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灸這4個穴位,趕走老寒腿,和下肢冰涼說再見!

灸這4個穴位,趕走老寒腿,和下肢冰涼說再見!

本周日(1月20日)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大寒

俗話說「大寒小寒,凍成冰團」,一年最冷的時候到啦,最應景的養生莫過於下肢保暖。

小樂今天想和您聊聊「老寒腿」,這可不是老年人專屬的話題哈,姑娘小伙兒也要關注這些件事兒!為什麼這樣說呢?請往下看?

什麼是老寒腿?

「老寒腿」是民間叫法,主要癥狀包括膝關節隱隱作痛,麻木酸脹,活動不便等。它有個鮮明的特徵,那就是怕冷喜暖,趕上老天爺變臉,下雨下雪降溫,膝蓋那叫一個難受!

天氣變冷就愛腿疼的患者,尤以老年人居多,所以「老寒腿」的名字非常形象。

灸這4個穴位,趕走老寒腿,和下肢冰涼說再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代醫學認為,老寒腿屬於「膝關節退變性關節炎」,意思是說這種關節炎,和膝關節軟骨隨著年齡增長慢慢退化、變薄有關,也印證了這個病愛找老年人。

老寒腿為啥盯上年輕人

話雖如此,老寒腿疼痛的導火索還是寒冷刺激。膝關節本身就缺少肌肉和脂肪覆蓋,要是再天寒地凍,膝蓋可受不了!

老人們大冬天離不開秋褲+毛褲+棉褲+護膝的層層保護,但無奈上年紀了,穿得多也防不住關節確實在退化,腿疼有時在所難免。

灸這4個穴位,趕走老寒腿,和下肢冰涼說再見!

年輕人則不然,秋褲+毛褲+棉褲+護膝成了層層累贅,腿部少一件、薄一點,確實纖瘦利落,但軟骨薄弱又怕冷的膝關節幾乎等於裸奔……

於是,老寒腿有了新目標。

老寒腿居家護理這樣做

您要問:我不想腿上穿那麼多,有啥辦法能保護膝關節嗎?小樂覺得,中醫艾灸或許能幫大家消除一些寒冷困擾。

膝部灸法,穴位不用多,自己能操作,快跟著小樂試試吧~

1.膝蓋「頂部」

鶴頂、外膝眼、內膝眼

鶴頂是下肢奇穴,位於膝蓋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有通利關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作用。

灸這4個穴位,趕走老寒腿,和下肢冰涼說再見!

膝眼出自《備急千金要方》,位於膝關節側面,髕韌帶兩側的凹陷中,左右腿各有內膝眼、外膝眼,共計4個「膝眼」。有緩解膝關節酸痛的作用。

【操作方法】手持艾條灸10-15分鐘即可,以膝蓋溫暖不燙為好。

【小樂提醒】這3個穴位在膝蓋上大致圍成了一個三角形,灸時不必糾結各自的精確位置,範圍能夠覆蓋就行。

2.膝蓋「側面」:陽陵泉

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穴位,又稱「筋會」,主治半身不遂、膝髕腫痛、下肢痿軟麻木、口苦、胸脅疼痛等病症。

【找穴方法】身體自然坐直,大腿小腿成直角,腿彎處小腿外側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它下邊的凹陷即是。

【操作方法】手指艾條灸10-20分鐘即可,以膝蓋溫暖不燙為好。

樂約健康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表示,艾灸膝部說到底是一種輔助方法,不想被老寒腿盯上,腿上多穿才是王道!

這天寒地凍的,多加一條秋褲甚至毛線褲其實並不會讓人胖多少,不信你去量腿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約健康 的精彩文章:

有人和我說嘌呤「沒了」痛風就好了……
養生|不就是一碗臘八粥么,怎麼又和「助陽」掛上了鉤?

TAG:樂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