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從三踢腳到三失點球:美洲杯六大經典鏡頭

從三踢腳到三失點球:美洲杯六大經典鏡頭

從三踢腳到三失點球:美洲杯六大經典鏡頭

帕勒莫作超人狀以「慶祝」自己載入史冊

六大美洲杯經典鏡頭

這裡是美洲杯歷史上六大經典鏡頭,包括令人震驚的罰丟點球帽子戲法,以及宏都拉斯擊潰四星巴西。

1, 帕勒莫抱憾終身的罰丟點球帽子戲法(1999年,阿根廷對陣哥倫比亞)

上面是足球歷史上最經典的照片之一。雖然看上去很滑稽,帕勒莫就像是男扮女妝在模仿碧昂斯的表演,或者更恰當的說是在模仿超人內褲外穿,但事實上這張照片記錄下的卻是足球史上最倒霉的一幕,以及主人公健美的身材。不過,雖然身處職業生涯最低潮的時刻,帕勒莫仍然用他的勇氣征服了所有人的嘲諷,贏得了尊重。面對無數球迷和偽球迷的噓聲恥笑,帕勒莫無所畏懼,雖屢敗仍屢戰。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最起碼,他的失敗並非來自於自己的膽怯。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雲再起時。帕勒莫的職業生涯留下了兩件最寶貴的東西,膽識和進球。雖然那一天他忘了查黃曆上寫沒寫「不宜罰點球」,但是最起碼他讓全世界見識到了他的勇氣。

帕勒莫在首次對厄瓜多的比賽中梅開二度,幫助球隊3-1取得開門紅。而在第二場對陣哥倫比亞的比賽開場僅僅5分鐘時,他就獲得黃金機會。而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的進球運急轉直下。立功心切的他一腳把點球轟到了橫樑上。兩分鐘之後科爾多巴罰進點球,幫助哥倫比亞便取得領先。從那以後,由里克爾梅帶領的阿根廷便用探戈舞步般的精妙足球完全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但是一直都沒能將優勢轉化成進球。下半場剛開場,哥倫比亞再次獲得點球良機。在米德爾斯堡效力的里卡德被犯規,他從科爾多巴手中搶來了發球權,然後---罰丟了。14分鐘之後,里克爾梅給帕勒莫送出妙傳,帕勒莫的頭槌在即將飛入網底之前被哥倫比亞後衛用手擋出。於是帕勒莫再一次站在了點球前面。而這一次比上半場更糟糕,直接打了飛機。「愛我們的主啊,為什麼要這樣折磨他啊?」眼看著罰丟點球之後懊喪到極點的帕勒莫拉起內褲發泄時,阿根廷解說員如此哀嚎道。

在這場比賽里,每一次罰丟點球之後,阿根廷很快就會遭到雙重打擊。三分鐘之後,剛果幫助哥倫比亞取得2:0的領先。隨後哥倫比亞便掌握了主動。第87分鐘,16歲的球員蒙塔諾再進一球。比賽似乎已經進入垃圾時間,帕勒莫是場上唯一一個沒有喪失鬥志的阿根廷球員。而第90分鐘,他似乎終於得到了回報。像一頭公牛一樣不顧一切地沖入禁區之後,他丟了球,也失去了平衡,摔倒在了禁區里。裁判似乎也對阿根廷隊本場比賽的遭遇有些同情,判給了他們一個相當輕微的點球。如果換做是其他人,一定無法忍受再罰丟一個點球所帶來的恥辱和煎熬,從而順水推舟把點球讓給其他隊友來操刀。但是帕勒莫讓所有人都清楚得知道,這個點球他非罰不可。

看上去略有疲憊的帕勒莫這次助跑比前兩個略短,射門也不是那麼的有力---不過好歹還是打在門框範圍以內。可惜的是門將卡列洛判斷正確並且撲住了這個本可為帕勒莫挽回一些顏面的點球。興奮不已的可列洛立即與隊友擁抱祝賀,留下黯然神傷的帕勒莫孤獨面對來自全世界的嘲諷。不過勇於承擔的帕勒莫最終還是得到了自己的救贖。這位飽受傷病困擾的勇士以36歲高齡參加了去年的南非世界盃,並且在對陣希臘的小組賽中打入一球,成為阿根廷世界盃歷史上年紀最大的進球者。

2, 1987年決賽(智利0-1負於烏拉圭)

比足球垃圾更糟糕的是什麼?1986世界盃上烏拉圭對蘇格蘭隊拳打腳踢90分鐘,一名球員上場55秒即遭罰下,而且全隊還逃脫了多張紅牌。賽後蘇格蘭足總秘書長沃克將烏拉圭隊稱作「騙子,膽小鬼,足球場上的垃圾」。然而一年之後的美洲杯上,烏拉圭人發現自己居然成了受害者。他們遇到了一支志在製造更多球場暴力的智利隊。1987年美洲杯是一屆非常特殊的美洲杯。剛一開始,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的比賽就給整屆大賽定下了基調。在時隔僅僅5分鐘的兩次事件當中,共有4名球員被紅牌罰下。不過決賽當中的智利隊的骯髒程度超越了此前所有的球隊。他們在整場比賽中反覆地採用惡意犯規,並且似乎以此為豪。

這樣一場決賽里總共只有4張紅牌(包括弗朗西斯科利在內。他遭遇智利後衛誇張的假摔之後吃到紅牌被罰出場)出現充分體現了當時規則對於惡意犯規的縱容(以及當值主裁幫凶一般的判罰尺度,以今天的角度來看,5分15秒的那次襲擊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逃脫紅牌的處罰)。這也似乎在提醒著我們,當年諸如弗朗西斯科利的水平得有多高超才能在這樣的後衛之間帶球過人。如果這支智利隊穿越到今天,梅西踢完一場比賽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當年得侏儒症時的身高了。不過這場比賽的結果總還算是合理的,本戈切亞攻入了唯一的進球,幫助最強者獲得了球隊。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這支烏拉圭隊在半決賽里擊敗了東道主阿根廷隊闖入了決賽。1987年,阿根廷,你想到了誰?

3,宏都拉斯闖入2001年半決賽

2001年的美洲杯是在一團混亂中開始的,而後在滿地的眼鏡碎片中達到高潮。比賽在哥倫比亞舉行。。。 哦!不對,換地方了。。。不是的,他們確實是東道主。由於安保方面的顧慮,南美足協在臨近開幕時宣布改為在委內瑞拉舉辦2001年美洲杯,而後又改變主意,重新回到哥倫比亞。這也導致了阿根廷和加拿大由於擔心哥倫比亞國內的反對武裝的威脅而退出這屆美洲杯。於是哥斯大黎加和宏都拉斯被邀請參賽。當然,發出邀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他們就是來湊個熱鬧的,畢竟這兩隊連世界盃都沒怎麼打過。事實上宏都拉斯連湊個熱鬧都費盡周折:他們匆匆忙忙地湊齊了一支球隊,然後還是靠著哥倫比亞空軍的飛機才在首場比賽開始前幾小時到達。他們首場比賽順理成章地1比0負於哥斯大黎加。但是他們卻拿下了隨後的兩場小組賽,對手分別是玻利維亞和實力不俗的烏拉圭,最終順利出線。

頗為出人意料地出線之後,宏都拉斯在四分之一決賽里遇到了巨無霸巴西隊,此時即便是最樂觀的宏都拉斯球迷也會承認,他們的好運走到了盡頭。雖然這支巴西隊並非全力出戰,後來的五星巴西陣容里只有極少數球員出現在了這屆美洲杯當中(最有名的羅納爾多,里瓦爾多和小羅都沒有出現),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用說巴西二隊,就是巴西十二隊,要捏死宏都拉斯也是輕而易舉。平淡無奇的上半場之後,巴西在下半場重新煥發了鬥志和銳氣,而他們也逐漸掌握了場上的主動。直到胡里奧-萊昂在禁區內右路下底,一個漂亮的右腳回扣過掉巴西後衛,隨後送出一記機敏的傳中,剛好越過巴西後衛的頭頂,中路無人盯防的馬丁內斯高高躍起將球頂向大門遠角。也該是巴西隊倒霉,馬丁內斯的頭槌擊中遠門柱彈出之後,又正好往門柱邊上的巴西後衛貝萊蒂身上彈去,貝萊蒂躲避不及,將球撞入自家球門。

事實上這支技術出色的宏都拉斯隊5分鐘之後差點就把比分擴大到2比0,不過由於裁判的失誤,進球被判為無效。直到這個時候巴西似乎才找回了一點感覺,瘋狂向宏都拉斯的陣地發起攻擊。可是宏都拉斯的防守也絲毫不差,逼得巴西只能通過遠射和角球來碰運氣。隨著場上氣氛逐漸變得緊張,宏都拉斯中後衛卡卡莫和巴西隊長埃莫森發生爭鬥,雙雙被罰下場。巴西的反擊一直都未取得實質性結果,反而是宏都拉斯在補時階段再下一城。宏都拉斯隊的隊長兼精神領袖,中場球員格瓦拉阻斷了巴西的最後一擊,並且發動了一次快速反擊,最後又是馬丁內斯在門前把握機會,將橫傳推入空門。「我將作為輸給宏都拉斯的巴西隊主教練的身份載入史冊,這幫人太坑爹了」,斯科拉里在賽後抱怨道。不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好日子正在等待著他。對於宏都拉斯來說,童話最終沒能成真,他們在半決賽中被哥倫比亞以2:0擊敗,不過他們最終通過點球決戰贏下了與烏拉圭的三四名決賽。他們近乎童話般的美洲杯征程最終以格瓦拉被選為美洲杯最佳球員而圓滿結束。

4, 阿根廷的自我救贖, 1991年美洲杯

米爾沃爾的球迷們:「沒人喜歡我們的足球,那又怎樣,我們不在乎。」這樣的套路很快就會過時的。哦,對,反正你們也不在乎。對不起我多嘴了。言歸正傳,1990世界盃上,阿根廷並不在意其他球隊是否喜歡他們的踢法。他們使用各種非常規的踢法,最終衝進了決賽。沒錯他們對陣巴西的時候確實打進了一個完美的進球,由馬拉多納策劃,卡尼吉亞完成。但是在那屆世界盃剩餘的大部分其他時間裡,他們的踢法是對足球的一種惡劣的侮辱。而他們在決賽里近乎無賴的表演差點讓他們成為流氓的代名詞。

不過那屆世界盃剛結束,阿根廷就好像換了一支球隊一樣。1991年的阿根廷隊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果說1990年世界盃上的阿根廷隊給世人留下的是兩個手指(以及一個狡詐的肘擊),巴西萊的新阿根廷隊留給全世界球迷的是他們美妙的假動作和令人拍案叫絕的妙傳。球隊中最閃耀的明星包括迭戈-拉拖累,里奧-羅德里格斯和達里奧-弗蘭克(他在3比2擊敗巴西的比賽中攻入了一記絕妙的頭槌,而這場比賽也和以往一樣,火爆異常,總共出示了5張紅牌)。這幾名球員都在這屆比賽中超水平發揮,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的最高峰。而球隊的前鋒,加布里埃爾-巴蒂斯圖塔則在這屆比賽中將自己的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在這個水平上維持了很多年。阿根廷收穫的不僅僅是冠軍獎盃,他們更是重新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認可和敬佩。

5, 阿根廷對巴西

不得不說,巴西和阿根廷這對老冤家的精彩對抗是足球永恆的話題之一。上面提到的1991年阿根廷3比2獲勝的那場比賽只是這兩個隊無數對抗中的一個小插曲。自從遠在1937年的首屆美洲杯(當時還是南美足球錦標賽)決賽中巴西隊憤然離場開始(他們賽後表示退場並不是因為比分落後,而是因為出於對安全狀況的擔憂以及對於種族歧視的球迷的抗議),兩隊之間的比賽就成為了仇恨,卑鄙以及高超球技的混合體。2年之後提前退場的換成了阿根廷隊,這次他們的理由是裁判的無恥偏袒,把無人把守的大門留給巴西隊主罰點球的隊員,巴西也隨之以3比2取勝。再往後就是1945和1946年的兩場混戰,兩場比賽中都有球員由於對手的惡劣鏟球而嚴重受傷,而且1946年那場完全成了鬧劇。比賽兩次中斷:先是一個巴西球員與警察發生衝突,隨後又有球迷沖入場內打斷了比賽。

兩隊之間也有相對平和,不那麼臭名昭著的比賽。比如1995年圖裡奧·馬拉維那在81分鐘用手球扳平比分(也被義憤填膺的阿根廷媒體稱作「魔鬼之手」)。不過對球迷來說最重要的是,除去數不清的鬧劇醜聞,巴西和阿根廷還是給我們奉獻了許多精彩的瞬間和進球。比方說加雷卡在1983年小組賽當中的制勝進球,以及可能是所有進球中最精彩的一個:蒂塔在1979年美洲杯小組賽中攻入的精彩吊射。當時他在前場右路禁區外拿球,與隊友做了一個二過一配合之後突入禁區,用腳尖捅出一記絕妙的吊射,剛好越過阿根廷門將頭頂,飛進球門遠角。這個進球也幫助主場作戰的巴西 以2比1擊敗了世界冠軍,而他們最終在客場2:2逼平阿根廷,讓阿根廷小組墊底被淘汰。

6,胡安·卡洛斯·奧布里塔斯的禁區內三踢腳進球:秘魯對智利, 1975年

秘魯和智利已經為爭奪連踢的「專利權」吵了幾十年,他們可能到現在還沒擺平這一爭論。但是奧布里塔斯在1975年美洲杯上用精妙絕倫的三練踢讓對手啞口無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