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小西3歲的小女兒最近一直咳嗽,小西帶她去社區醫院開了些葯回來吃。晚飯過後,趁著女兒心情好,小西就和老公使了個眼色,準備喂葯。

前一秒還在開心哼唱的女兒看見媽媽手中拿著的藥瓶,立馬躲到了爸爸身後,撥浪鼓似的使勁搖頭:「不吃藥,不吃藥!」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深知女兒不愛吃藥的小西勸說到:「不吃藥的話,病就好不了。乖,就這一小口。」說著把葯勺遞到了女兒面前。哪裡知道女兒把手一推,葯直接灑了一地。

小西見狀一下子火氣上頭:「哪裡可以說不吃就不吃的!好好勸你,你不聽!過來!」

說著一邊把孩子抱了起來,一邊拿起葯就要強行往孩子嘴裡送。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在懷裡拚命掙扎。

「不能這樣強行灌藥的。這還是你之前告訴我的。老婆,你冷靜下。」小西老公趕緊阻止到。「你忘了?你之前說這樣做很危險的。」

爸爸媽媽真的不容易,孩子生病的時候心中百般焦慮,要是再不配合吃藥那更是火上澆油,情急之下就可能會採取一些不恰當的喂藥方式。


一、強行喂葯很危險

孩子又哭又鬧不吃藥,失去耐心的新手爸媽一狠心,捏鼻子,撬嘴巴,強行灌藥。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想想,這樣的陣勢下,小孩子心裡肯定是很恐懼的。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一方面,這會導致他們以後越來越排斥吃藥這件事。

另一方面,當孩子反抗的時候,他們的呼吸道處於敞開狀態,一不小心,藥水就會進入氣管、支氣管,導致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引起陣發性嗆咳。

要是藥水直接順著氣管進入肺內,還會導致吸入性肺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氣管阻塞,直接威脅孩子的生命。


二、混合喂葯不明智

強行喂葯不行,有些父母就想著試試「魚目混珠」的方式,將葯混入果汁、牛奶、奶粉或者飯菜里,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把葯吃完,簡直是完美,有木有?

真相是,最好不要這樣做!

藥物能否和其他食物混合服用,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雖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出問題,但確實可能會引起藥物與食物間的不良反應或者降低藥物的藥效。

在你不能確認是否安全的情況下,最好根據醫囑進行,不要輕易採取混合喂葯的做法。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三、母乳過葯不靠譜

之前看到某清宮劇里就出現過這麼一段劇情:給大人吃藥,再通過母乳餵養的辦法過葯給孩子。

且不說在寶媽本身身體沒有不舒服的情況下,吃藥可能對身體產生的危害,就說母乳過葯究竟對孩子的作用能有多大?

不同藥物進入乳汁的「門檻」是不一樣的,脂溶性越好,分子量越小,與蛋白結合能力越低的藥物才越容易進入乳汁。

問題是,我們無法控制每一種藥物進入乳汁的量, 藥量不確定就有耽誤病情的風險。


四、正確姿勢是這樣

1、閱讀藥品說明書

千萬不要忽略這個細節。藥品成分說明,藥物是否對症,用法用量如何,不良反應有哪些可能性,寶寶有沒有其他病史或不適,不適合吃這個藥品的情況等等。在用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是安全用藥的保障。

2、根據藥品類型,選擇對應方式

·液體:寶寶如果配合的話,把勺子伸進去到舌根處,輕輕壓住舌根促使寶寶吞咽即可。否則的話,就需要選用喂葯滴管或者不帶針頭的醫用針管了。

喂葯不當風險大!這三種方式別再用!

注意,為了避免寶寶嗆咳,上半身抬起一些或採用坐姿,不要平躺;不要直接滴入口中,而是從嘴角滴入(臉頰一側和牙齦之間),按照寶寶自身的吞咽速度,每次以小劑量慢慢進行。

·沖劑:沖劑和液體類藥物差不多,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一下子加太多水沖泡太多,以免引起寶寶的抗拒心理。

·藥片:寶寶還吞不了的話,可以先碾成粉末溶解於水後服用,不影響藥效也不增加毒性。

·膠囊:小一些的寶寶無法吞咽膠囊,也可以和藥片一樣用水溶解後送服;膠囊容易粘在口腔里或者食管上,寶寶自己吞咽的話,可以先喝點水濕潤口腔,再將膠囊放入口中,用水送服。

3、好不容易喂進去又吐出來,需要補喂嗎?

·喂完葯15分鐘以內,孩子嘔吐了,重新給孩子補喂藥物一次。

·喂完葯1小時之後,孩子嘔吐了,通常不再重新給葯。

·喂完葯15分鐘至1小時之間孩子嘔吐了,服用不同藥物的處理方式並不一樣,最好看藥物說明書。

比如退熱藥物如美林,一般半小時左右起效,那麼喂完藥物的30分鐘左右,如果孩子嘔吐了,通常不再重新給孩子補喂。

為了讓寶寶吃下藥,家長們各有奇招,喂藥方法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自己家的。但一定要記得,喂藥方法要得當,否則吃力不討好是其次,影響寶寶健康更不值。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加微信: yudiyisheng04 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