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吳昕被嘲13年:成年人的驕傲,總要破碎重生

吳昕被嘲13年:成年人的驕傲,總要破碎重生



吳昕在「快樂大本營」里,似乎是很沒存在感的主持人。

但其實,她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受到關注、表揚,長大後面對的卻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個過程:

接受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將優越感埋到谷底。



作者 |

槽值


來源 |

槽值

(ID: caozhi163)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被一個真人秀戳中了淚點。

主角是吳昕、傅園慧、袁姍姍、何雯娜。

當導演把鏡頭聚焦在婚姻問題,她們的回答各異。

「洪荒少女」傅園慧傲嬌反問,

「我還太小,現在的人不都是50歲才結婚的嗎?」

中國首位蹦床世界冠軍何雯娜,兩年前退役,29歲的她被父親「催婚」。

她說:

「我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單身的狀態真的太好了。」

吳昕不一樣。

她今年36歲了,覺得事業遇到了瓶頸期,有想過先把個人問題解決。

「但不是你想做這件事就能做的。」

又覺得先顧事業要緊。

只有工作越來越好了,才能找到更好的人。

自己卻害怕承受不了隨之而來的風險。

「假設說我找到一個人結婚,生孩子,最快也得一年半。一年半之後,我還能不能回來這個工作領域?」

吳昕對人生規劃還很茫然,尤其是事業上,曾經的一些坎坷,始終是她的心結。

一次台里的跨年晚會,因為超時,她的節目被拿掉了。

問題是其他主持人的節目都還在。

她崩潰了。




「這種打擊是致命的。」

「為什麼別人的都不拿,只拿你的呢?」

「因為你就是差的。」

「你是能被拿掉的那個,最差的。」

主持《快本》十幾年,總被嘲「透明」,吳昕小心翼翼不敢有突破;

在《深夜食堂》里打個醬油,演技尷尬,又被噴了。

她最怕聽到別人說,「這麼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雖然也想努力,但很多事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

一邊成長,一邊被現實摧殘著的吳昕,讓太多人看到了自己。


1.


成年之後,

「優越感」是要被埋到谷底的

有人說:我們終其一生,努力奮鬥,但最後,也只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小時候,不用怎麼聽課就能解出試卷上的附加題;

被老師同學誇,父母家人圍著轉,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無敵聰明……

越長大、見的人越多,越發現小時候引以為豪的「天資」,全部不見了。

不是最聰明的那個,不是受人喜歡的那個;

更難過的是,就算努力,也沒人願意多看兩眼。

吳昕剛進《快樂大本營》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網友毫不留情地質疑:

「她長得又不好看」、「身材又不好」、「她爸是台長吧」……

事業的失敗和網上的謾罵,讓她始終處於極度不自信的狀態。

在《非常靜距離》里,她說自己從小一直是那種

「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特別好、父母特別寵、老師同學特別喜歡。

因為成績好,初一的時候學習初三的英語,初中畢業的時候就完成了高中課程的學習。

來到《大本營》,她順利的人生開始變了風向:

「去辦公室上網,才發現所有人都在罵我。」

「從小到大捧我的人呢?哪去了?」

吳昕自嘲,那時聽到有人說,「昕昕我是看快樂大本營喜歡上你的!」

她回,「你在大本營看得著我嗎?」

2006年,吳昕去湖南衛視當主持人,是從15萬人中被選出來的。

但在當時全國最火爆的節目,她身邊都是主持功底深厚、自有特色的主持人,顯得吳昕如此不起眼。

越是做慣了「天之驕子」,越會覺得現實殘酷無法消化。

節目中看吳昕談起往日傷心事,維嘉也在強忍淚水。

他說其實當年自己的節目也被拿掉了。

很多網友更心疼維嘉:

「其實維嘉節目中的很多梗都很好笑,主持功力很強。而且他和何炅的年齡一樣……」

即便不願承認,但還是有太多說不出的原因在牽絆著一個人的「命運」。

當年和吳昕、杜海濤一起參加比賽的,還有個胖胖的男孩,叫劉恩尚。

說名字可能還是沒什麼人知道,但他演的角色更有名——《延禧攻略》中李玉公公。


左邊的是劉恩尚,在劇中飾演皇上身邊的公公 / 《延禧攻略》

一個配角被他演火了,這是整整13年的沉澱結果。

更少人知道,他曾經也參加了湖南衛視「閃亮星主播」比賽,和吳昕、杜海濤共同競爭。

他很優秀。雖然止步20強,但也是15萬人中的佼佼者。



劉恩尚在止步《閃亮星主播》20強時,大喊,「如果有夢,你一定會成功」

今年,他在《快樂大本營》上模仿劉德華、張學友、楊坤唱歌,都特別像。

被人問,當年比賽,離杜海濤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遙」,他後不後悔,劉恩尚說:



我當年止步20強,距離第一其實是差了19步。這13年來,我拍的戲播出的也是19部。

我用13年走了這19步,今天是回家了。



與他熟識的主持人,都一旁泣不成聲。

劉恩尚拍了這麼多年戲,這麼努力,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實現夢想。

「他就是想做主持人」。

「努力才有可能成功」,這道理誰都明白。

但大張偉在節目中的一句話讓人不忍再聽第二遍:


「現實殘酷,看得明白又有什麼用呢?」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優越感都是暫時的。

沒有人,會在乎你曾把附加題拿到滿分的經歷,他們看到的,是現在做起工作笨手笨腳的你。

2.


自我否定的後果,

是不敢邁出下一步

無數次了,本想伸手抓住生活中的機會,腦子裡卻總有個聲音質疑著,

「就你,能行嗎」?

想了想,還是繼續伸著手。

只是,不再伸手捕捉,而是親手掐掉機會。

和吳昕一樣,女生不自信起來,每走一步,都是道坎。

想提升自己,換來更好的人際關係,但現實是,因為不自信,事業難有突破,妄自菲薄,「質量高」的感情自然來不了……

無數次的自我打擊,外在表現就是害怕與人交流、害怕被人注視,哪怕得到了肯定,也覺得自己不配。

這種心理上的不安,甚至能發展成生理上的焦躁。

「一和陌生人說話就臉紅手抖,吃飯都抖,現在都不敢交新朋友」。

所以她們總是獨處。

外人看她們覺得孤獨,但那是不自信的女孩唯一自我療傷的機會。


北京,清晨的國貿 / 視覺中國

有人能把這種焦慮轉化為動力。

小妹上大學時有個朋友,她平時參加很多演講、主持的活動,拼勁兒讓人羨慕。

很多人都佩服她的自信。可有次聊天,

才知道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從小地方來的,和人說話都有點懼怕,才用這種方式逼著自己更自信。

她在曾經的小圈子裡,是什麼都拿第一的人。

換了環境,拚命找回存在感。

「至少,現在不想和別人差太多吧。」

她用了積極的方式緩解自我否定的情緒。

很多自卑的人,其實都陷在矛盾里——自卑往往伴隨著自負。

她們在腦海中給自己設立一個理想的形象:無所不能的,走到哪裡都能發光發亮。

再看看現實中的自己,恰恰相反。

當一個人自我否定的程度比自我認可的程度高時,即使取得了成就,也很難從中獲取自信。

這被研究者稱為

「Impostor Syndrome」(冒名頂替症候群)

——人們自認是個「冒牌貨」。

不自信的人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各種外部條件:


「這個任務本身就很簡單」


「其他人也幫了我好多」


「一定是因為運氣好」


有好事覺得自己不配,有壞事又歸因於自己。

當過度反省成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不安時時刻刻襲來,總被某種力量壓迫著,所有的思考,也都難以控制地走向壞處……

所以她們越來越封閉自己。

走出來的唯一方式,是主動改變。



「當別人對你質疑,最好的方法,是你越來越接近自己心裡的目標。

接近了之後,做到了,很多東西自然就解決了。

沒有做到,你說什麼在別人眼裡都是解釋。」吳昕曾這樣說。

3.


把自己打碎之後,

才能換來新生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在《自卑與超越》中寫: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



當我們過度在意自尊、害怕出醜、害怕被各種負面情緒影響、害怕變得脆弱,自卑就會出現,使我們焦慮。

害怕因失敗出糗、把惡意評價看得比什麼都重……越逃避現實,讓人越恐懼。

這時候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擺脫評價,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看過一條催淚的短片《戰勝自卑》。

「沒有人會和你玩」、「你沒有天賦」、「你好醜」,這些評價一句句地扎著女孩的心。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她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她給自己上了一道道枷鎖。

「你不夠好」、「你很失敗」、「別嘗試了」、「沒有人會喜歡你」......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不知不覺間,小小的她已經滿身負累,重得無法脫身。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當她回顧過去,才發現曾經的自己是那麼勇敢,如今被許多本應該無所謂的東西束縛。

她鼓起勇氣,給了那個弱小的自己一個擁抱。

她告訴自己:「你很重要。」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認識到這一點的,她才從黑暗中醒過來,對每一天有了期待,因為相信自己:「你能行」。


短片截圖/《戰勝自卑》

短片的評論區有網友說道:「每一句都是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除了那句『你很重要』。」

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不斷苛求自己,活在別人的恐懼里,開始變得自卑,

可我們卻忘了告訴自己,「我很重要」。

生活的勇士,要有勇氣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心理學研究者 Brené Brown 的演講《脆弱的力量》是TED上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她花了6年時間去研究如何能夠幫人們擺脫脆弱感。



她發現參與她研究的人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具有自我價值感的人,他們勇於去愛並且擁有強烈的歸屬感;

另一類則是為自我價值感苦苦掙扎,總是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好的人。

區分這兩類人的變數只有一個:

第一類人相信他們值得被愛,值得享有歸屬感,相信自己的價值。


「他們全然接受脆弱,他們相信,讓他們變得脆弱的東西,也讓他們變得美麗。」


演講截圖/TEDx《脆弱的力量》

生活的不確定性才是希望的來源。

那些帶來黑暗的,也可以是引人走向光明的。

做一個普通人、或者沒那麼優秀的人,並不可悲,更不會可恨;

重要的是,要有從自己認為的不優秀變優秀的勇氣。

吳昕說,自己事業的所有轉折點,也都是從跨年晚會的那次打擊開始的。


「把自己的優越感都埋到谷底,打到了塵埃里,才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反彈。」

不斷面對質疑,也不斷解決質疑。

真的勇士,是流著淚也繼續奔跑。

這世上有太多人教你如何成功,但先學會接受失敗,明明更重要。

作者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END

今日話題:


在什麼

時刻,你感到自己不再驕傲了?



TEST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倉央嘉措

打破驕傲的同時,我們也隱藏了自己的脆弱。

與人交往時,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所隱藏,或是為了維持表面形象,或是害怕被人所傷,或是害怕傷害別人……對你來說,你隱藏最深的秘密是什麼?

這個免費小測試將揭露你與人交往中,所隱藏起來的秘密,並提供建議幫助你坦然面對壓抑在內心的秘密,更好地與人相處。

??長按二維碼免費測試你的性格秘密??



性格秘密免費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嚴選 的精彩文章:

劉德華:人生多風雨,做一個徹底的「俗人」
帶給你逆風飛翔的力量 | 「逆·生長」實用心理學大會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