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Cover:「哈德遜奇蹟」十年之後,飛機和鳥相撞還是常態

Cover:「哈德遜奇蹟」十年之後,飛機和鳥相撞還是常態

Cover:「哈德遜奇蹟」十年之後,飛機和鳥相撞還是常態

2009 年 1 月 15 日下午,全美航空 1549 號航班(US Airway Flight 1549)從紐約市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後不久,就在爬升過程中遭遇了一群加拿大黑雁的撞擊,飛機的兩個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在降落附近任何機場無望之後,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Chesley Sullenberger)決定在位於曼哈頓的哈德遜河河面進行緊急迫降。

飛機以滑翔方式在哈德遜河道上空下降,機尾首先觸水,隨後機腹接觸水面滑行,最後在曼哈頓附近停了下來——迫降成功了,機上 155 人全部生還。這次被稱為「哈德遜奇蹟」的緊急迫降事件在之後被改編成了電影《薩利機長》,為人所熟知。

在「哈德遜奇蹟」發生之後的這十年時間裡,美國的機場採取了多項措施清理機場周邊的鳥類數量,降低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階段遭遇鳥擊的風險。

這些措施包括製造喇叭聲、燃放煙火、清理機場範圍內的鳥類食物來源和種植各種不適宜大型鳥類棲息的植物。比如紐約機場的草坪里現在種植有加拿大黑雁不喜歡吃的羊茅草;同時機場還在草坪中種樹,讓加拿大黑雁不容易在這裡落地。

這些措施的實施離不開野生動物學家們的幫助。現在大部分的美國大型機場都配有野生動物生物學家,他們通過這一系列手段讓機場變得不適宜大型鳥類的棲息。

此外,機場也會對一些小型的非保護鳥類採取捕殺的措施,比如椋鳥和鴿子。「哈德遜奇蹟」之後,紐約市範圍內已經累計捕殺了上萬隻鳥,主要是鷗、椋鳥以及一些加拿大黑雁。

所以,儘管根據機場的年度報告數據, 2017 年的鳥擊數量是 2000 年的兩倍,達到了 14496 起——數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哈德遜奇蹟」之後機場建設了更為完善的記錄體系帶來的結果,但是對飛機造成破壞的鳥擊事件數量實際上出現了下降,從 2000 年的 741 起下降到了 2017 年的 625 起。

不過機場之外,在海拔 1500 英尺(457.2米)以上的空中,破壞性鳥擊的發生率並沒有得到多少改善:2000 年發生了 94 起破壞性鳥擊事件,而 2017 年發生了 101 起。

「我們在機場上的表現要好得多。我們沒有取得進步的地方是發生在機場之外的撞擊事件,就比如 1549 號航班。」世界頂尖的鳥擊專家 Richard Dolbeer 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

雖然 1500 英尺以上發生的鳥擊事件只佔所有鳥擊事件的 18%,但是由於在這一高度上飛機通常正在加速飛行,因此鳥機相撞之後造成的衝擊破壞更大,結果就是在這一高度之上發生的破壞性鳥擊事件佔到了所有破壞性鳥擊事件的 30%。

儘管鳥擊很少會造成機毀人亡的悲劇——1988 年到 2018 年的30年時間裡,全球由於鳥擊而死亡的人數只有 282 人,被毀的飛機只有 262 架——但是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仍然不可忽視,而且近年來呈現了大幅增長的態勢。據估計,美國民用航空業由於鳥擊造成的損失從 2000 年的 1.09 億美元攀升到了 2017 年的 4.62 億美元。而 Dolbeer 認為實際損失比估計的更大。

機場之外的鳥擊沒有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多年的環保行動,包括禁獵和禁止使用 DDT 殺蟲劑,讓北美大型鳥類的數量出現了激增。生活在北美的土耳其禿鷹的數量在 2012 年的時候達到了 520 萬隻,比 1990 年的時候多了一倍;北美雪雁現在的數量是 1990 年時候的三倍,超過了 1500 萬隻。

在鳥類數量恢復的同時,飛行在北美上空的飛機數量也在增多。1990 年到 2016 年,民用飛機的起降次數增加了 22.7%,同期乘坐飛機的旅客數量增加了 66.3%。於是,越來越擁擠的天空,讓鳥類與飛機越來越有可能撞在一起。

擁擠的空中交通之外,近年來飛機自身構造的改變也讓事故的發生變得更加容易:航空公司把老式的三引擎或四引擎飛機換成了現在的雙引擎飛機,這讓飛機在遭遇鳥群撞擊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完全失去動力的情況;而且比老引擎更加安靜的新引擎在讓鳥更不容易發現飛機的同時,其更大的吸力也讓飛行在飛機附近的鳥更容易被吸到引擎里。

避免鳥擊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機和鳥保持足夠的距離,就像高速公路上車與車之間要保持足夠的車距一樣。如何才能保持足夠的距離呢?科學家們想到了兩個辦法。

一個辦法面向的對象是鳥——在飛機上安裝能讓鳥類看到的警戒信號裝置。鳥類通常能夠看到人類看不見的紫外光,但是對紅光卻不怎麼敏感,因此現有的紅色信號燈對鳥基本上起不到警戒的作用。於是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飛機上安裝一個能夠發出適用於鳥類視覺波長的頻閃信號燈,不過這個辦法有一個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不同種類的鳥所敏感的光的波長也不一樣。目前研究人員只找到了一個能同時對黑鳥和椋鳥發出警報的波長的光。

另一個辦法面向的對象則是飛行員。美國聯邦航空局正在研究將鳥類雷達系統整合進地面控制台,通過監測鳥類的行蹤及時向飛行員發出警報,讓飛行員對有危險的鳥群進行避讓。

題圖來自:《薩利機長》電影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CL要把電視、手機業務剝離出上市公司,打包後的估值是負數
愛網購的年輕人,地理不會太差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