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作者是誰?從什麼時候變成吳承恩的?答案令人意外

《西遊記》作者是誰?從什麼時候變成吳承恩的?答案令人意外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吳承恩。然而知道這個故事的人卻會說:不一定。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從《西遊記》的誕生起就一直是一樁懸而未解的公案。那麼如此一部鴻篇巨作,為何會無人認領呢?

大家都知道,西遊看似是神魔小說,實則暗含諸多諷刺,其中不乏對「當聖」的譏嘲與不敬,所以這可能是無人敢認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整個明朝時期,時人對《西遊記》的作者均署名為佚名,或者是原著中的「華陽洞天主人」。直到明朝覆滅後,才有人開始搜集證據,為作者正名。

作者的候選名單足有十幾人之多,不過經過層層篩選淘汰最終只剩下了兩位,一位是吳承恩,一位是丘處機。若想遴選出正確的那一個,我們對西遊必須有足夠深刻的認知!

西遊取經為什麼必須是五人?因為他們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關係,代表人的五臟;金箍棒為什麼是一萬三千五百斤重?因為這個數字是人一天平均的呼吸次數;取經共花費十四年零八天,也就是五千零四十八天,恰恰八戒的九齒釘耙與沙僧的降妖杖的重量也是五千零四十八斤,這個數字代表什麼?代表的是唐朝翻譯成漢文的佛經數量!

顯而易見,西遊作者是一個精通內丹術的人,很可能他還是一位實際修鍊者,所以全真教的丘處機就變成了熱門人選,這也是清朝近三百年間的普遍認知。而且丘處機的其他作品中都有關於修道煉丹的記錄,所以目前清朝流傳下來的《西遊記》版本有七種之多,無一例外全部署名為丘處機所作!

然而到了明末清初,現代文學思潮湧起,這一共識再次被顛覆。以魯迅、胡適為首的幾位大師認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其主要依據為吳承恩老鄉吳玉搢在《淮安府志》中的觀點考證。吳玉搢指出原著中出現了大量淮安地區的方言,而且在當地縣誌中曾出現過「吳承恩《西遊記》」的記錄,魯胡二人正是根據這些證據將作者鎖定為吳承恩。

然而經過後來的考證,上述的兩個證據都不怎麼靠譜。首先關於方言問題,實際上原著使用的不只是淮安地區的專屬語言,而是長江北部地區與吳語方言摻雜的結果;第二個縣誌記載問題,其實能夠出現在縣誌上的書籍,都是一些遊記性的小說,神魔類不可能被錄入其中,通過《淮安府志》記載的其他同類作品就可以了解。

那麼丘處機與吳承恩究竟誰才是正確的答案呢?抱歉,沒有正確答案!包括現代我們熟知的吳承恩說,都是在這一問題遭遇死結後的合理代指,也就是說沒有比吳承恩更適合的其他人選,吳承恩是《西遊記》作者的可能性最大,故而將其設為作者。在其他更有力的證據推翻這一論證之前,吳承恩就會一直是那個正確答案。

雖然這是一種別無選擇的無奈選擇,但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畢竟大家都不想讓我們的四大名著之一冠上「無名氏」。不知大家認為《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六耳獼猴為何不懼如來,敢去靈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師父是誰?
史上最有趣的十句詩詞之最,詩句你都聽過,但你可能沒這樣聽過!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