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年清廷選出首批赴美留學的兒童,有26人沒回來,他們都去哪了

當年清廷選出首批赴美留學的兒童,有26人沒回來,他們都去哪了

在先後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一些較為先進的官僚分子意識到以清朝現處的這狀況而言,根本打不過西方國家,唯有富國強兵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他們的努力爭取下,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此拉開帷幕。洋務派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從軍事到經濟一一效仿西方,後來經由容閎提議,李鴻章等人決定挑選一批幼童送往美國留學,史稱「官派留學計劃」。

1872年,中國第一批留學幼童出發前往美國,那之後又陸陸續續送了好幾批,共計120人,洋務派原定留學計劃為15年,後來由於國內政治問題,留學計劃不得不就此終止,很快,這些在外漂泊在外的人便被遣送回國,可是最終回到中國的人卻只有94個人,那麼剩下的26個人去哪兒了?資料顯示,這26個人沒有回來的原因無非只有三個。

1、病死

當初送出去的孩子平均年齡只有12歲,這之中更小的孩子都有,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們,在長途跋涉的勞累之下到了美國之後又要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食物的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清政府無時無刻施加的壓力,都壓得他們喘不過終於氣,終於,一些不堪重負的孩子病倒了,從此再也沒有起來,這之中還有「天才少年」潘銘鍾,小小年紀就被瑞薩萊爾理工學院錄取,成為清政府驕傲,轟動一時,可惜剛進去就讀一年就病死了,著實可惜。

2、提前遣送回國

洋務派送了這麼多留學生出國讀書,每年至少需要花費將近6萬兩銀子,這個數字對於當時的清政府而言可謂是一大負擔,加上清政府希望他們學有所成,便會定期考核這些留學生,一旦有人考核失敗便終止其留學計劃,遣送回國,這樣做一來可以適當減少清政府的開支,而來可以保證留學的質量,至少不會在外荒廢時間。

3、繼續留美深造

這些孩子很小就被送到每美國留學,從下就在美國下環境下長大,兩番對比之下自是產生了落差,一個落後腐敗,一個先進開放,他們當然不願意再回到中國,加上家裡有能力扶持,便也拒絕了清朝的遣返,選擇繼續留在美國。事實證明,他們是選擇是對的,留在美國的人後來成為了中國引以為傲的人,為中國各個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那些被遣返回國的人卻沒有這麼幸運,在經歷過清政府的動蕩之後,大多被歷史埋沒。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應當被歷史銘記,小小年紀便漂泊在外留學,他們所踏出的第一步在歷史當中留痕,也為中國做出了貢獻,他們始終是中國第一人,這一點是不可磨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群人太狠打怕香港黑幫,被警方趕到國外,多年後還血洗了越南幫
此人策劃外蒙獨立,自己被架空後求中國出兵收復,中方卻拒絕了它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