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陳建軍: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 推進高質量發展

陳建軍: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 推進高質量發展

自2012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來,我國就把發展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從一般定義上來講,城市群是基於特定區域或地理空間範圍內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市集群。

兩類城市群:都市圈和大都市群

從學理層面定義,城市群的基本元素是點、線、面。其中,點是城市,一個城市群擁有多個規模不等的城市;線是交通網路和各類信息網路的聯結軸;面是特定的地理空間或區域,如長三角、珠三角、華北平原(京津冀)。評價城市群的效率指標是協調發展程度,包括人均收入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交通基礎設施的通達性,以及由此而來的城市間的高強度連接。如果沒有基本的協調發展支撐,只是剛好在某一地理空間或行政區劃內有若干個城市,是不能稱之為城市群的。

廣義的城市群有兩類,一類可稱為城市圈或都市圈,一般是指以某一核心大城市為中心,以一小時左右的交通時空距離為半徑的城市區域。這個概念較早來自發達國家,如日本把中心城市及其半徑60公里至100公里內的區域,指定為以該城市命名的都市圈。美國也有類似的定義,稱之為大都市區或大都市統計區。都市圈的主要功能是拓展城市的功能空間,首先是通勤,都市圈也因此被稱為城市通勤圈或城市功能圈。隨著城市的擴張,中心區域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房價也越來越高,於是更多的通勤者開始向城市邊緣地區移居,帶來的城市通勤半徑和城市功能不斷向郊外和城市周邊城鎮延伸,由此形成了都市圈的概念。都市圈的成長反映了城市功能的擴張,是中心城市功能溢出的空間拓展。都市圈一般是單中心的,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形成的一個有限空間距離的城市功能輻射區和影響圈。

另一類城市群是狹義的城市群或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可稱之為大都市群或國際化大都市群,它的形成機制更多來自於不同城市之間基於產業集聚和交通網路的緊密聯繫而形成的城市集群。與都市圈不同,大都市群一般包括多個中心城市,形成多元多中心的網路化空間架構。大都市群的形成,對地理空間和地域文化的同質性,以及人口密度、經濟密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只出現在經濟密度較高(單位土地面積產出較高)、人口密度較大、城市和城市間連接強度較高、與全球市場聯結比較密切,同時又有較大的宜居宜業的地理空間的地域。

都市圈和大都市群這兩類不同的城市集群,是有密切聯繫的。一般來說,大都市群是由若干都市圈構成,這些都市圈具有相對獨立而均衡的城市功能,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城鎮之間的由城市功能紐帶連接起來的協調關係。多個都市圈彼此相連,構成了特色鮮明、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體系。這就是大都市群的「產業—城市」空間特徵。相比都市圈,大都市群的突出功能是以多樣化城市空間和綿密的綜合交通網路為支撐,構成了多個產業鏈縱橫交錯、相互連接、環鏈相套、疏密有序、共居共生的產業集聚群落空間,形成了體系化的產業空間競爭力。

我國一系列國家發展戰略的出台表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正在成為國策。圖為澳門、珠海橫琴區的建築物。圖片來源:CFP

大都市群:承載超級產業集聚群落的空間平台

大都市群的主要功能,可以定義為以下具有內在邏輯聯繫的三個側面:一是複雜的多元產業集群的協同集聚平台;二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集聚區;三是世界大國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主要支撐空間和全球化的引領區域。

大都市群理論的代表性學者、法國經濟地理學家戈特曼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當代世界有六大都市群,包括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國中南部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和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自20世紀以來,美歐日發達國家正是倚靠這些大都市群掌控著全球主要產業鏈和價值鏈,從而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目標。構建並擁有成熟的大都市群,是發達國家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級產業集群,構建有利於自身的全球產業空間體系,並以此獲取全球話語權的必要條件。正是有了歐盟一體化發展格局下的歐洲西北部大都市群,歐洲才有了支撐阿麗雅娜系列火箭和空中客車系列飛機的產業集聚群落空間條件。在美國,包括紐約、波士頓、華盛頓等城市的東北部大都市群,是美國國際金融產業和科教產業、國際航運和國際貿易的主要空間平台,也是美國掌控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核心空間;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以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為中心的西部大都市群,則是美國掌控全球包括信息產業、航空航天製造業等在內的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空間所在。在日本,由「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神戶」三大都市圈聯結而成的太平洋沿岸大都市群,為日本領先世界的汽車製造業、高端設備製造業以及動漫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可能,是日本構建世界級產業集聚群落的主要空間平台。

大都市群之所以具有承載超級產業集聚群落的功能,是因為大都市群本身所具有的多樣化城市空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一應俱全,且彼此以快捷交通網路緊密連接,從而為複雜的互相關聯產業集聚群落所對應的多樣化、異質性的產業發展環境需求提供了現實可能。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那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級產業集群,常常是以多元化的細分產業共同集聚,多個產業鏈互相交叉、互聯互通,研發、製造、品牌服務、金融支撐、物流服務、市場營銷等產業鏈主要環節緊密關聯的產業集聚群落的形態呈現出來。因此,需要有相互間既有空間分割而又緊密相連的多樣化城市功能空間與之相對應和匹配,而能夠提供這樣的空間條件的只能是大都市群。不管是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還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乃至小微企業甚至個體創業者,都可以在大都市群的多樣化城市空間中找到適應自己發展的空間。

從城市、產業和機制三方面切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的主要單元已經從國家轉移到大都市群層面,是否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群,是國家能否佔據全球價值鏈、產業鏈高端的關鍵所在。中國正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進入了以高質量發展替代高速發展的新常態,特別是面臨全球化的一系列不確定因素,迫切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及與此對應的國際化大都市群以應對新的挑戰。中國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但並非製造業強國,原因之一是中國的製造業大多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要改變這種格局,重點在於產業轉型升級和打造高品質產業集聚空間以加快多產業協同集聚步伐。因此,加快大都市圈和國際化大都市群的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全球化競爭中,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人口和人力資本優勢、國內市場規模優勢,以及地理空間優勢。中國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長)江地區,在工業化和後工業化時代,這種人口空間集聚格局,實際上意味著中國具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的先天性地理空間優勢。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長江中游和成渝地區,均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密集分布的地理空間。利用這種地理空間優勢,加快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培育產業集群空間,加快城市群的體制機制創新和區域一體化發展步伐,將推動我國的地理空間優勢轉化為產業升級優勢、區域和國家治理優勢以及全球化競爭優勢。

我國一系列國家發展戰略的出台表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正在成為國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四大國家發展戰略,涵蓋了包括長江中游和成渝在內的五大國際化大都市群的培育和發展。

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群,關鍵在於把握髮展和協調的內在邏輯關係,從城市、產業和機制三方面切入,抓住關鍵點實現突破。第一,從城市群發展的層面,要重視核心城市或龍頭城市的帶動作用,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港澳、武漢、重慶、成都等特大城市、大城市對大都市群的帶動作用。第二,注重大都市群產業集聚平台的打造,形成城市群內外卓有成效的產業分工和連接平台。產業體系完備、產業鏈縱橫交織、產業專業化分工細密,是大都市群得以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主要平台的關鍵因素,其基礎條件是集聚、連接、聯動和共享。集聚形成連接,連接引致分工,分工推動聯動,而連接、聯動的基本動力則來自於共享。在國際化大都市群產業發展平台的構建過程中,需要突出發展理念的更新,強調城市和區域間的抱團發展和合作共贏。第三,構建有序有效的一體化發展與競爭機制。大都市群的一體化發展和有序競爭格局的形成是對立統一的,區域合作和市場化競爭是大都市發展的一體兩面,無論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是統一市場的構建,都必須是建立在形成有序競爭機制基礎上的。同時,一體化發展也會帶來更大空間範圍和更高層面的競爭。

(作者系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終特刊:爭鳴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