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熊貓也覺得自己可愛嗎?

大熊貓也覺得自己可愛嗎?


原文刊於

今藝術&投資ARTCO,

第314期(2018年11月)「生態/藝術」專題


原標題:

人類的審美偏好和動物保育,兼談許家維「黑與白」系列


作者:龍緣之



無論是大

熊貓

還是台灣黑熊,物種在現今的保育中總是受到注目,與其

關聯

的一系列價值(如在地知識與文化

象徵

)也逐漸被接受或運用。但是,物種保育背後有哪些假定?人們又是基於

什麼

樣的考量,選擇保育哪些物種呢?本文透過人類「自我保存」的天性、動物的文化詮釋和社會建構、動物園歷史、以及觀看與權力等面向,探討物種保育與人的審美偏好之間的

關係




感性與同理心的復歸



在世界各地受到追捧的大

熊貓

,究竟是因其「本質」討喜,還是人為塑造而成的明星呢?許家維的作品系列「黑與白」講述包括大

熊貓

和馬來貘在內的「黑白動物」之歷史,其中指出當年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選擇以大

熊貓

作為logo的主要標準之一,竟是黑白印刷可以減少油墨成本。


這令人詫異的選擇標準,細想之下,似乎不無道理。畢竟現行的保育乃是以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永續利用為目的,和經濟考量有著頗為一致的思路。

如果有一天,人們能披著大

熊貓

皮、用象牙筷子吃老虎肉,這是否

象徵著

保育的成功?並非危言聳聽。

「可否利用動物」的問題,正是把動物視為「資源」的「保育」,與強調動物是道德關注對象(moral patient)的「動物保護」立場之差異。



相反地,約翰.巴斯摩爾(John Passmore)於1970年代提出自然保護的倫理必然以「美學價值觀」為主,號召對世界的感性(sensuous)認識

(注1)

。近年來,亦有「具同理心的保育」(compassionate conservation)受到

注。這種感性的復興,包含了博物學(natural history)、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

於親自然/生命性(biophilia)的假說,也有人從「物種多樣性的衰減

導致文化貧乏」的觀點,論證物種保育的重要性

(注2)

。然而,

從事物的客觀存在、人的感性認識,再到保育的行動主義,其中的跨越及價值推導並不容易。

不同的文化詮釋、社會建構,以及審美取向和限制,程度相異地影響了人們的判斷和選擇。



圖片取自原文,由「許家維工作室」供圖。



文化與「萌化」、

明星物種的構建




許家維的作品常

注東亞歷史、地域,與政治、人文乃至信仰的交融和

複雜性

。從2017年《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拍攝進駐人類廢棄空間的蝙蝠開始,近期作品裡的動物也被視為歷史的參與者,「黑與白」系列更以動物為主角。在《黑與白:熊貓》中,許家維和日本「漫才」演員共同創作,以諷刺手法表現「不知道自己可愛」的大

熊貓

。不過,一反保育人士口中的「林中隱士」形象,牠們更像是粗野的道上兄弟。



既然,「可愛」並非特定動物的本質,人們何以有此感受?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康拉德

?

勞倫茲(Konrad Lorenz)的「生物自我保存」(species-preserving)研究認為,外表有著如同人類嬰孩的大頭顱、位於臉部低洼位置的眼睛,還有較為腫胖的臉頰,短而厚的四肢及笨拙的動作,具有此類特質的動物,能喚醒人類保護幼兒的天性。大

熊貓

似乎正符應了這種出自人性的

愛之情。此外,人類對動物的偏好亦是文化詮釋下的結果。大

熊貓

除了「和中國人一樣喜愛竹子」,其黑白分明的顏色也被形容為陰陽的體現,傳達著中華文化強調圓融的處事風格;在進化的過程中,牠們本來是食肉動物,卻逐漸成為以素食為主的攝食方式,也被認為與中國人愛好和平的稟性一致;其笨拙而柔和的外表雌雄難辨,相較於其他性徵或生殖器官明顯的動物,大

熊貓

令觀者不感到難堪,因而更受到孩童及家長的喜愛

(注3)


然而,大熊貓生存的危機和轉機,似乎皆與從19世紀的歐美開始、進而擴及世界各地的「大熊貓熱潮」(panda boom)有關。相形之下,迄今未能在中國古代畫作中見到對其的描繪。雖然

,一些當代研究者試圖找出大

熊貓

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地位,稱「貔貅」、「騶虞」皆為其古稱,但說服力卻有所不足。因此,歷史學者夏皮羅(Judith Shapiro)認為,當代中國將

熊貓

選為國家

象徵

,正因為牠們在中國歷史中未曾被突顯。

許家維不諱言

,相較於《神靈的書寫》(2016)透過扛乩儀式

(「扛乩」是閩南一帶常有的宗教活動,人們相信神明坐在神轎中,由信徒抬起的神轎會不停地晃動。)

,以神轎的晃動、聲音,以及神轎與桌的碰撞,神明可以傳達和「寫下」指示,「動物的表達」更難呈現。



許家維,神靈的書寫,2016台灣雙年展。圖片來源網路


除了動物考古學和古生物學,人們可能僅能透過動物再現(animal representation)來理解其歷史和文化。雖然如此,許家維認為,藝術家至少可以通過打破人們既定的想像和認識,以荒謬感來呈現多元的歷史和動物觀。在《黑與白:熊貓》中,大

熊貓

在各個歷史時期裡都被迫接受人們的命名和指認。在此,動物或是受制/

移置於由國家所劃定的場域,或是服膺於不同的利益團體(如西方人捕捉大

熊貓

到海外展示、台南私人所擁有的馬來熊被塗白

以充作大

熊貓

展示),與其說牠們是自然/保育的

象徵

,不如說是被擺布的政治/經濟符碼。物種所負載的文化和社會價值是可變的,正如不同時代的審美偏好有所差異。

這種情況或許不為保育人士所樂見,但實際上,保育工作正是利用了這樣的現實。




動物與「觀看」的政治性




許家維過去曾在作品中結合傳統藝術、神話等不同的敘事文本。他在「黑與白」中則大量使用歷史照片、文獻和電腦屏幕保護圖片,以現今人們在網路上查找文獻的方式呈現,《黑與白:馬來貘》甚至以如同手機畫面般的直立屏幕播放。另一方面,他將大熊貓的歷史結合了喜劇表演的形式,「馬來貘」主題則參考了動物園導覽員的解說範本,重新編寫為殖民背景下關於藝術和科學的馬來貘歷史,讓演員在新加坡動物園的展區進行演出。在此,動物園的導覽詞或教育解說牌亦是一種文體,「動物園遊覽」也具有了某種形式感。

實際上,正是「動物園空間」限定了動物的活動,也規範遊客觀看動物的視線和對動物的認識。當代動物園可謂是標榜以動物的「美感價值」進行「保育教育」(conservation education),並且以「遷地保護」(ex-situconservation)實踐「物種保育」的典型場所。然而,其亦經常身兼愛國或民族主義教育的功能。進一步言,此類「保育」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創造經濟利益,對動物的呈現何能沒有政治性?中國藝術家趙半狄常年在作品中揶揄大熊貓,而成都市甚至在2007年時擬立法「禁止惡搞大熊貓)」

(注4)

。這正是一元的歷史觀下,限制人們對「政治動物」進行反諷和詮釋的典型。

空間即權力。綜觀中西古代的皇家獸苑/獵場,乃至當代動物園的演變,現代動物園路線及展場設計,使觀看動物的視角更為制式化和平民化

(注5)

。公立動物園中的動物已成公民的共有財產,卻正是因此,

動物園如同博物館一般,既要能展現國力,也身負政治任務,對遊客傳遞其背後的國家意識型態。

福柯(Michel Foucault)對「全景敞視機構」的研究指出,任何社會成員都有權親眼看看學校、醫院、工廠、監獄的運作。在公眾巡視的目光下,這些機構透過「增加生產、發展經濟、傳播教育,提高公共道德水準,使社會力量得到增強」

(注6)

。動物園不僅相當符合上述機構的特質,且正是作為歷史參與者的非人動物之監獄。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認為,「動物園只能令人失望」、「在動物園內,沒有任何遊客可以捕捉動物的眼神」,動物的目光望向他方,且已對「注視某物」免疫了。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動物注意力的中心

(注7)

。福柯關注的「視覺權力操控下的生命政治」,也可並行不悖地套用於「非人動物」(non-humananimals)。在禁錮環境下,動物的「被看」,轉換為自我的心理監視。

伯格肯定會同意,動物園裡的動物展示無法引發人的同理心。除非,是一種對無罪囚徒的同情。

而另一層關於「信息與手段相衝突」的弔詭則是,動物園乃是以捕捉而來的動物(或其後代)進行展示,呼籲民眾去保護野外的動物。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未經檢視的「多樣性」,及出於偏好的保育



物種保育的背後是對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維護,但此處「以多為美」的根本思考,和動物園遊覽的「集郵式」心理合流。意即遊客傾向去看到更多種的動物,而不在意對動物的認識和省思的深度。



哲學家莉莉-馬林

?

魯索(Lilly-Marlene Russow)指出,

關於物種具有內在價值的觀點,乃根植於認為「多樣性」本身是一種價值的直覺。

她批評這種觀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實際上人們不能判定「亞種(subspecies)和物種是否具有內在價值」,或「一個物種具有多少的內在價值」。首先,在利益衝突的情況下,「蚊子的內在價值」和「根除其傳播的腦炎之利益」,何者更大?其次,「保護亞種」意味著一個物種里產生明顯特徵的任何基因變體,都需要加以保護,而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將推導出「創造僅有差異而沒有其他目的之怪異物種,乃是人類責任」的荒謬觀點

(注8)



魯索進一步批評了另一種主流的保育觀點,即「物種具有外在價值」。她指出,假設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應該受到保護,那一個物種的價值,至少在部分上是由它對這個整體的貢獻來決定的。但是,事實上物種保護經常未經這種計算或考慮,也就是說,人類決定保護何種物種,經常是出於自身的喜好。

魯索指出,賦予一個物種價值之理由,實際上是認為物種的單個「個體」具有價值的理由,且價值乃是來自於其美感價值

(注9)

譬如,毛色為棕色和白色相間的「秦嶺大熊貓」的數量稀少,或許正因美感價值較低,或至少不比大熊貓更高,而未引起特殊關注

(注10)



當代動物園自命為「新諾亞方舟」,但是,我們如何決定讓哪些動物「上船」呢?人們對動物的認識固然很難不受天性、文化、意識型態和認識方式等濾鏡的制約,進而因為審美偏好而影響了保育對象的選擇。然而,藝術創作某種程度上卻能打破「非黑即白」的選項,帶來新的觀察和想像的視角。



圖片取自原文,由「

許家維工作室

」供圖。


注1 戴斯

?

賈丁斯(Joseph R. Des Jardins)《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導論》,林官明、楊愛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注2 馬歇爾

?

羅比森(Marcel Robischon)《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台北:臉譜,2014。


注3 胡錦矗《大熊貓歷史文化》,香港: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


注4 余文龍、宋曉松等〈對惡搞大熊貓說不〉,成都商報,2007-11-14。


注5 埃里克

?

巴拉泰(Eric Baratay)、伊麗莎白

?

阿杜安

?

菲吉耶(Elisabeth Hardouin-Fugier)《動物園的歷史》,喬江濤譯,台中:好讀,2007。


注6 福柯(Michel Foucault)《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等譯,台北:桂冠,1992。


注7 約翰

?

伯格(John Berger)《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台北:麥田,2017。


注8 彼得

?

辛格(Peter Singer)、湯姆

?

雷根(Tom Regan)編《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曾建平、代峰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注9 同注8。


注10 值得注意的另一種觀點是,國際知名的博物學家夏勒(G. B. Schaller)在《最後的

熊貓

》(1994)一書中認為,這種淺棕色的大

熊貓

,透過和動物園中「毛色正常的」大

熊貓

交配,使得「這個突變的基因,有在圈養

熊貓

中永遠流傳下去的危險」。



閱讀:


失敗的大熊貓保護??


當代藝術中的動物:漠視生命,抑或是反思契機?



虐待動物有何藝術價值?談古根海姆美術館撤展爭議





本文為作者投稿,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原文鏈接: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605.html


禁止再次轉載

作者 | 龍緣之


北京大學電影學碩士,清華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博士論文為"對大熊貓保護的STS研究"。在學術研究之餘,長期關注保育、皮草,以及動物園和展演動物等議題。現為大學兼任教師、自由接案和撰稿人。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點擊導航欄

總目錄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想在北美讀獸醫?你需要這份指南
小雀斑說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