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DNA之父因種族歧視遭美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DNA之父因種族歧視遭美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原標題:DNA之父沃森因種族歧視遭美國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近91歲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沃森(James
Watson)因去年夏天的一番 「個人言論」再次陷入麻煩。1月1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在官網宣布,切斷和沃森之間的任何聯繫,並撤銷包括名譽主席、Oliver R
Grace名譽教授和名譽受託人等在內的所有頭銜和榮譽。



James Watson

事件的導火索是,此前的1月2日,沃森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紀錄片《美國大師:解密沃森》(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中,就種族和智商問題發表觀點:在智商測試中,基因會導致黑人和白人的差異。


該紀錄片拍攝於2018年,當年6月,沃森在接受該片製片人兼導演Mark Mannucci採訪時發表了這番最新言論。


值得一提的是,沃森本人目前無法作出更多回應。2018年10月底,沃森在美國紐約州發生車禍,衝下約6米的山坡跌入溝里,頭部受傷。沃森的兒子Rufus在1月11日接受電話採訪時說,他90歲的父親在去年10月發生一場車禍,目前正在一家療養院康復,他對周圍環境的意識「非常淡」。



沃森(右)和克里克。


沃森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也被稱為「DNA之父」。1953年4月25日,
25歲的沃森和37歲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僅1000餘字的論文:他們在英國劍橋卡文迪什實驗室解開了人類遺傳學的秘密——DNA是一個雙螺旋結構,形狀像一個長長的、輕微扭曲的梯子。這一生物學方面偉大的發現和相對論、量子力學一起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三大科學發現。1989年,沃森參與發起「人類基因組計劃」。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時年,沃森年僅34歲。在40歲的時候,也就是1968年,沃森接替John
Cairns成為冷泉港實驗室的主任。在冷泉港實驗室,他將研究重點轉移到癌症研究上,並使其成為世界領先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1994年,沃森成為冷泉港實驗室主席,十年後擔任名譽主席。



12年前因「智力和種族」言論遭科學界冷遇


沃森此番引發外界嘩然的言論實際上和12年前有關。


2007年,79歲的沃森告訴《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他「天生對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觀」,因為「我們所有的社會政策都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的智力與我們一樣,而所有的測試都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他還補充道,雖然他希望種族平等,但「不得不與黑人打交道的人發現這不是真的。」


沃森的言論當時即引發了諸方譴責。沃森隨後 「毫無保留」地為此前有報道引用其言論稱黑人總體上不如白人聰明而公開道歉。然而,在後來的採訪中,他有時仍暗示自己一直在扮演挑釁者的角色,或者他不知道自己的言論會被公開。


12年前「不受歡迎」的言論,讓沃森在冷泉港實驗室失去了行政職務。冷泉港實驗室當時在官網上發布聲明,解除了沃森的主席職位,開始了職業生涯上的「流放」。


在1月2日PBS的這份紀錄片中,沃森再次被問及觀點是否改變時,他回答,「一點也不。」


「我希望他們有所改變,有新的知識表明,你的教養比遺傳重要得多,但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任何知識。在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的平均水平是不同的。我想說的區別是,它是遺傳的。」沃森表示。


沃森補充說,他對「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區別」並不感興趣,並希望它不存在。「這太可怕了,就像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他說。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的兒子Rufus十幾歲時即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沃森繼續說,「如果存在這種差異,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如何才能讓它變得更好?」


在PBS的這部紀錄片中,沃森也提到對於因為他的言論受傷的人,他十分抱歉。


冷泉港實驗室在1月11日的聲明中宣布將切斷和沃森之間的任何聯繫,並撤銷包括名譽校長、Oliver R Grace名譽教授和名譽受託人等在內的所有頭銜和榮譽。



首席執行官Bruce Stillman及其董事會主席Marilyn Simons在聲明中表示,沃森這些毫無科學依據、不計後果的言論應當受到譴責,並且不代表冷泉港實驗室、實驗室董事會、教員、學生的觀點,為「一些未經證實、不計後果的個人觀點」。

聲明中強調,「冷泉港實驗室譴責濫用科學為偏見辯護的行為」。 聲明提到,沃森已經十多年沒有參與冷泉港實驗室的領導或管理工作,在冷泉港實驗室沒有進一步的角色或職責。


除冷泉港實驗室之外,沃森自2007年發表將種族和智力聯繫在一起的言論之後,他便遭到美國科學界的冷遇,連演講邀請也消失了。2014年,沃森出售了他的諾貝爾獎章,原因是被人唾棄後手頭拮据。他當時對媒體表示,「沒人真的願意承認我的存在」。


2014年12月,沃森的諾貝爾獎章及手稿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賣,諾貝爾獎章拍得475.7萬美元,包含傭金。沃森是首位在世時便拍賣獎章的諾獎得主。


據《美聯社》報道,沃森的家人表示,自去年10月發生車禍以來,他一直在接受治療,無法做出回應。PBS的採訪是去年夏天拍攝。


「我父親的言論可能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偏執和歧視的人,」沃森的兒子Rufus說,但事實並非如此,「它們只是代表了他對基因命運相當狹隘的解釋。」


「我父親把(冷泉港)實驗室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但現在實驗室卻認為他是一個累贅,」他說。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Francis
Collins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說,大多數智力專家認為,「智商測試中的任何差異,主要是由環境差異,而不是基因差異造成的」。
Collins說,他不知道沃森的說法會基於什麼可信的研究。「令人失望的是,對科學做出如此開創性貢獻的人,卻在延續這種沒有科學依據、有害的信念。」



沃森和中國的交集


沃森在美國科學界冷遇之後,將目光轉移至中國。


2008年,在沃森的親自推動下,冷泉港亞洲在蘇州工業園區註冊成立,這也是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百年歷史裡的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位於中國文化名城蘇州。冷泉港亞洲於2010年正式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掛牌,同時,冷泉港亞洲的首次會議「沃森癌症研討會」在此舉行。

據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國際部(亞洲)主任、冷泉港亞洲首席執行官季茂業2010年在《科學時報》撰文,沃森最早同中國結緣是在英國劍橋大學。上世紀50年代,沃森在劍橋認識了一位中國生物化學家。季茂業推測,此人應是胰島素合成的領袖人物王應睞。


冷泉港亞洲之後,2017年3月底,沃森第四次來到中國,為另一件大事「熱身」。2017年3月29日,中國學者還提前為沃森89歲慶生。


沃森這次帶著一個新的身份——樂土科學總顧問,來推動成立以他命名的「沃森生命科學中心」,選址深圳。該中心由中國科學家主導,旨在推動亞太生命科學的發展。另一個目標則是籌備「沃森研究院」,它將是沃森生命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專註於癌症、免疫學、神經科學等生命科學前沿領域。


「這次前來中國是成立一個新的科研機構,著重研究癌症。我想要成為這個新機構的一部分,這樣我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沃森當時幽默地對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數家媒體說,「現在,我在美國沒有什麼影響力。」


他當時透露,遠赴中國建立「沃森生命科學中心」,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覺得「在美國,癌症幾乎成為了搖錢樹,每個人都想藉此賺錢」。 他稱目前最大的興趣在於治癒癌症。


在沃森的這第四次中國行的第三天,2017年3月30日,在中科院院士、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現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主持下,沃森在清華大學的報告廳里做了名為「雙螺旋:科學、文化和人生」的主題發言。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來到現場為沃森致辭。據當時宣傳海報,施一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講席教授傅新元、季茂業、樂土投資集團(紐約)投資總監馬炯等人為該場講座的組織者。



2018年3月16日,樂土沃森國際生命科技中心項目啟動儀式最終在深圳市大鵬新區舉行,沃森在儀式上發表致辭。啟動儀式後,沃森率領的團隊和研究機構落戶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


根據項目建設規劃,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6.01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為28億元,計劃3年內建成投產。項目規劃建設「科學研究中心」和「科技項目引進轉化中心」兩大功能板塊,並規劃建設2.3萬平方米的中心實驗室,建成後產權歸政府,作為公共服務平台對壩光片區進駐項目開放。


不過,在《科學》(Science)於2018年4月發表的一篇報道中,沃森對《科學》表示,「我離開深圳時,對該研究所的建成相當悲觀。」他不知道必要的資金是否會到位,研究議程也偏離了他的預期。沃森認為該中心將專註於癌症藥物的研發,但在深圳大鵬新區的網站上,有一則公告提到了癌症細胞免疫治療,並將「精準醫療」列為重點。


此外,就在2018年10月回到美國發生車禍的前幾天,沃森還在杭州見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的成立大會。成立大會同期還召開了以「面向未來,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的2018WE論壇,論壇即邀請到沃森發表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霸王龍祖先是捕獵高手,可能和它的S形大腦有關
天津三星工廠被曝今日關閉,數千名員工等待安置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