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千里江山圖》作為青綠山水的巔峰之作,近幾年愈發受到大眾關注。不同於人們對傳統中國山水畫的印象,《千里江山圖》色彩艷麗,明媚動人,放到當代,都極為吸引眼球,令人眼前一亮。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千里江山圖》特展的最後一天,藏品即將回庫,觀眾為了觀賞真跡,一直排隊到夜裡11點多,可見大家對這幅畫的青睞。

2019年1月,籌備兩年多、以《千里江山圖》為基礎開發的手游《繪真·妙筆千山》也正式上線了。目前所見一種典型的評價是:「《妙筆千山》的畫面太美了,他們不如直接去做個動畫電影!」

我認為,這是很高的評價,也是很差的評價。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畫面音效俱佳,山水意境與文化意蘊並存

《繪真·妙筆千山》定位為一款輕度解謎遊戲,由網易遊戲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畫面質感頗受好評。遊戲主美吳韜提到,團隊成員為製作這款遊戲,深入了解了古代各大畫家名作,曾排了4個小時隊進故宮觀看《千里江山圖》,過程中也受到故宮專家的指點。

《繪真·妙筆千山》手游中,以《千里江山圖》為藍本,遊戲場景的山巒江河,大氣恢弘,也可謂「咫尺有千里,細看有生趣」。玩家在遊戲中行走,真能體驗到「入畫」的樂趣,加之遊戲附帶的AR功能,對於《千里江山圖》的粉絲,是絕佳的「賞畫體驗」。遊戲過程中,讓人想起王安石的詞句,「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宋朝的壯美山河穿越時空,歷史的絹帛化為如今的遊戲,仍在眼前,栩栩如生。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遊戲中的《千里江山圖》 可使用AR觀看

與此同時,《繪真·妙筆千山》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青綠山水畫的理解上,花了心思。手游由五段劇情遊戲組成,五個小故事和人物台詞都獨具中國文化特點,囊括了《山海經》的傳說人物,處處是唐詩宋詞的經典橋段,文案和人設中蘊含不少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太極兩儀辯證而生,人物誌趣胸懷天下,人情交往如山水留白,愛情故事哀而不傷。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顏料是畫家創作的載體,也是遊戲設計者的巧思。青綠山水畫特有的顏料被融於各關卡之中,在通關過程中,使玩家對青綠山水作畫順序和顏料使用逐漸形成印象,更在遊戲玩法最為出彩的《太真》篇章中,化為可愛的「四色精靈」,與玩家共同解謎、作畫上色。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中央美術學院的馮海濤說,《千里江山圖》是「咫尺千里、五色備焉」、「最完美的色彩體系」。作其色,共需五層,第一層水墨勾勒,第二層赭石紅色,為後面的綠色鋪墊,冷暖對比,使其鮮亮,第三層石綠繪山水,第四層再著綠色,疊加以至無極變化,第五層再以青色成青綠山水,畫卷中更有取自貝類的白色,可見從寶石、藥材中所提取的顏色之豐富珍貴,《千里江山圖》的作畫之精細。《繪真·妙筆千山》遊戲提取畫作的色彩核心,與關卡和玩法結合,稍作變化,塑造了靈趣的四色精靈,既契合了作品特點,也體現了文化內涵,是遊戲的出彩之處。

值得圈點的則是遊戲中的細節設計。《繪真·妙筆千山》的界面設計和小遊戲都很有講究,比如功能提示的圖案設計,篆刻及裱畫小遊戲的設計,都不是生搬硬套的古風符號,令人心生驚喜。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可玩性令人失望,遊戲交互槽點滿滿

由於《繪真·妙筆千山》的主人公是位出家人,遊戲畫面意境深遠,台詞頗具禪意,加之不氪金、節奏慢,還被稱為「佛系手游」。但即使是再佛系的玩家,在體驗這款手游的過程中,大概都會心生煩躁,更不要說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長鏡頭的開場畫面在被多次重複後,許多人已然對遊戲失去耐心。

說到鏡頭,《繪真·妙筆千山》的遊戲鏡頭略有點「反人類」。直接體現就是玩家在操作過程中,對於空間的觀感經常會產生極為怪異的體驗,以至於操作起來沒有代入感。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遊戲的界面引導可謂一言難盡。考慮到遊戲意境,強制引導減少可以理解,但軟引導也極弱,使得玩家經常迷茫於下一步的操作,即使該遊戲定位為輕度解謎遊戲,也令人難以認可其在界面上的設計。

優秀的解謎遊戲會在關卡和玩法的設計上「卡」住玩家,通過動腦思考後,玩家會在巧妙的設計中體驗到解謎的樂趣。而《繪真·妙筆千山》卡住玩家的,經常是「接下來怎麼操作我完全不知道點哪裡」,實際的解謎操作又毫無難度,真是不加思考胡亂點擊屏幕也可以過關,除了《希孟》終章中的八卦圖需要去搜索一副八卦圖作為參照來認真操作。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於是我和幾位朋友在體驗《繪真·妙筆千山》過程中,都出現了對著屏幕煩躁地點擊各個位置的行為。更不要說該遊戲在交互和技術上也存在一些瑕疵,人物行走不流暢,加之視角和鏡頭的問題,每一次走動都令人體驗不佳。而交互及技術問題所帶來的「我想去這個地方我走不過去」、「我想拾取這個物品我拾取不起來」、「這裡明明發光了點擊怎麼沒反應」等體驗,也令人玩起來極為焦心。

即便是設計頗為有趣的篆刻和裱畫小遊戲,也因為手機屏幕的操作特點大打折扣。篆刻的操作是令人欣喜的,但用手指在比屏幕還小的印章上,調整更小的圖案、文字,甚至用手指觸屏的操作在印章上「刻字」,其可行性和效果可想而知。屢次無法按照心中所想完成遊戲操作,玩家的心情肯定是不悅的,只能說這款「佛系手游」真的是鍛煉玩家的心性。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一位朋友第一章操作通關後,聽說後面還有四章,大呼心塞。考慮到她是漢語言文字學的科班生,素來性格沉靜,對青綠山水和《千里江山圖》也極感興趣,都在體驗後放棄了這個遊戲,我想,這款手游在交互和技術上恐怕還應做些改善。這位朋友評價道,「雖然我喜歡中國文化,但遊戲的核心還是應該好玩。如果遊戲不好玩,我完全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去了解《千里江山圖》。」

說起來,遊戲因為剛剛上線,技術上的BUG也存在些許,而該團隊的反應也相當及時。比如許多玩家在《太真》一章的結尾卡住,劇情過了數遍都無法繼續,猜想是個遊戲BUG,遊戲團隊收到反饋後即迅速進行了修復。期待在接下來的反饋中,關於界面引導、遊戲交互、文案中的錯別字等不足,也都將有所改善。再好的視覺效果,也需要流暢的遊戲體驗作基礎。

劇情也值得一說。比起解謎,我認為《妙筆千山》在角色扮演或文字冒險上更為出色,畢竟相較於國外的解謎遊戲,文字和故事才是我們的強項,於是對其劇情也有較大期待。可是整體玩下來後,幾個故事的劇情只能說是平平無奇,加之令人不適的操作無形中拉高了對劇情的期待,最後若不是特別精彩,則難免有些失望。雖有巧設懸念,但收尾倉促,劇情意蘊有餘,合理性、連貫性不足,甚至不夠吸引人,優秀的台詞和詩句在不少地方還有硬塞進遊戲感覺,令人深感可惜。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好在,配樂、音效及人物配音演繹得非常出色,遊戲通關後還有人物小傳作為劇情補充,彌補了一部分遊戲過程中劇情的不足,或者還可將遊戲中有跳躍感和意味不明的劇情,看作如山水畫一般的留白,留給玩家去腦補,反而也契合了遊戲主題吧。總的來說,劇情方面還是中規中矩的。

理解文創的載體,才能生產真正有創造性的文化作品

遊戲是一個多感官的表達形式,製作起來也極為複雜,免不了在各方面有所長短,只要有所長就能成為好的作品,玩家通常是包容的。但遊戲交互的重要性是難以替代的,否則它和電影的區別在哪裡呢?一款遊戲在交互上的缺陷,是很難被包容的。

給了玩家流暢的交互感,將玩家帶入文化中,便也不是難事。任天堂近年來大熱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以只能說普通的畫面吸引了無數不曾涉獵遊戲的玩家,沉浸於那個冒險世界,就是以交互性見長。《繪真·妙筆千山》這款手游如果褪去《千里江山圖》的口碑加成,如果沒有這幅畫作近來的人氣,僅僅以這款遊戲去推廣一副名不見經傳的經典畫作,是否可以達到以遊戲在文化領域有所突破的目的呢?恐怕要打個問號。而作為解謎遊戲,在可玩性上投入更多精力,設計出令人拍案叫絕的關卡,或許也是一個國產手游的未來目標。

近年來,以故宮文創為標杆的文創產品愈發火爆。大眾興奮之餘,不妨更注重文創產品的內涵。現在很多文創產品是形式大過於內容,將各種文化符號生搬硬套地強加於各類產品載體之上,徒有其表,不具其神。而真正有價值的文創產品,恐怕不僅需要對文化本身有著深刻理解,還應對與之相結合的產品形式之特點有著獨到見解,兩者相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創造力,塑造文創價值。

總的來說,《繪真·妙筆千山》以手游的形式來作嘗試,已經是非常有想法的文創作品,而且其創作團隊已經走好了第一步,對《千里江山圖》的文化內涵是做足功課的,畫面完成度極高更是契合了作品本身的重點。遊戲的終章《希孟》其實非常出色,關於王希孟這位天才少年的傳奇故事,一直也是《千里江山圖》的動人之處,18歲少年的英年早逝也令人揪心。有傳說,王希孟在作畫時提出不少無理要求,宋徽宗雖愛才,皆滿足於他,但實則心中慍怒。《千里江山圖》完成後,宋徽宗即賜死王希孟,希孟懇請臨終前再看一眼畫作,進畫室後便消失了,傳說他鑽進了《千里江山圖》中。遊戲終章,玩家在畫中遇到了獨自作畫的王希孟,希孟讓師弟妙山先生及他人不必為自己掛心,自己在這畫中,可千年作畫,專心繪心中河山,已是心滿意足。王希孟還奉勸妙山先生,意指玩家,去追尋自己心中的「真」,著實令人動容。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古有以詩言志,以畫言情,如今也有以遊戲載道,令人欣欣然。若是能增強遊戲性,並在遊戲策劃及技術上有所突破,則更值得肯定,對文化的影響力也不可估量。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文創測評︱《千里江山圖》的意境,做成手機遊戲還動人嗎?

一位遊戲行業的朋友說,「《繪真·妙筆千山》這類藝術遊戲的遊戲性的確相對較低,我們一般稱為『做口碑的』。健康不沉迷,有文化底蘊和情懷,視覺效果好,遊戲本身是不賺錢的。所以美其名曰:做口碑。」《繪真·妙筆千山》遊戲團隊,以極少的人數,兩年的時間,充分發揮其美術特長,是否能做出口碑呢?我們還將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