諷刺,因為畫像或照片中人物似乎會追隨觀察者移動的現象恰恰就叫「蒙娜麗莎效應」。霍斯特曼恩表示,這種效應是的確存在的。如果畫像或照片中的人物直視前方,那麼就算某人站在一定角度外觀察這幅畫,也會覺得畫像或照片中人物正在盯著自己看。只要觀察者偏離的角度不超過5度,就會發生蒙娜麗莎效應。

  這對觀眾與熒屏人物的互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你想讓坐在房間右側的觀眾感覺屏幕上的人物正在看向自己,可不要真的讓人物把視線投向那個方向,否則觀眾會感覺這名人物沒有看向房間里的任何人。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其實應當讓人物直視前方。


  霍斯特曼恩與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比勒菲爾德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塞巴斯蒂安·洛斯(Sebastian Loth)一起研究了這種效應在創造人工智慧「替身」中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霍斯特曼恩曾盯著蒙娜麗莎看了許久,最後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我意識到:『等一下,她並不是在盯著我看呀。』」


  為確保不是自己的原因,研究人員找了24名受試者,讓他們在電腦屏幕上觀察《蒙娜麗莎》的圖片。他們在觀察者與屏幕之間放了一把尺子,讓受試者指出尺子與蒙娜麗莎目光的交匯處標的是哪個數字。


  為檢驗畫面中的其它元素是否會影響觀察者對蒙娜麗莎目光的感知,研究人員對畫面做了放大處理,有時觀察者可以看到蒙娜麗莎的整個面部,有時則只能看到眼睛和鼻子。另外,為計算蒙娜麗莎目光的角度,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到半途時,還會改變尺子到屏幕的距離。這樣就能得出兩個交匯點,讓他們可以計算出角度。

  目光偏右


  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均認為《蒙娜麗莎》中的人物並沒有直直望向自己,而是稍微看向自己的右側。


  「蒙娜麗莎視線的角度明顯超出了一般能讓你感覺別人在盯著你看的角度範圍。」霍斯特曼恩指出。


  那麼,為什麼人們總相信蒙娜麗莎的目光會追隨觀察者四處移動呢?霍斯特曼恩對此並不確定,不過他認為,人們都有受到關注的慾望,所以會認為畫中的女子正盯著自己看。也可能是因為,最初提出「蒙娜麗莎效應」這個名詞的人只是覺得這麼叫比較酷炫而已。(葉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張首晟教授告別了名利場
小煙小酒不傷身?中外學者攜手揭示煙酒影響人腦功能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