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年輕時不務正業,為何呂雉還要嫁給他?史記上有這麼一段話

劉邦年輕時不務正業,為何呂雉還要嫁給他?史記上有這麼一段話

《史記》里並沒有記載劉邦在起義之前做過什麼壞事,殺過什麼人,只是說他貪酒好色,不務正業而已,不幹壞事,不危及他人,其實並不能算得上是流氓無賴。

劉邦當時應該是一個很能混社會的人,其實今天這樣的人也多的很,仔細觀察一下的話,混社會混得好的人都是很有魅力的,因為這些人都是人精,通曉人的心理。那麼劉邦年輕時不務正業,為何呂雉還要嫁給他?

《史記》里有這麼一段話,很少被人注意到。

劉邦年輕的時候,很仰慕信陵君的為人,想投入他的門下,於是西行到大梁,可是信陵君已經死了,劉邦就和信陵君的門客張耳成了好朋友。這個張耳,可是秦末起義的風雲人物,陳勝吳廣起義的左右校尉就是張耳和陳余,項羽做了西楚霸王之後,特意立張耳為常山王。

由此可見,劉邦內心其實是很有大格局的一個人,不是鼠目寸光之流,仰慕信陵君而特意去找他,可見劉邦年輕的時候是存了一腔做大事的熱血的。

史書記載,劉邦面相富貴,呂公初見震驚。因為古人很迷信稱骨算命,認為人的一生榮哀和本人的長相存在必然聯繫。所以古人看相就成了家常便飯,並渴望由此參破天機、改變命運。而呂公恰好閱人無數、精通相術,因此發現劉邦長的龍准高挺,屬大貴之人。於是呂公對劉邦一見傾心,並置縣令的提親於不顧,執意將呂雉嫁給劉邦。儘管呂母再三反對,幸好呂雉沒有怨言,因此稀里糊塗成全了劉邦的美事。

面相雖可信,但不能全信,因為古代有相面盛行的土壤和大環境,但呂公還看上了劉邦身上那股捨我其誰的英氣。劉邦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在女人面前臉不紅,心不跳,下手穩、准、狠。劉邦前去赴宴,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早就打聽到呂公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因此劉邦宴借外出撒尿,有意給自己創造偶遇呂雉的機會,並且裝作不知道呂雉身份,用言語故意挑逗,還和她套近乎。

把有意為之,搞成無意邂逅,藉此俘獲少女芳心。如果劉邦不是因為白吃了樊噲好多年狗肉而心生歉意,估計呂媭也稍帶拿下了,不過樊噲用狗肉換了個媳婦,也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華文明是從夏朝開始的,那以前的中國古文明發達到什麼程度呢?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