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幾乎每個嬰兒都會經歷啃腳丫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上下肢活動能力較強,運動自如,手能抓到小腳丫。寶寶常常喜歡把腿舉起來,伸直膝蓋,眼睛看到自己的腿以後,伸手去抓,把自己的腿也當做有趣的「玩具」,很快就能把腿伸到嘴邊,雙手抱住小腳丫,吮吸著腳趾頭

這是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的一個信號,雖然這姿勢談不上優雅,但絕對可愛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寶寶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會把手指伸到嘴裡吮吸,還會抱著自己的小腳丫津津有味地啃.不過有的人覺得寶寶吃腳丫太不衛生了,應該及時制止,真的是這樣嗎?

1.寶寶最初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用口來認識自身之外的各種事物,也用口喚醒自己的身體,包括手和腳,認識身體能讓寶寶了解自己,也是自我認知的開端

2.大家都知道口腔是味覺最發達的地方,也是神經末梢最豐富的地方,寶寶在吃小腳丫的時候,也是在證明自己的身體協調性很好,還有就是寶寶好奇心比較重,很多東西都是要先過嘴,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說自己的腳丫子味道真的可以,其實寶寶吃腳丫和吃手是一個道理,都是由寶寶生理髮育決定的,在寶寶的口欲期到來的時候,他們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就是口部,他們啃咬小腳丫只是其中一種表現

3.寶寶能自給自足的讓自己快樂起來其實也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啃腳丫能幫助寶寶形成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及動作的控制力,增加他們的信心和對環境的信任

4.吃小腳丫並不表示寶寶餓了,也不是異常的表現,小傢伙們使勁掰著腳丫子在吃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腳」,只是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充滿了好奇,只有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寶寶才能主動把腳趾頭準確的放入嘴裡,這也是寶寶成長中的進步。寶媽不應該制止,應該做的就是保證寶寶腳丫的乾淨,以免在啃腳丫的過程中,細菌被寶寶吃進肚裡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當然如果寶寶還沒有掌握吃腳丫的要領,高舉腿抬起腰吃腳丫時如果姿勢不正確,重心過高身體就很容易側翻過去,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一下,讓他啃個夠

1.寶媽拿起寶寶的腳丫撓著玩,逗笑寶寶,然後拿寶寶的腳丫在自己臉上蹭,一邊蹭一邊說:「你看,你能踢到媽媽的臉了!」寶寶會努力再來一次,碰到媽媽的臉以後他會很興奮,多次練習以後就能夠到自己的臉部了

2.寶寶仰躺在床上,抓住寶寶的腳踝,慢慢彎曲寶寶的膝蓋並靠近身體,讓寶寶用手觸摸自己的膝蓋;把寶寶的腳繼續向上抬,慢慢讓腳尖觸碰寶寶的頭部或者乾脆送入他的嘴裡

3.引導寶寶再次抬起腳,並把腳丫放到他的嘴邊,碰碰他的嘴唇,然後放手,此時寶寶多半會用手扳著腳丫,送進嘴裡啃上了

4.讓寶寶高抬腿踢氣球,在寶寶仰卧時會用小腳去踢吊在嬰兒床上方的彩色氣球,慢慢的寶寶的腿升的越來越高,這時可以把氣球吊得更高一點,使寶寶把腿能抬得更高,幫助寶寶更容易吃到小腳丫

寶寶早早學會吃腳丫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可以偷著樂啦

寶寶三個月吃腳丫說明寶寶比較聰明,不過也不建議寶寶一直吃腳丫,因為如果寶寶過了兩歲還在吃腳丫就容易影響健康了

1.如果寶寶在三個月就能做出吃腳丫的動作,說明寶寶很聰明,因為三個月的寶寶差不多已經認人了,也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辨別出媽媽,此時的寶寶大腦協同身體做出動作比較困難,一般寶寶吃腳丫都到四個月以後啦,因為吃腳丫需要寶寶有意識的抬起自己的腳丫,相對來說比較費勁

2.但如果寶寶超過兩歲了還在吃腳丫家人就要盡量去制止了,這樣容易引起寶寶出牙時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等問題,同時因為寶寶相對較大了,這樣做不太雅觀,同時兩歲的寶寶已經能自由行走,活動中小腳丫容易出汗滋生出細菌,而且寶寶可能赤腳走路,這樣更容易沾染泥土、細菌等,此時吃腳丫容易影響健康

參考書籍:

1.梅花編著,新媽媽育兒天天學0-1歲,中國紡織出版社,2013.01.

2.李素娟主編,寶寶營養保健1000問,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01.

3.陳紅喜編著,寶寶養護一日一指導,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

4.任雪蕊著,0-1歲寶寶成長關注,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著Yummy學營養 的精彩文章:

霧霾嚴重,為了自己的健康,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糾正寶寶任性要趁早,把握這幾個關鍵點,我家寶寶再也不任性了

TAG:跟著Yummy學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