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的愛是慈悲

真正的愛是慈悲

佛教把愛分為兩種:小愛和大愛。小愛就是對家人、親戚、朋友的愛,是自私自利、有條件的愛。大愛就是對整個社會、整個人類、整個生命的愛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擁有幸福、遠離痛苦的愛。

雖然每個人都有愛心,但我們的愛心非常有局限。只是針對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朋友,將自己狹小的愛,鎖定在一個狹窄的範圍當中。尤其可怕的是,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愛心只是表面的,其真實的本質,卻是自私。

比如,曾經熱戀的人一旦分手,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出砍殺對方,把對方毀容等等的過激行為,這都是因為小愛——非常自私自利的佔有慾造成的。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會喪心病狂,就會歇斯底里。它的根源,就是自私。

小愛不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即使暫時帶來了幸福,但如果有一天對方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時,小愛立即就會翻臉不認人,小愛就會立即不復存在,所以,小愛是會過期的,是時有時無的。

但是大愛,卻能永遠存在。在佛教裡面,這叫做無量的愛——無量的慈、無量的悲等等。

其中「無量」的意思,就是沒有界限。佛教的愛不分種族、膚色、人種、國界,甚至不分人與動物,這種愛善待所有人,慈悲所有眾生,包含蚊子、蚯蚓、老鼠,這是普及一切的大愛,這種愛永遠都不會消失。

佛教會用「慈悲」這兩個字來形容「愛」。所謂「慈」,是指誠心實意、發自內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生命,都能擁有幸福的念頭;所謂「悲」,就是誠心實意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生命都遠離所有的痛苦。弘一大師曾開示:愛就是慈悲。

自私的人,沒有大愛。自私的人因為無明,執著一個「我」,只希望自己獨佔好東西,而不願別人擁有,不願與別人分享,而這隻能導致痛苦和不幸福,而這不幸福的根源就是自私和過度的慾望。我們只有放下自私,少欲,善待眾生,才會有大愛。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大愛,就能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家人、親戚、朋友、同事、陌生人,乃至整個社會、整個民族、整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語與禪心 的精彩文章:

知道苦是解脫的入門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