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太要求"安樂死" 丈夫女兒看她服下老鼠藥

老太要求"安樂死" 丈夫女兒看她服下老鼠藥



(原標題:浙江老太要求「安樂死」,丈夫、女兒、女婿看她服下老鼠藥)


台州市路橋區法院「安樂死」案

老太要求安樂死 丈夫女兒看她服下老鼠藥

台州市路橋區法院 少年庭庭長

對基層法院的法官來講,故意殺人案並不是經常能碰到的,特別是既遂的案件,可能十幾年都碰不到一件。而我卻在短短兩年內接手了兩個故意殺人案件,其中一件還是故意殺人既遂。而這個看似嚴重的刑事案件中,卻蘊含了太多的悲慟與無奈,讓我從一接手就陷入了超出單純法律層面的思考之中……

庭前,一次五味雜陳的閱卷

這是一起典型的「安樂死」案件,案情並不複雜,死者是一名冷姓中年婦女,生前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由於大劑量激素治療等原因,導致其體重暴增,骨質酥鬆,又由於意外摔斷了腿,只能卧床,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由其大女兒和大女婿,也就是本案的兩名被告人進行照料。

在治療及此後的卧床養病過程中,死者逐漸產生厭世的情緒,多次要求其大女婿,也就是被告人張某幫其購買自殺所用的老鼠藥。

終於,在2017年8月27日,被告人張某幫死者買來了老鼠藥,並在次日將死者的丈夫,即本案的被告人樊某也接到死者居住的地方。

在死者的要求下,樊某將老鼠藥遞給了死者,死者當著其丈夫、大女兒、大女婿的面將老鼠藥服下。而此時,三名被告人跪在床前慟哭,卻沒有採取阻攔或救助的措施。

服藥後的冷某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要求被告人張某載其到外邊轉轉,張某載著死者在馬路上漫無目的地行駛了數個小時,待其將車停靠,想要了解冷某狀況時,發現冷某早已停止了呼吸。

老太要求安樂死 丈夫女兒看她服下老鼠藥

仔細翻閱完案卷,面對台州全市第一起因「安樂死」引發的故意殺人案件,除了根據案卷材料理性判斷起訴指控的事實及罪名是否準確之外,參考先例,將來如何對本案準確量刑成為了工作的重點。

或許在當今中國,「安樂死」這個詞還是過於敏感,或許真的是現實中這種案例太少,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查找的協助「安樂死」追究刑責的案例少之又少,僅有的幾個案例發生的時間跨度較大,分別根據當時的司法理念條件作出的判決差別較大,如何契合新時代的司法理念,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被告人的行為作出客觀的評判,並給予公正的判決,這一切,只能放在庭審之後了。

庭審,一場痛徹心扉的哭訴

2018年5月2日下午,庭審在路橋法院第三法庭進行,可能由於身處外地的緣故,旁聽席上被告人的家屬來的並不多。

老太要求安樂死 丈夫女兒看她服下老鼠藥

在宣布開庭後,法警將三名被告人帶上法庭。

在押的被告人張某,死者的大女婿,從庭審一開始,就將起訴書攤開拿在手上,在核實被告人身份環節,回答自己的身份情況時,都要先看一下起訴書,明顯可以感覺到他內心的焦慮和緊張。

被告人樊某,死者的丈夫,或許是由於生活的不易,不到五十歲,就已經有點佝僂。

被告人凡某,死者的大女兒,站在庭上可以看出她的精神不振,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一直不敢直視審判席。

庭審按預定的程序進行,經過舉證、質證,案發的過程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面前,經過死者小女兒及被告人張某弟弟兩位證人的出庭作證,三被告人在死者患病期間給予充分照顧,不但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給死者看病,還向其他親戚借錢為死者看病的事實也得到了充分的映證。

在法庭辯論階段,公訴人發表了一份精彩的公訴詞,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及應負的刑事責任進行了充分的說明,並對被告人情雖可憫,但罪不可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在凡某的自我辯護開始後,她壓抑多日的情緒終於逐漸的爆發出來,當庭痛哭流涕,對其母親在發病治療階段遭受的痛苦進行了回憶,對自己面對母親的自殺卻未採取任何救助措施進行了懺悔,對自己家庭遭受的痛苦及目前教育叛逆期兒子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哭訴。

在凡某宣洩著情緒的時候,樊某像一個認錯的孩子似的雙手交叉,低頭垂聽;張某站在庭上輕輕抹淚,並在法庭提醒凡某控制情緒的時候,伸出左手,輕輕地拍了拍妻子的後背。

整個法庭籠罩在一片複雜的情緒之中,這情緒包含了自責、無奈、悲慟、甚至絕望,讓法庭上的所有人都被這種真實的感情所感染。旁聽人員、到場記者、辯護人無不為之動容,甚至陪審員、法警也沉浸在對這個家庭悲劇的深深同情之中。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階段開始之前,我根據每個被告人在法庭上的情緒表現進行了針對性的教育與開導,並勸慰三被告人即使站在冰冷的法庭上,也要相信人們內心的溫度。

庭審結束後剛回到辦公區,就有同事來問我有沒有在庭上掉眼淚,我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我可是『鐵石心腸』的。」

過不多久,一個參加值庭的法警發了一條朋友圈:「今天的庭審,心塞了!」

判決,一個法理交融的結果

庭後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合議,對於被告人的行為,合議庭成員都認為他們觸犯了現行刑法,也與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不相符,對三被告人應當定罪處罰。

在對被告人具體判處的刑期上,合議庭成員也達成了一致,但對刑法的執行方式上,合議庭成員卻產生了猶豫。

故意殺人是嚴重罪行,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適用緩刑在實踐中並不多見,突破這種慣例需要很大的勇氣。

而本案是協助親人「安樂死」的案件,本身就非常敏感。一方面,長期以來中國對「安樂死」的討論還是很忌諱的,如果對被告人適用緩刑,是否會讓社會產生鼓勵此種行為的錯覺?另一方面,若對被告人收監執行刑罰,是不是符合謙抑、審慎、善意的刑法理念和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對已遭受巨大痛苦的被告人家庭成員是否公平?對終結這個家庭悲劇是否有利?

經過慎重的考慮,合議庭成員最後一致認為,考慮被告人與死者的特殊關係,被告人在死者生前進行了悉心照顧,死者系自殺身亡等情節,可以對被告人適用緩刑。

宣判日期定在2018年6月1日。

一大早,我來到辦公室,對判決書進行了最後一遍校對,心中五味雜陳,開庭時三被告人對前途迷惘,對生活絕望的神情又一次出現在腦海中,如何才能讓知識層次並不高的被告人真切地認識到行為的錯誤,並盡量讓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經營好家庭呢?

靜下心來,我給三被告人寫了一份法官寄語(文章最後有展示),從情、理、法三方面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評價,並希望他們能對生活懷有希望,重新過好自己的生活,讓這個家庭的悲劇就此畫上句號。

宣判在當天上午十點半開始,由於身體原因,法庭允許被告人凡某坐著聽完判詞,當宣讀完判詞後,我對著凡某說了一句:「今天是兒童節,這個判決是送給你兒子最好的禮物。」聽完這句話,凡某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經我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張某、樊某、凡某作為被害人冷某的親屬,對被害人冷某具有扶助的義務,但被告人張某、樊某在冷某提出自殺請求後卻為其提供幫助,被害人冷某服毒後被告人張某、樊某、凡某亦未盡救助義務,放任被害人冷某死亡結果的發生,其行為均已構成故意殺人罪。遂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張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二、被告人樊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三、被告人凡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後記

案件宣判後,在社會上引起一定的反響,對裁判的結果也有不同的聲音。

有人認為,被告人一家已經如此不幸,協助親人「安樂死」也是無奈之舉,不應判處刑罰;有人認為,對被告人適用緩刑,有鼓勵「安樂死」之嫌;更多人對本案的處理給予了正面的評價,認為本案的處理體了「情」與「法」碰撞下的刑事司法關懷,落實了新時代刑事司法理念,對現階段社會大眾的價值導向有正面作用。

法官寄語

親情,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感情之一,因為親情,人們甚至可以直面生死。生命權,是至高無上的基本人權,任何人不能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權。法律,是嚴肅的社會規則,不管何人,只要觸犯刑律,必須要受到懲罰。三被告人,由於你們對法律的無知,自以為幫助親人解除痛苦的行為,卻嚴重地觸犯了刑律,法律必須要給你們相應的懲罰,為社會樹立正確的行為標杆。

面對你們這個已經傷痕纍纍的家庭,任何人都不忍再將家庭成員的痛苦拖入深淵。誠如庭上所言,當你們站在法庭上,可能只有冰冷的感覺,但要相信人們的內心是有溫度的,無論是對你們的行為表示諒解的親人,動容的檢察官,還是坐在審判席上的司法者。

今天法庭對你們做出上述判決,希望你們能珍惜這個機會,真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在考驗期內好好表現,並在以後的日子裡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遵紀守法,快樂生活,以彌補你們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傷害。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對亡者最好的祭奠就是生者好好的生活。希望你們能放下思想包袱,把眼光望向前方,過好自己的生活,讓逝者也能得到寬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中國消費者為何不願買新iPhone?瞬間真相
2018在廈門集美看見《韓國影匯》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