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巴西等小國也有航母?袖珍航母中國也買過但只當廢品
【環球網軍事報道】眾所周知,海軍很燒錢,而作為強大海軍象徵的航空母艦尤其燒錢。但泰國、巴西、西班牙等小國弱國怎麼那麼早就有航母了呢?不要太意外,這些航母跟你理解的可能不一樣。(圖為印度航母的甲板作業)
一些軍迷知道我國曾購買過澳大利亞的航母「墨爾本號」,1985年將其拆解。她是一艘標準排水量1.4萬噸,滿載排水量2萬噸的小航母(與我國071船塢登陸艦差不多),也是一艘二戰期間英國設計的老航母。1955年服役,1982年退役。主力機型是袖珍的A-4天鷹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11噸。
這艘航母在服役期間故障不斷,雷達罩還曾掉進海里;還是艘「撞船之王」。服役期間幾乎只有負面新聞,卻在悄悄的燒掉大把的維修費用。(圖為被「墨爾本號」攔腰撞斷的美軍驅逐艦)
巴西也有航母,「聖保羅」號,這是南美洲唯一的航母,也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第一艘航母……說起來政治意義很大。但她也是法國建於1957年的老航母「福熙」號。滿載排水量為3.3萬噸,主力也是A-4天鷹攻擊機。
這些老舊航母的戰鬥力可以參考比它們強大N多的蘇聯基輔級航母,眾所周知我國也買過兩艘基輔級航母(基輔號、明斯克號),但都做了公園了。但印度把俄羅斯「送」的那艘二手基輔級航母改成了「維克拉瑪蒂亞」號(改裝費23.5億美元,過程類似春晚小品「忽悠」系列)。圖為天津的基輔號航母主題公園。
「維克拉瑪蒂亞」號標準排水量3.34萬噸、滿載4.55萬噸,看起來比澳大利亞、巴西這些航母強大很多了。但其現代化改裝後也只能勉強起飛輕型的米格-29K戰機(陸基型已被戲稱為「基地圍牆保衛者」),而不可能上重型的蘇-33。並且它雖然設計了斜角甲板,但起飛和降落區完全重疊,恐怕與二戰的直通甲板區別不大了。
作為對比,當今先進航母的起飛區、降落區涇渭分明,可以互不干涉的作業。此外大型航母還能起降重型戰鬥機、還能在更惡劣的海況下作戰。戰鬥力差別不止一個數量級。(圖為某航母甲板,一架艦載機在著陸跑復飛,另一架停在起飛區)
除了這些老式的小航母,還有些小國、弱國在80年代還新造了小航母。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空母艦(R-11),1988年服役,2013年被金融危機重創而退役,滿載排水量1.7萬噸,只能起降「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這艘航母幾乎沒有存在感。
西班牙還成功賣給了泰國一艘更小的航母,「差克里·納呂貝特」號,標準排水量7000噸!(與驅逐艦相當),1997年服役,標準載機為9架AV-8S「鷂Ⅱ」垂直起降戰鬥機。她報價不超過4億美元,但後期的維護使用很燒錢,最終不得不封存停用,只停泊在港口裡供市民參觀。
二戰後的英國作為「日已落帝國」也造了標準排水量1.6萬噸、滿載排水量2萬噸的無敵級航母。也是只能勉強起降「海鷂」垂直起降機。其性能、載荷都很可憐,在馬島戰爭中連航母桅杆也沒保衛好(商船改裝的「大西洋運輸者」號被擊沉,艦隊中多艘軍艦被空襲)。
不過,也不要太意外,要知道這些現代化的袖珍航母都源自美國1972年提出的「制海艦」概念,但這個概念美國人自己都不信,美軍即使在經費緊張時也優先造「超級航母」,現在美國海軍的航母正變得更大、更現代化。建設強大海軍沒有那麼多捷徑!(趙汗青)


※最新護衛艦進家門將挑重擔!泰國派出三艘中美造先進戰艦隆重迎接
※我國氫彈之父于敏辭世,享年93歲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