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設計癖2018年度盤點:十大人文關懷設計

設計癖2018年度盤點:十大人文關懷設計

每天早8:00設計癖準時推送

設計在材質、結構、功能的創新之外,同時也是情感的載體和表達的方式,是設計師對人類、生命乃至環境的思考的具體體現。這樣的設計是帶著溫度的,是會溫暖人心的。

那麼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溫暖人心,點亮世界的設計產品吧。

1.Light Bell 失聰人輔助用門鈴

設計:Ian Bok

這是一款面向有聽力障礙問題的人的設計,比如失聰人群和高齡人群。

因為聽力障礙,所以常規的門鈴並不能將訪客來訪的信息及時告知這些特殊用戶。

設計師發現他們會更加依賴視覺,於是就有了這款用視覺來傳遞信息的門鈴。門鈴不使用常規鈴聲,而是使用專門的藍牙燈泡觸發燈光信號。

按下按鈕時,無線觸發燈光以指示門上有人在場。並且藍牙燈泡可以輕鬆安裝到任何燈具或燈具上,完全可以安裝在用戶經常注意的地方。

2.Vrailer盲文印表機

設計:Vrailler

這款產品並非是面向視障人士,但這款產品的產品卻是面型視障人士的:這款印表機的功能是列印盲文,而非是讓盲人使用。

視障人士很難通過眼睛有效地獲取信息,因此就必須依靠其他感官,通過盲文來獲得外界的信息。

而尷尬的是,目前盲文的普及實在是非常有限,並且盲文印表機操作繁瑣,價格也非常高。

而Vrailer的出現卻能夠為這一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結構簡單,由兩條穿孔塑料板,一條塑料夾板和一組塑料小棒組成;

原理清晰,並且還自帶各國盲文的詳細指南,普通人也能輕鬆掌握;

價格便宜,比一般的盲文印表機便宜1200美元。

擁有這些特徵的Vrailler,也許真的能夠為視障人士帶來不一樣的光明。

3.Whill Model Ci 電動輪椅

設計:WHILL

這一款非常全面的電動輪椅,幾乎你能想到的地方它都已經進行了設計和改造。

巨大的全向輪和強力的電機,足夠翻越2英寸的障礙,而2.25英寸的離地間隙則保證了使用者自身的平穩;

相比傳統的電動輪椅,這款輪椅不但形態更小,甚至轉向半徑都減小了45%;

同時這款輪椅還具備拆卸和藍牙功能,方便收納和控制。

這是優秀的輔助設備,而同樣也能給予使用者一種尊嚴:即便我坐上了這輪椅,但我同樣能夠如正常人一般控制自己的出行。

4.Nuna DEMI Grow 成長嬰兒車

設計:Nuna International BV

雖然同樣是坐人的「載具」,但是Nuna DEMI Grow在考慮孩子的乘坐體驗的同時,也把父母的感受納入考慮範圍。

遮陽棚,儲物籃,制動器,擋泥板每樣都不少,在保證質量和牢固程度的同時,整輛車都做了輕量化處理。並且還能夠摺疊,方便出行。

但其實最重要的是,這款嬰兒車的「成長」概念並不僅僅局限於孩子本身,也包括了家庭的變化:

嬰兒車本身就設有兩個座椅,無論是一個孩子還是一對寶貝,都可以在這輛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且兩個座椅的相對位置可以進行調節,不但滿足了親子之間的互動需求,也增強了兩個孩子之間的互動。

這,也許才是真正的「成長」吧。

5.Trashpresso 塑料回收處理車

設計:黃謙智

黃謙智和他的環保設計產品其實很早就已經出現,但我們依舊將他列入。就是因為他的設計並非只是一時的噱頭,而是真正能夠持續的環保設計。

Trashpresso是黃謙智應成龍大哥的要求,為大哥的劇組設計的一款塑料瓶回收處理車。

將塑料瓶回收之後,經過處理轉化成可用於家具裝飾的瓷磚。並且這些PET材料製成的瓷磚相當的耐用。

而黃謙智的設計並不停留在理想狀態中,為了測試裝置的可靠性,他的團隊深入到大陸的各個地區,查看設計產品的運作狀態。

也許這種廢物利用和回收設計並不新奇,但是這種理念,這份堅持卻是每個設計師,甚至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

6.The Ocean CleanUp 海洋垃圾清理系統

設計:Boyan Slat

The Ocean CleanUp說起來似乎不但時間同樣久遠,甚至某種程度上難以將其稱為單純的產品設計。這是一個先有理論,後有硬體的龐大「系統」。

我們將其列入的原因是:

首先,這並非是一個毫無設計和創新的舊物,而是一個具有極大意義的一次創新嘗試。

Boyan Slat在綜合了資金、設備以及環境等多方面因素之後,設計了這個形如「巨型漏斗」的回收清理系統,而這個系統本身就已經獲得了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的「最佳工具設計獎」。

其次,這也同樣是一個行之有效,並堅持至今的環保項目。

在經過不斷的測試後,這個被他們稱為「威爾遜」的裝置的功能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10年內它能夠將目前的海洋垃圾數量減少一半。而從他們的官網來看,直到2018年最後一天,他們依然在堅持著。

好的設計不僅僅是理念,是創意,是結構,更是博愛和堅韌的信念。

7.Qoobo 治癒機器人

設計:Kosuke Tatsumi,Naoka Takaoka, Naoki Ono,Natsuki Kogure,Yuki Yokoi

日本設計師往往能關注到人們最細微的那種情感波動,比如,擼貓。

某種程度上,貓和狗都是人類的極好的伴侶。雖然他們有時帶來的麻煩遠遠多於他們給予的情感,但是仍然不能阻擋大批人類淪為鏟屎官的命運。

說是這麼說,但是除了自己之外再負擔一隻動物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這個名為Qoobo的治癒機器人。

從材質、顏色上就已經不斷向寵物靠攏,並且特意設置了一個可以搖擺的尾巴。

如果要是能有肉墊的話,估計就真的能夠非常治癒了。

8.Willow Pump 可穿戴吸奶器

設計:Willow

處在哺乳期的女性是一個經常會被忽視的群體,實際上她們需要更多的方便和關懷。不但是為了她們,更是為了孩子。

處於哺乳期的女性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哺乳的相關活動中,而在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中,往往給這些母親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而這樣一款可穿戴的設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母親們的顧慮,減少她們生活中的不便和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

9.Bam boodia 低成本假肢

設計師:Huang Yu-Man, Wang Yu-Chi

戰爭和衝突在東南亞地區仍然是主基調,有大批平民因此而喪生。其中,地雷造成的平民傷亡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傷者很難獲得高質量的假肢,也就無法正常生活。

因此兩位設計師決定使用豐富的竹子來製作低成本、標準化的假肢。

在實踐中發現,經過處理的竹材的彎曲度和彈性能夠完美模擬人類腳踝,為用戶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同時採用聚己內酯這種在60℃即可軟化的熱塑性聚合物,製成脛骨窩的材料。

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且成品完全標準化。

設計並不能撫平戰爭創傷,但設計確實可以為傷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幫助。

10.Xbox 自適應手柄 FAQ

設計:Xbox

遊戲娛樂雖然在中國備受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具有相當普適性的娛樂方式。

但是除卻價格之外,遊戲設備也是一個門檻,尤其是對於一些身體不便的遊戲愛好者。

Xbox推出了FAQ這款自適應手柄,這款手柄可以說是為了身體不便的遊戲愛好者量身定製的遊戲裝備:

該手柄最為吸睛是正面兩個巨大的按鈕,可以編程使用。

實際上最大的亮點則是該手柄擁有19個3.5毫米的介面,用於連接外設。

應該說,自適應手柄更像一個控制台,所有的按鍵都可以通過3.5mm介面連接到已有的輔助踏和控制按鈕上,讓玩家可以用單手、單腳來操作其中的一部分按鍵。

圖片來源:Yanko Design, CES 2018, Reddot 2018, trashpresso官網, The Ocean CleanUp官網, Good Design 2018, Willow官網, Xbox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51歲島國大叔的雙手竟然是我今日份快樂源泉
2018燈光藝術節帶你走進「動物園奇妙夜」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