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媽,你很優秀,不要太追求完美了」一個孩子的暖心回答,淚目了

「媽,你很優秀,不要太追求完美了」一個孩子的暖心回答,淚目了

提示一個擁有18萬跆拳道愛好者的跆拳道精神家園

01

南京某小學的一組黑板照最近在網上火了。

開家長會前,老師讓孩子們把想對父母說的心裡話寫在黑板上,現場堪比「吐槽大會」。

「別拿我和別人比,多讀點書再教我」;

「爸爸請不要這麼凶」;

「我希望媽媽不要再錯怪我」……

孩子的句句「吐槽」看得父母扎心。

其中有一句話與其他吐槽格格不入,令人十分感慨:「媽,你很優秀,不要太追求完美了」。

追求完美,是很多父母的一個「心結」。

在意識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之後,我們一直在努力給孩子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學習各種育兒理論,研究眾多的育兒書籍,生怕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就會毀掉孩子。

因此很多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和自己「較勁」。

「我剛才不應該沖孩子發火的,我怎麼就是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氣!」

「我在孩子的學習上投入了這麼多,孩子卻還是不成器,都怪我自己學歷不高。」

「為什麼我一直教孩子要有禮貌,孩子反而越來越任性了?是我做得還不夠好嗎?」

因為太過追求「完美」,在養育孩子一事上,我們感受到的挫敗感可能比其他地方加起來都要多。

02

在網上經常能看到父母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暴自棄」。

父母們陷入自我否定後,自我批判就開始了: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好爸爸」,我根本照顧不好我的孩子。

當我們因為「不完美」而產生負面情緒時,我們就掉入了「完美父母」的陷阱。

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說過:不要希望成為「完美」的父母,因為一旦情況偏離了完美,父母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惱火、負疚等情緒,這樣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所有因為「不完美」而感到焦慮的父母,都該認清一個事實:世界上沒有完美父母。

我們是父母,而不是超人。我們的一天依舊只有24小時,也沒有長出三頭六臂。

我們難免會有疏忽,偶爾也會出錯,對養育孩子沒有任何經驗。

我們只是肩負著一個名叫「育兒」的高難度任務的普通人。

所以父母不必苛求自己一邊高強度工作,一邊還能關注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不用強迫自己在身心俱疲的時候,還能夠打起精神輔導孩子做功課;

不需要因為偶爾的粗心大意,陷入不斷的內疚和自責。

為人父母,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03

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納孩子的錯誤。

演員陶紅在節目里分享了自己和女兒的故事。

有一次出門前,女兒失手把一杯牛奶摔在了地上,地板上濕開一片。

陶虹一看急了,衝上去就是一頓教訓:「你怎麼這樣啊?」她這時剛好看了女兒一眼,發現女兒身體不停哆嗦,獃獃地看著她。

她這時突然意識到,即便是她自己也會有失誤犯錯的時候,怎麼能夠要求孩子永遠不犯錯呢?

第二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陶虹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她走過去抱住女兒,安慰道:「害怕了吧,沒事沒事。」孩子撲到她懷裡大哭起來。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

我們只有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受一個不完美的孩子。

04

世界上沒有完美父母,卻有完美的愛。

西班牙網路媒體曾邀請幾位年輕母親參加一個訪談,在節目中向她們提了一個問題:第一次做母親,你對自己還滿意嗎?

參與採訪的媽媽們總是在苦惱自己做的不夠好:

「工作和家庭無法兼顧」,

「壓力很大,事情太多」。

有時候壓力大到會惡語傷人。

有時候在不該斥責孩子的時候忍不住責備了她。

而她們的媽媽給出的答案則截然相反,「我還能怎麼說,她是最棒的。」

她們的孩子給出的回答也很暖心,「雖然她有時候做不好一些事情還會搞錯,但我就是覺得她很好。」

也有孩子直接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我們愛她」。

「完美」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制定的一個高要求,我們總是因為達不到要求而沮喪自責。

但就在我們埋頭數落自己的不足時,卻不知道在孩子眼裡,父母其實都已經做得足夠好。

05

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又不會傷害孩子?我們可以試著這麼做。

坦然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養育孩子難免遇到挫折,沮喪、焦慮、憤怒都有常有的事。

這時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再用恰當的方式處理情緒。

當我們情緒失控時,我們首先要反覆跟自己強調,「有情緒是很正常的」。

然後我們需要保證這種情緒不傷害到孩子,比如在情緒失控時暫時離開現場,給自己消化負面情緒的時間。

在情緒過後,我們再去向孩子明確表達我們的需求。

如果當時還是忍不住朝孩子發泄情緒了,事後我們也無需太過自責。我們可以和孩子好好談一談,「對不起,媽媽剛才不應該和你大吼大叫。但你把食物打翻了,媽媽是真的是很生氣,就跟你的玩具被人弄壞時的感受一樣。你可以原諒媽媽嗎?」

充分向孩子表達愛意

健康的原生家庭,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而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多表達對孩子的愛意,父母的愛直接決定著親子關係的好壞。

孩子表現好時,我們可以通過讚美他們的行為表達愛,「你這件事情做得真棒,媽媽愛你。」

在他們做錯事情時,我們同樣也可以表達愛。比如孩子打翻水杯時,我們可以指出孩子的錯誤,然後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更小心。」

懂得如何愛自己

為人父母最壞的影響,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即便為人父母,也不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當我們太過執著於一件事情時,很容易因為「不完美」而陷入沮喪。我們要去愛自己,擁抱自己的生活。

每個星期留出自己專屬的休息時間,給自己放鬆的機會;和朋友時常保持聯繫,約上幾個朋友逛街旅遊;保持精神獨立,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要把孩子作為人生的全部意義。

06

為人父母,無需完美。

微博大V王人平曾說過一段話:「追求一個完美的自己、完美的孩子、完美的教育方式,是引起父母們無力感和挫敗感的原因。父母要接納自己的全部,包括不完美,我們要把能量用於建設性的學習,而不是消耗在自我否定中。」

愛你的孩子,雖然偶爾照顧不周,但他們會理解你的不完美;多愛你自己,去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而不是被焦慮和自責綁架。

為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撫養孩子平安長大,然後放手讓他們自由成長。

來源 | 圖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跆拳道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能打罵?奧運健兒從小被打罵,為何內心依舊強大?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