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公司訂中國船,將洋名改成以「中國」開頭的中字型大小!

美國公司訂中國船,將洋名改成以「中國」開頭的中字型大小!

1984年7月,香港泰昌祥輪船公司主席顧國華(顧國和)力排眾議,向江南廠訂購64000噸巴拿馬型散貨船。1985年2月,雙方簽訂造船合同。當時,包括中國香港和日本航運界的許多船東,都在懷疑中國船廠是否有能力按期交船。

江南船廠

為了高水平地完成訂單,江南廠和香港鄭瑞祥博士的PC公司,組建了一支聯合設計隊伍。聯合設計的目的,是使該型船的「技術指標、經濟指標達到甚至超過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1987年6月6日,江南建造的64000噸散貨船首制船,由國務委員陳慕華命名為 「祥瑞」號,取義「祥雲萬朵,瑞氣千條」。這是中國船廠建造的噸位最大的出口船,標誌著江南廠開始跨入承建技術難度較高的大噸位船舶的船廠行列。

「祥瑞」號

中國江南巴拿馬型散貨船的成功,很快就為江南廠吸引了批量出口訂單。1987年,美國華裔輪船業的巨子趙錫成(著名美籍華人,曾任美國政府勞工部長、交通部長的趙小蘭之父)從香港飛抵廣州,他此次回到國內,是有意訂造兩艘「中國江南型」散貨船。

當時,中國船舶尚未出口美國,所以這筆訂單能否接到,對中國造船業具有特殊意義。在北京,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統戰部部長閻明復,國務委員張勁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接見了趙錫成。時任船舶總公司總經理的胡傳治出面談造船合作,副總經理潘曾錫則與江南廠具體商討商務談判中的對策。

趙錫成

1988年3月上旬,由江南造船廠廠長孟輝帶隊的談判小組赴紐約與趙錫成開始技術和商務談判。3月15日,胡傳治率代表團訪美,兩艘「中國江南型」出口合同正式簽字。趙錫成向中國船廠訂船後,帶動了很多歐美船東前來訂船。十幾年後,江南人包建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基地投產,趙錫成先生同樣在國際船市低迷的情況下,一口氣向外高橋訂購了4艘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輪。

1987年底,就在船舶總公司與趙錫成商談訂船事宜期間,位於美國波特蘭的拉斯科公司率先與中國簽訂了兩艘64000噸巴拿馬型散貨輪建造合同。1989年9月,兩艘船已經建造成形,下水在即。船東打算將這兩艘船分別命名為「太平洋海」號和「太平洋洋」號,英文名字已經焊上了船舷。

但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拉斯科公司的總裁——斯尼茨先生來到江南造船廠,望著巍峨屹立的兩艘新船,這位美國人突然神情嚴肅地對站在身邊的江南廠領導說:「把船名的文字鏟掉。」在場的人吃了一驚,以為是把船名的英文字母給搞錯了。而斯尼茨先生笑著說:「返工的錢我來付。我想把船名改為『中國光榮』號和『中國自豪』號。」

新時代的江南船廠

兩年後,拉斯科公司又連續向江南廠訂造了3艘70000噸巴拿馬型散貨船,並分別將其命名為「中國精神」號、「中國希望」號和「中國歡樂」號。這些歡快的名字,給當時仍處於陰霾之中的中國造船業帶來了榮耀與自豪,成就了中國造船史上的一段佳話。

1990年,江南造船廠年造船產量突破20萬噸,無論是從造船產量還是從造船水平上講,都稱得上是「中國實力最強的船廠」。

然而,正如大海總是波濤洶湧,創新的道路更不會一帆風順。明天請繼續關註:國際老賴想毀約?中國工人非常手段保住2億美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口傳心授,是戲曲行當經久不衰的不二法寶!
同古會戰,中國遠征軍鏖戰日寇12天,因何被迫撤離緬甸?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