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隱姓埋名28年,築造護國利器,震動一批諾獎得主

隱姓埋名28年,築造護國利器,震動一批諾獎得主

2019年1月16日,又一位老人逝世了,全中國為之震動,這個人就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于敏,可能有些人沒聽過這個名字,但各國國防科技部門的人員對這個名字則絕不會陌生——于敏是「中國氫彈之父」。

于敏出生於1926年的河北寧河(今屬天津),從小接受過良好的教育,1946年在北京大學學習理論物理,1951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並漸漸開始的核物理理論的研究工作。

1960年底,于敏開始參與我國核武器的研製工作,當時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于敏等人開始對氫彈進行技術攻關,這項工作不僅繁重,而且還很特殊,因為研究氫彈就意味著,于敏必須放棄自己一切的學術前途,最終為了祖國的利益,于敏選擇了加入。其實當時于敏在理論物理界已經是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大好,但目睹舊中國國防不興,被日寇欺凌的歲月,于敏選擇將自己交給這個民族。

研究核武器是非常機密的工作,從此于敏隱姓埋名,投入艱苦的工作。于敏本人沒有出過國,這意味著他和行業的先輩沒有進行過任何學術交流,這在當時世界各國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是唯一一人。不過於敏愣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克服各種困難,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和關鍵性的理論問題。

1964年10月,在鄧稼先領導的團隊下,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隨後,1967年,于敏率領的研製團隊研發出中國首枚氫彈,時間僅僅隔了兩年八個月,是世界所有國家中最短的。

于敏的名字和身份一直被嚴格保密,一直到1988年,當然,這之前他也得過國內很多獎項,但1988年前均沒有解密。

如果沒有研製核武器,于敏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呢?他本人在理論物理學上可以說是天賦異稟,才華橫溢,應該會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大物理學家,1957年,朝永振一朗帶著日本原子核物理專家組成的訪華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于敏負責接待,朝永振一郎對於敏這個極有天分的年輕人印象很深,說他是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後來朝永振一郎得了諾貝爾獎。而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則稱于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中國的氫彈之父」。

于敏也許有遺憾,但是他自己是這麼說的:研究氫彈不太符合我的興趣 但愛國主義壓過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說的跟真的一樣,盤點後人偽造的4篇古代文章,不少人信以為真
中國歷史上六大偉大「中興」,第五個勝過光武中興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