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部」:公務機關早已禁止採購大陸手機
【綜合/觀察者網史雨軒】
加拿大孟晚舟事件爆發後,部分勢力和媒體跟進炒作所謂「華為中興信息安全」問題。
這種大環境下,我國台灣島內當局也不甘寂寞,紛紛宣稱自己早有先見之明,早已禁用華為手機及大陸產品。
台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1月15日報道,台灣「工研院」表示同日起,禁止使用華為設備連上內網,同時台灣「經濟部」表示自己「早有警覺」,「公務機關」早已禁止採購使用大陸手機。
「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謝錫堃更是表示,八大關機基礎設施一定要管制,諸如中油、台電等都要避開中國大陸產品。
台「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圖片來源:台媒)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15日起禁止員工使用華為電腦、手機連接其內部網路,此前「工研院」也曾表示,院內禁止使用華為手機。
對此,台灣「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在今天與媒體餐敘時表示,「國際間對華為的核心網路有疑慮」,「公務機關」早已禁止採購使用大陸手機。
呂正華強調,因為「經濟部」資訊中心「早有警覺」,因此公務手機禁止使用華為,非公務機無法連接內網,而且手機通訊軟體也是台灣自主研發的「Juiker」,沒有「信息安全疑慮」。
據香港中評社稱,台當局「行政院」表示,「總統府」、「行政院」等「中央各政府機關」多年前早已全面禁止在公務上使用大陸品牌產品,自然包括華為。
台「國家實驗研究院長」王永和稱,內部本來就有管控,沒有使用大陸設備,是否跟進「工研院」作法,還要進行評估。
「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謝錫堃說,「國網中心」的骨幹、核心網路都沒有使用大陸產品,因為信息安全,招標的時候有限制,無法開放。
謝錫堃表示,「八大關鍵基礎設施一定要管制」,包括「中油、台電、台鐵、學術網路」等領域都要避開大陸產品。
台當局禁華為不過是立場展示
據觀察者網查詢,「工研院」成立於1973年,由台當局「經濟部」設立,是台灣地區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也是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
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灣首座4寸晶圓的集成電路示範工廠,並自1980年起,陸續衍生了包括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奠定了台灣IC產業起飛。
目前,該院累積近3萬件專利,並新創及育成273家公司。
17年12月,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曾表示,從2018年1月起,台灣將實施「資通安全管理法」。
該法規對醫院、科學園區、通訊業等八大關鍵基礎設施提出要求,完全禁止大陸的信息設備、軟體服務,而資訊安全風險評估以及所有的禁用管理,也都有設定機制。
李大維還稱,目前台灣地區的政府機關並未使用華為產品,並將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制定行政命令,規定上述作法。
台「工研院」中興院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年5月,台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7日在「立法院」備詢強調,絕對禁止台軍使用大陸廠商品牌生產的智能型手機,在採購方案中也有明文規定,必須註明手機原產地、品牌。
民進黨籍「立委」蔡適應表示,美國軍方目前已禁止官兵使用小米、華為等大陸品牌的手機,並質詢嚴德發目前台軍的手機使用方式。
台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稱,台「工研院」禁不禁華為,其實影響並不大,重點在其政治意涵,蔡英文當局是想展現台灣是美國「忠實追隨者」的立場,這傷害兩岸民族感情、同胞情誼,不利於2019年的兩岸關係發展。
此前,「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曾警告台灣不要採購華為網路設備,就連華為贊助新北市政府舉辦的聖誕城活動,也遭民進黨「立委」質疑,台灣安全主管部門聲稱存在「安全隱患」,不少台網民大呼管太寬。
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於去年12月12日回應,這類出於政治目的,破壞兩岸正常經貿合作的做法,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不得人心。


※韓國瑜當選讓日本網民崩潰 理由竟是…
※港媒評蔡英文「深刻檢討」:避實就虛 自以為是到何種地步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