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原創: 楊碩誠 甲和燈 今天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的借口來自甲和燈

問題2.mp319:49.77299999999991來自甲和燈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內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頻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聽的可以點擊收藏,先看文字)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門當戶對」重要嗎?

■ 主持人:劉晨棟

中國人長久以來講究婚姻要門當戶對,俗話也有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門當戶對」和所謂的「一家人」也許不僅僅是社會地位的相當,更多的是價值觀的相似。

這個問題到底重要嗎?

夫妻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是否大多源自這個問題?

世界上並非只有一種價值觀

■ 楊碩誠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門當戶對」真的存在嗎?

中國人的門當戶對的觀念,當然有它的道理。但從佛法的角度看,所謂的「身口意」三業,人的言談舉止、想法,都是受背後的世界觀推動。我們的底層意識和過去累積的習慣推動著你,形成了你現在的行為舉止。如果兩個人的底層意識、世界觀相似的話,就比較容易談得來、容易相互認同、共同理解對方的想法。

但是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一種世界觀,如果一個人理解,這個世界上除了他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意識形態之外,仍然有其他的世界觀存在的話,那麼他就可以理解別人的價值觀。

這就要談到佛法中「緣起」的概念。佛法認為世間所有的價值觀,或者說世間所有的理解事情的角度,都是有原因的。你站在哪個角度,就必然有那個角度的看法,而每個人之所以形成自己看事情的方法,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知道每個人看事情都有原因的話,並且理解,每個人看事情都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那麼就會尊重別人的角度。就像我出生在這個家庭,我看事情就很容易受到家庭的世界觀的影響,我生長在這個國家,我就很容易受到這個國家的影響,所以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並不見得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而是我們的習慣養成的,但並不代表這樣是對或錯,只是我們有這種習慣、有我們看事情的角度,而已。

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的借口

當然這樣是比較好的,這樣夫妻生活剛開始時摩擦的幾率會比較小。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跟一個與我們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相處。如果一個人能夠包容不同的價值觀的話,哪怕他遇到一個跟他成長環境不同的人,也能夠尊重他的價值觀的存在。

所謂的不好,是來自於跟不同價值觀的人相處當中產生的對抗、不接納別人的價值觀。但是如果你理解了他人的價值觀,並且也允許別人的價值觀存在的話,那麼就不一定有所謂門當戶對的事情。

在外表看起來是門當戶對、但仍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的人,價值觀上仍然有不同之處,也就是說,只要是來自於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位置,看事情的角度就必然不同。如果能夠認同、接納、允許別人的價值觀存在的話,對於夫妻生活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過去老一輩的人,可能吵吵鬧鬧地過一輩子,他們會為了家庭孩子、或者他們認為對的事情相互包容,容忍了相處時出現的不舒服。可是現代社會當中,自我的舒服成為最重要的事情,很容易將個人的不舒服放大,或者用離開、分手、逃避的方法來解決這個不舒服,不想去面對。

這兩種方式是兩種極端。過去的人的相處方式表面上看起來維持了婚姻狀態,但相處過程中充滿了壓抑,甚至可能充滿了怨恨、扭曲以及不甘心。現在的方式則可能導致另外一個結果——分手,它成了婚姻中最重要的逃避手段。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互相理解並體諒,才是成熟婚姻

希望兩個人能夠好好地相處在一起,這是夫妻兩人心中的願景和期待。當兩個人有所共識、有契約約定想要共守一生之後,我們就應該尊重它,不要輕易地解除它,這當然是對的。可是這樣的想法不一定在現實婚姻中能夠實現,在現實婚姻中必然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能夠理解對方的位置和角度,並且抱有不強迫別人一定要按照你的角度的心態的話,那麼婚姻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就不會被擴大。

我不是認為人不能夠用分手的方式來解決婚姻問題,可是如果遇到問題時就只用分手的方式來解決它的話,就失去了真正面對問題的能力。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相處的問題,就是一遇到問題就想迴避它。

在婚姻生活中壓抑,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但是能夠相互理解並體諒,這是成熟婚姻的一個特質。

婚姻生活中沒有所謂犧牲

婚姻是一門學問,不是簡單用理論就能概括的,但是作為即將進入婚姻的人,而且是對禪修有一定嚮往的人,或許我們可以用禪修的角度來面對婚姻。

當一個人理解世間一切有其因緣,而且知道因緣是多麼複雜與難得的話,就會知道,一輩子能夠跟一個人相處、並結為夫妻是件多麼難得的事情,就會對難得的因緣加以尊重珍惜,這是婚姻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果能理解每個人都有他的因緣,就能夠理解並不會抗拒對方的行為方式,具備了這樣的心態,很多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

婚姻也是某種談判的過程,談判是相互理解並相互退讓的產物,能夠相互理解、退讓,包容對方,也不過度彰顯自己、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對方一定得按照自己的做,具備了這樣的心態,在解決婚姻生活的問題時,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兩個人有這樣的共識的話,在婚姻生活相處的過程中應該會比較順利一點。

另外,我不太願意在夫妻的相處中用「犧牲」這兩個字,因為犧牲很容易委屈,應該說理解,理解自然就會體諒、允許對方的不同的角度。如果你覺得是犧牲的話,最好不要犧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在找另一半的時候,一定遵循著盡量門當戶對的原則,如果在不門當戶對的情況下仍然覺得對方是你一生的伴侶,那麼你還是要去有所「犧牲」了。

我們對自己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我們常常混淆想像中的自己與實際上的自己,在剛進入婚姻生活時,其實期待是想像中的自己。你是否能夠體諒、理解對方,允許對方跟你的價值觀不同,要靜下心來看一看。這不代表對或錯,而是現實的狀況,如果做不到的話,兩個人在一起其實是容易出現問題的。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楊碩誠 老師

● 禪修、太極行者。

● 生於台灣,幼年因體質虛弱,恐懼死亡,很早便開始探索生命本質。後依止祖光禪師學習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兩門禪法,終於找到解開煩惱不安之道。

● 先後跟隨針灸名師胡丙權及武當鍾雲龍道長學習太極拳十餘年。

● 致力於分享禪俠一味的生命態度,期望藉此協助學習者達到身心安康自在的狀態。

世間 · 悉檀

推薦閱讀

成熟的人,不期待完美的婚姻生活 | 父子親情 | 過不去的青春期 | 原生家庭可以改變 | 不要讓補習班毀掉你的孩子 | 各司其職,學會做「乘客」 | 「輪迴」中的心態 | 平等地面對「生老病死」 | 相信手握方向盤的人 |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

世間 · 悉檀|不要讓「門當戶對」成為逃避婚姻的借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和燈 的精彩文章:

在動漫探索與藝術之旅中走近日本,讓它不再是一個謎
世間 · 悉檀|大城市居不易,有智慧才能安居

TAG:甲和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