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貴文物沒有被盜墓賊看上,專家發現後如獲至寶,國內僅此一件

珍貴文物沒有被盜墓賊看上,專家發現後如獲至寶,國內僅此一件

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珍稀的文物,它們曾經隨著主人埋入地下,曾為陪葬品。歷經了不少年之後,有些的被盜墓賊所獲,從此不知去向,有的卻因為各種巧合,幸運地被收藏在博物館之中。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它們的風采,實屬僥倖。其中,在洛陽博物館中的曹魏白玉杯就是如此。

上世紀五十年代,洛陽礦山機器廠的建設項目動工時,就發現了一座古墓。當考古專家匆匆趕到的時候,卻發現墓葬已經被盜,而且還是在很早時期就已經有人光顧了。該墓葬連墓主人身份都不能確定,但在墓坑之中,人們找到了散落的鐵帷帳架,其中有「正始八年」銘文。

正始是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的年號,再根據墓葬的形制,可以確定這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唯一的有紀年的曹魏墓,這座古墓就被稱為洛陽曹魏正始八年墓。

眾所周知,兩漢時期講究厚葬,陪葬品相當豐富,而在曹操、曹丕父子的倡導之下,曹魏時期薄葬之風大加留行。再加上古墓曾經被人盜掘,因此隨葬品並不算豐富。然而,在墓室之內的一個昏暗角落,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一個物品。

剛剛被發現的時候,馬上有人認出應該是個酒杯,當時被淤泥所包裹,也看不出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考古專家小心地用水一衝,結果它的真面目馬上就出現在眾人面前,轟動了全世界。

這是一個玉杯,而且是珍貴的和田白玉製成。很明顯,這是最上等的白玉,呈米脂顏色,微微泛著青白色的光澤,質地細膩潤滑,油性十足。它呈一個圓筒形狀,高為11.8厘米、口徑5.2厘米、底徑4厘米,是一個直口深腹的杯子。

更令人稱道的是,它符合當時曹魏時期簡樸的風格,整個酒杯之上,沒有任何紋飾。然而即使將它放在做工再精緻的玉器之中,它也顯得古樸素雅,與眾不凡。

這就是歷史文物的魅力,有的以巧奪天工取勝,有的已古樸厚重見長,有的宏偉巨大,有的小巧玲瓏。這個小小的酒杯,晶瑩卻不剔透,溫潤卻並不熱烈,就如同空谷幽蘭一般,卓爾不群,獨有一番靈動、自然和不羈。

它的表面,顯然比一般的玉器更為光滑,應該是古人採用了打磨的方式給它拋光,才讓它多了一些嫵媚。

這件藏品被發現後,更證實了曹魏時期社會各階層崇尚節儉的本質。它似乎就是歷史的親歷者,訴說著魏晉風骨的那一段往事。那時候的墓葬,完全轉變了風格,不光沒有「金縷玉衣」這種奢侈品,甚至連石碑、石祠都消失,不樹不封。墳墓上無碑無祠,怎麼祭祀?後人就是在墓室前堂設帳放脯酒致奠,所以確定年代的鐵幃帳構就是歷史的遺存。

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出土的文物不計其數,但是曹魏白玉杯被發現後就一直為人所矚目。它被評為洛陽市博物館五大鎮館之寶之一,被放置在二樓珍寶館,以獨有的美學和凝重的歷史感,孤傲地震撼著每一個來訪者。這樣的曹魏白玉杯,國內外僅此一件,是不折不扣的孤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文史 的精彩文章:

岳飛之死並不是莫須有,金兀朮這8字,道破玄機!
宰相整天飲酒作樂,皇帝大怒,宰相一句話之後,皇帝:你繼續吧

TAG:每日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