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差生,連自己都討厭自己」,一位孩子的作文值得反思!
每次聊到「好學生」
家長也好,老師也罷
眼中似乎都閃爍著光芒
言語中的歡喜流露出他們的欣賞
而當提起所謂的「差生」
大人緊縮的眉頭與不想多談的沉默
都讓聆聽者感受到一言難盡的苦衷
也許是現實的需求
讓我們對孩子的評判標準逐漸固化
真的有「好學生」與「差學生」之分嗎?
或許只是功利的目光
讓我們喪失了看見孩子閃光點的能力
▼▼▼
這兩天
一篇題為《謝謝您,「劉大仙」》的孩子作文
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少關注
這個來自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
的四年級學生亮亮(化名)
自稱是一個「要長相沒長相,要紀律沒紀律,
要成績沒成績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差生」,
卻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大仙」
在文中,他甚至表示因為是
別人口中的「差生」,
連他自己都討厭自己......
這個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原文:
原來,所謂「大仙」
正是這個自認為是「差生」的小朋友的班主任!
在孩子寫的每段話後面
這位班主任都有詳細批註:
謝謝您,「劉大仙」
我是一個要長相沒長相,要紀律沒紀律,要成績沒成績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差生。一天到晚不是惹出這樣的麻煩就是那樣的麻煩。誰都討厭我,連我自己也討厭自己。(班主任評語:雖有些習慣不太好,但你很可愛,因為你很誠實。)
在過去里,跟同學產生矛盾時,不管是有理還是沒理,永遠都是錯的那一方。從而我就變成愛搗亂的搗蛋鬼。(班主任評語:這種苦惱,老師小時候也嘗過。)
突然有一天,天神下降了一個「大仙」降臨在我們班。從此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變得仙靈仙氣了。有著特殊名氣的我,在仙氣的熏陶下,也變得更有活力了。命運也因此而改變。(班主任評語:太好了!你的改變還會越來越好呢!)
在我犯錯時,您對我吹一口仙氣,讓我明白事理,分清是非。感受到那份暖暖的仙氣漸漸流到我的心田,順便種下了一顆自信心。當您每次鼓勵我的時候,有一股愛的力量正悄悄推動著我前進的步伐。(班主任評語:有了自信,有了愛,生活就充滿陽光!)
您讓我深深體會到享受榮譽的幸福,也讓我明白了學習是改變命運的途徑。謝謝您,「劉大仙」!
(班主任評語:你這可愛的孩子,讀你的作文,是劉老師最幸福的事情,你原本就是一個天使,過去是一隻折翼的天使,將來定是一隻發光的天使!)
孩子的字裡行間都透著對老師的感恩
這樣的情感真摯而誠懇
非真實發生所不能產生
孩子筆下的「劉大仙」
正是他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劉發建
↓↓↓
「這是我本周一課堂布置的一篇隨堂作文,要求學生們在40分鐘內,以『感謝你,XXX』為主題,寫一篇300-500字的作文。」劉老師告訴記者。
在劉老師看來,亮亮是個很有靈氣,並能用獨特視角去觀察生活的男孩。在作文里感謝老師、感謝家長的有許多,但亮亮卻在作文里寫下了自己遇到班主任後的不斷成長以及心路歷程。雖然字跡不太工整,但整篇作文格式準確,沒有錯別字,文筆流暢,語言真摯,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劉老師看到作文時,第一眼就被開頭觸動了。「我是一個要長相沒長相,要紀律沒紀律,要成績沒成績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差生。一天到晚不是惹出這樣的麻煩就是那樣的麻煩。誰都討厭我,連我自己也討厭自己。」
劉老師認為,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的這些心聲,就是一隻蒙羞的天使,從心底里發出的呼喚。
從亮亮文末的評語:
「你這可愛的孩子,讀你的作文,
是劉老師最幸福的事情,
你原本就是一個天使,
過去是一隻折翼的天使,
將來定是一隻發光的天使!」
也能看出劉老師的溫和善良
對於孩子來說,這些話
無異於落在久旱大地上的甘霖
不僅滋潤了乾涸的心靈
也讓希望的幼苗在心底生根發芽
↓↓↓
劉老師告訴記者,自己本學期才開始做亮亮的班主任,雖然兩人接觸只有3個多月,但在他看來,亮亮並不是個「要啥沒啥」的學生。
「一開始和亮亮打交道時,他的確算調皮的,特別好動,上課容易走神,作業有時也不按時交。但我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他不是不聽話,只是好奇心和好動性很強,再加上思維非常活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孩子。」
面對這樣有靈氣的孩子,劉老師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導他們發展,而不是在課堂上一味打壓。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感;教師更要以課堂質量吸引孩子,赤子之心,真誠相待,而不是靠權威和課堂紀律「控制」他們。
劉老師的這番話感人肺腑
在現實生活中
有多少「升學率與分數」至上的老師
在追求「功與名」的時候
忘卻了教育的本質
有像劉老師這樣能看長遠的老師
是學生之幸亦是國家之幸
記得國外一位校長在致家長信中
有一段話這樣寫道:
企業家,他不需要關心歷史或英語文學。
音樂家,化學成績對他而言無關緊要。
運動員,他的體質好壞要比物理成績更為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考了高分,那真得很棒;如果沒有,請不要損傷他的自信與自尊。
告訴孩子,那沒有什麼,僅僅只是一次考試而已!告訴孩子,他們是為了更高的追求而生!
告訴孩子,無論他們的成績如何,你們都一如既往地愛他們,不會妄下論斷。
請一定要這樣做,並且在這樣做之後,再一起見證孩子們去征服世界。一次考試或一個低的分數不應帶走孩子的夢想與才華。
並且,請不要認為世界上只有醫生和工程師才是快樂的!
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
你是多麼的愛他——
為TA的每一次進步欣喜
為TA的每一次探索加油打氣
而隨著孩子漸漸地成長
你對TA的期待也變得不一樣
周圍的孩子似乎個個都比自家的優秀?
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
那只是你的焦慮心在作怪罷了
你真的不愛孩子嗎?
你只是不知道怎麼去愛他們而已
你只是希望他們過上你們自以為幸福的生活
當紅歌手毛不易在《奇遇人生》中
有一個片段觸動了無數人的淚點
恐怕也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
毛不易回憶母親去世前的過往,他說直到母親過世,他都不算是個成功的人,一直在掛科,還可能拿不到畢業證。
他坦言,這一直是自己的遺憾。
但已為人母的阿雅,說出了萬千母親的心聲。
是的
每位媽媽都希望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
所以她們拚命努力讓孩子「優秀」起來
這並沒有錯
而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我們需要沉下心來去觀察孩子
心急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就像不同的鎖需要不同的鑰匙才能打開
如果操之過急想撬開這把鎖
結果便是顯而易見的
劉老師恰是掌握了開鎖技術的「工匠」
他的赤誠之心也得到了孩子們的真情回報
↓↓↓
說起亮亮的轉變,劉老師很高興:「我不是什麼大仙,也吹不出什麼仙氣。只是從孩子閃亮的眸子里,看到了他對信任,成長和愛的渴望。」
快到期末了,亮亮的日記水平明顯有進步。為了獎勵亮亮,劉老師特意為他頒發了一張「11月『紫藤新星』」獎狀,並手寫了一張書法作品送給他,摘錄的是老舍先生《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中的一句話:「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寫下來的文章,而且寫得好,就是最大的本事。真正的功夫。」
亮亮的轉變,也被父母看在眼裡。夫妻倆感到驚喜的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家庭教育的反思。
「從三年級開始,亮亮回家後就不怎麼跟我們說學校里的事了。我心裡很著急,但不知道怎麼解決。後來亮亮才跟我們坦白說,從一年級到三年級,自己每次犯錯後,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只是責怪他,沒有聽聽他內心的想法,讓他喪失了對老師、家長的信任感。所以他也沒有必要做一個乖孩子。」
亮亮的坦白,讓夫妻倆深受觸動。「亮亮升入四年級後,漸漸又愛和我們說話了,還經常回來跟我們聊劉老師。他說劉老師中午會帶全班同學去操場打籃球,還點燃了他對籃球的興趣。我們都挺支持他,鼓勵他去嘗試一切感興趣的運動。」
和兒子相處模式的巨大轉變,讓亮亮媽感觸良多。她總結出了一條教育經驗:家長要信任孩子,才能贏來孩子的信任。一旦這條紐帶被某一方解除,孩子接下來的成長道路將會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而且會和家長漸行漸遠。
「亮亮是一個很愛思考,但想法又比較奇特的孩子:他的思維特別活躍,但集中度不高;他經常為自己的自控力不高而苦惱,但他一旦對某件事有興趣,又會專心致志,比如寫日記、編程課還有畫畫。」
亮亮媽告訴記者:「面對這樣的孩子,希望家長們不要急躁,用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對待他們,鼓勵他們成長。」
亮亮的改變是否也給予你些許啟示?
默認用成績來衡量的「優秀」
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孩子
當你覺得孩子一無是處的時候
務必摘下世俗的目光
以欣賞與肯定的態度重新去看待他
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所說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
孩子尤其渴望欣賞。
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
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有這麼一個人
因你而在這個世界降臨
我們無條件的愛著TA
他們是你的天使也是你的老師
不是誰生來就有做父母的天分
在成長的道路上
不只有他們也有你們
比起孩子的成績
心靈的成長才是最需要關注的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護下
築造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打開手機淘寶,搜索"涵妮媽媽發紅包",領限時紅包福利,領到的小夥伴記得使用哦~


※2018年直戳人心的瞬間:慢慢看,別哭啊
※看完被興趣班虐窮的美國中產媽媽,我就沒那麼焦慮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