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屋子裡又傳來了小雨的哭聲,這是這周的第三次,她被媽媽打哭了,起因都是因為她搶了弟弟的玩具,而且又把弟弟給推倒了。母親覺得很憤怒,作為姐姐就應該讓著自己的弟弟,怎麼可以搶弟弟的玩具。

站在母親的角度來說,這個孩子是非常的不懂事,孩子的這些行為,是非常錯誤的行為。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她只不過是一個剛剛滿7歲的小學生,不曾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她只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從而從父母那裡獲得一些陪伴和關注。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歸屬感是指個體想要隸屬於某個群體,與群體產生內在聯繫而產生歸屬的感覺。個體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都恐懼孤獨和寂寞,為了擺脫這樣的孤獨感,我們有歸屬的需求,足夠的歸屬感會帶來內心的安全感。價值感是對於自我產生的一種積極評價的情感體驗,當你擁有足夠價值感的時候,才能客觀的去判斷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行為的首要目的就是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而這個需求給予的第一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當這個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錯誤的行為目的,進而會產生錯誤的不良行為。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什麼是不良行為

所謂的不良行為是不符合個人的評判,缺乏意識和技能的行為,也是缺乏思考用原始腦支配的行為。在家長看來,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不符合自己評判的,是一種不良的行為。

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對錯,只是做出了與自己年齡相稱的行為,但是這種與他們年齡相稱的行為卻當作了不良行為。

為什麼會產生不良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通常都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喪失信心的表現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匱乏,為此想要滿足內心的需求,孩子就會產生錯誤的行事目的,進而會產生所謂的不良行為。

大多數家長不會意識到孩子存在這樣一個錯誤的目的,因此會給孩子貼上「不良行為」的標籤,對於孩子進行過度的懲罰,造成孩子的需求變得更加匱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四種錯誤的觀念和目的

1、尋求關註:孩子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和陪伴,錯誤的認為只有你時刻關注我的行為,我才會感覺到自己屬於這個生活的地方,自己才有歸屬感。

2、報復:在需求極度匱乏的時候,孩子們潛意識裡會產生錯誤的行事目的,當父母沒有給予足夠關愛的時候,就會產生反轉和錯誤的思想,認為自己既然獲得不到歸屬感,但我的行為至少可以給你們帶來痛苦。

3、尋求權力:當父母不能命令我和發號施令的時候,甚至是只有我說了算的時候,自己才具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4、自暴自棄:當孩子嚴重缺乏價值的時候,可能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孩子,並以此判斷去繼續行事,當他們渴望獲得的關愛不被滿足的時候,就會選擇放棄。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面對孩子,家長該如何去做呢?

一、保持冷靜,拒絕權力鬥爭

我們想要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當產生這樣意識的時候,我們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面對孩子淘氣或者產生不符合你行為標準的時候,首先不可以帶著情緒與孩子進行溝通,當孩子不聽你的命令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讓自己陷入權力鬥爭之中。當你先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你才能以更加平靜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二、發現孩子錯誤的行為目的

當我們沒有發現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真正目的的時候,我們只會對錶面的行為做出反應,這樣武斷的去評判是對於孩子的一種不公平。當你發現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你要察覺他行為的目的是什麼,並找出他的錯誤思想是什麼,通過鼓勵的方式,去除掉孩子的錯誤思想,給予真正的關注和關愛,滿足孩子內心的渴望。

孩子為何會產生不良行為,家長如何處理和面對?

三、關注孩子積極的一面,正確引導發展

當一個孩子長期的被打壓或者忽略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偏差的人格,通過打罵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從長遠上來看都是沒有效率的。家長應該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積極的一面,正確的引導他的發展,通過和善而堅定的態度,以尊重和理解為前提,使得孩子的人格達到完整,精神世界達到充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學充電時間 的精彩文章:

怎麼才能忘掉一個人?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信,叩擊人們的心靈——母愛將如何給予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