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2019年2月21日,動畫《少女與戰車》的改編遊戲《少女與戰車 戰車夢幻大會戰 DX》將登陸NS平台,這是「少戰」繼多款PSV、PS4遊戲和手游後首次登陸任天堂平台,中文同步發售的消息也讓不少粉絲有「我TM射爆」的衝動。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雖然《少女與戰車》在國內只是一部軍宅向的硬核冷門動畫,但在日本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熱門爆款IP。2012年秋季,其貌不揚的TV版《少女與戰車》一炮走紅,6卷BD的先髮捲均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近3.6萬卷,最終累平則突破了咋舌的5萬大關,這不僅完爆了同期新番第二名銷量的二倍,更是雄踞整個2012年動畫銷量的前三甲。即便放在日本歷代TV動畫的銷量榜中,在商業成績上打得過《少女與戰車》的原創動畫也只有《魔法少女小圓》、《叛逆的魯魯修》、《Love Live!》等屈指可數的幾部阿宅們都耳熟能詳的殿堂級作品。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TV版大紅大紫之後,2015年上映的《少女與戰車:劇場版》則將這個IP推上了神壇。這部「一言不合就是干」的硬核動作大片首周即斬獲高達1.28億日元的票房,並最終狂攬25億日元,與《刀劍神域:序列之爭》與《Love Live!》一道加冕為深夜動畫電影的票房「三巨頭」,電影的BD也躋身日本動畫BD首周銷量榜第四,僅次於兩部《EVA》和《LL》。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而在TV版與劇場版雙雙血洗銷量榜後,作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大作的「天才打炮少女」並沒有順勢推出第二季,而是以六話「最終章」的劇場版形式繼續延續著戰車道的傳奇物語。目前第一話已於2017年12月上映,第二話將於2019年6月姍姍來遲,而不時掉鏈子的製作方Actas也已經被盯上這個現象級IP的業界大佬萬代所收購,按這個節奏進度,這股席捲宅圈的戰車熱潮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會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自2012年動畫熱播後的6年里,二次元的世界依舊不斷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霸權更迭,信誓旦旦地高呼「我永遠喜歡XX」的阿宅們那些保質期堪憂的老婆也換了一茬又一茬。

尤其是《艦隊Collection》的爆紅掀起了軍事與擬人化的ACG熱潮後,各類圍繞艦船、戰機、槍械、兵器的遊戲層出不窮,然而在動畫領域,無論是人氣、口碑還是銷量、周邊,《少戰》依然穩坐「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的頭把交椅。而圍繞大紅大紫的《少戰》IP,同樣催生了大量漫畫、小說、遊戲及各種同人周邊,也帶火了模型等軍宅商品,尤其是原本無人問津的BT-42在芬蘭琴魔超神後銷量暴增,一時傳為笑談。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不過,本文的重點並非是《少女與戰車》這部動畫本身,而是一座日本的海濱小鎮,它是動畫中「縣立大洗女子學園」所在城鎮的原型與取景地,更是少戰粉們打卡的聖地——茨城縣大洗町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當然,即便是經常往返於日本老司機,也未必去過大洗町以及其所在的茨城縣——這個每年都在魅力度排行榜中穩居47個都道府縣倒數第一的「窮鄉僻壤」,即便它就在東京的隔壁。

但在當地政府與居民的合力打造下,僅有1.7萬常住人口、地域面積只比上海市最小的黃浦區大半圈的大洗町在6年的時間裡,已經華麗轉身為了一座聞名遐邇的2.5次元城市,成為了日本最為炙手可熱的聖地巡禮目的地之一,在帶來無數商機與名譽的同時,也成就了一段用愛發電、拯救世界的佳話——

它是各類雜誌、網站、調查與票選的榜單中居高不下的常青樹和人氣王,有一半多的粉絲都會反覆造訪大洗町4次以上,僅動畫播出後的第一年,來到大洗町的遊客就增加了16萬人,帶來了7.21億日元的直接經濟效益,當地的鹿島臨海鐵道線的乘客數增加了2萬多人,大洗當地的傳統節日「鮟鱇祭」的參加人數從最初的3萬人暴增至13萬人,町內的商戶月收入最高增長3倍,來自「故鄉納稅」的募捐收入最多時飆升10倍,甚至有幾十名阿宅因為愛得太過深沉而移居至大洗……

這個規模尚不及中國一個普通中小鄉鎮的都市圈邊緣郊區,究竟有怎樣的魔力,能讓阿宅們如此痴狂?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大洗町與《少女與戰車》的故事,不僅是一座小鎮與一部動畫充滿愛與奇蹟的邂逅,更是一道跨越次元的地域合作與「鄉村振興」的奇妙縮影。

下一頁:地域合作的「大洗樣本」

偷偷摸摸大作戰!—— 地域合作的「大洗樣本」

在《少女與戰車》的製片人杉山潔看來,「依靠動畫振興地方」這樣的想法在多數情況下只是一廂情願的空談而已,雖然《少戰》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2011年企劃伊始之時,最初考慮被作為《少戰》取景舞台的並非大洗,而是日本山陰地區某個地勢崎嶇、暴雪連綿的地方城市,但是由於距離東京太遠,不利於製作者們的反覆實地取材,於是位於關東海濱地區、距離東京兩小時車程、有可供「學院艦」停泊的巨大港灣、同時也是杉山潔曾私人造訪過的茨城縣大洗町便成為了架空舞台的候補地區。

在與動畫的監督水島努一道考察踩點後,兩者一拍即合:我覺得還行,就決定是大洗了。「戰車道」的idea在對動畫本地人看來十分奇葩,但此時大洗町的日子卻也不好過,雖然坐擁海濱浴場的大洗一直是茨城縣旅遊業最興旺的地區,但受到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的波及,這一賴以生存的地方支柱產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重創,使得當年的遊客數量直接銳減53.7%至300萬不到。

雖然杉山潔此後反覆強調《少戰》選擇大洗町為舞台的初衷並非是為了支援災後重建,自己也不認為一部受眾極為狹窄的深夜動畫能夠扛著「動畫旅遊」的大旗去奢談振興地域,但是天災下的命運偶然的垂青,確實為《少戰》與大洗的因緣際會打上了戲劇性的高光效果。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2012年10月,《少戰》正式開播,雖說主角的學校被冠以「大洗女子學院」之名,但大洗町的街景直至第四話才姍姍登場,也並未在粉絲中間打響自己的地域品牌,但契機隨即降臨。開播後次月的11月18日,恰好是一年一度的大洗本地最熱鬧的傳統節日「鮟鱇祭」,製作方與地方工商業人士一合計,何不趁著這個機會招徠下動畫的粉絲前來熱鬧一下,也算是個不錯的宣傳。

於是極少數本地人自發成立了地下組織「少戰應援團」,在不驚動當地政府與商會的前提下私下裡推進企劃,而製作方則在網路上做了一番宣傳,自費給本地的電車和公交車塗了車身廣告,做了些鑰匙扣之類的動畫周邊,並請了動畫聲優和大洗中學的吹奏部來搞些現場活動。

按照杉山潔自己的一口毒奶,要是能有個1000人來參加就要喜極而泣了,畢竟這個名字十分可疑的祭典向來都只有本地人參加,能稍微蹭一下《少戰》的熱度,來幾個阿宅捧個場大概已經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鮟鱇祭當天,毫無心理準備的策劃者們徹底懵逼了:歷來只有3萬熟客熱鬧一下的鄉下祭典,一天之內湧入了整整6萬多人,其中憑空冒出來的幾萬張新面孔幾乎都是《少戰》的粉絲。不僅數量少的可憐的周邊被瞬間哄搶一空,本地居民更是在水泄不通的阡陌交通中隨風凌亂:戰車?軍神?Panzer Vor?何じゃそりゃ!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這事兒有搞頭!猝不及防的大洗人虎軀一震,嗅到了其中潛藏的巨大機遇氣息。在嘗到了甜頭之後,一批當地的「有志之士」隨即組建了「偷偷摸摸作戰大本營」(コソコソ作戦本部,名字梗來源於動畫第4話),分工負責外部交涉、內部協調等工作。

雖然此時大洗的當地政府和居民只是單純感到遊客數量的增多,並未向這股星星之火投去特殊的目光,但是在一小撮「吃螃蟹」的民間先驅者的嘗試與推動下,起初「偷偷摸摸」的地域合作隨著動畫人氣的上揚也慢慢走上正軌,並逐漸燃起了商工會、商店街、交通服務業、大洗町政府等多方共同參與的燎原之勢。

以2012年的鮟鱇祭為開端,從動畫TV版播出到劇場版、最終章上映的五六年時間中,抓住機遇的大洗人通過成立負責企劃與運營的民間志願組織、設置動畫角色與戰車的立板、舉辦角色的慶生會、向消費者回贈小禮品、鼓勵店鋪自行開發特色周邊、塗裝痛車、開設主題觀光指南所、資料館與咖啡廳、舉辦集章活動、不定期舉辦感謝祭、修學旅行、展示會、動畫鑒賞會等主題活動、與居民卡、知事選擇、獻血等社會活動進行聯動等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策劃與聯動,將一個IP的可利用資源「壓榨」到了極限,為自己的街道重新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並成為了產業聯動與地域合作的範本,獲得了2013年國土交通觀光廳「必須要去的旅行地」獎勵獎、2014年茨城縣「2013年度茨城印象提升」大獎、2015年經濟產業省「30個努力的商店街」等獎項。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長達6年的努力下,除了對旅遊、住宿、餐飲等領域的經濟拉動外,「少戰熱」為大洗帶來的改變比比皆是。如今,鮟鱇祭已經成為了少戰迷們一年一度的狂歡盛宴,參加的人數也已經從首年的6萬人翻倍至13萬,全年的遊客人數緩緩回復至災前的8成,町內商店的營收普遍上漲了兩成以上。

而在肉眼可見的經濟效益之下,熱情好客的鄉民與粉絲的情誼同時也越來越深厚,「大洗出品」的2.5次元旅遊與地域文化品牌聲名鵲起,那個曾經委頓消沉的災區已經從陰霾中重振旗鼓,這當然不能完全歸結於動畫的影響,但大洗町與「少戰」的深厚羈絆在其中依然熠熠生輝。而作為一名射爆了的非軍宅,筆者也藉此探訪了一番這個矗立於拂面海風中的寧靜小鎮。

下一頁:大洗町長的什麼樣

還是你們鄉下人會玩!—— 大洗町長什麼樣

作為聖地巡禮的目標,大洗與其他二次元聖地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在別的地方,作為阿宅的我即便看到街上的某個櫥窗里擺著某個與二次元相關的物件,一時間便會興奮不已,但是在大洗,這一心理完全是反向的:如果你在一家店裡看不到打炮少女的痕迹,反而會可恥地反噴一嘴——什麼?居居居然沒有《少戰》?真丟人,你退群吧!

如果沒有《少戰》的話,大洗町和大部分的日本鄉下小鎮別無二致,但如果來到了商業街,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不管是餐館、書店、雜貨鋪還是藥店、銀行、美容店,幾乎所有大小商鋪在門前都擺著一個1:1的動畫人物立板,每一家的人物都不一樣,彷彿是各自的吉祥物一般,非常顯眼。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這便是大洗街頭辨識度最高的風景了。2013年3月的大洗海樂節,為招攬《少戰》粉絲,當地製作了一批動畫角色的立板放置在町內的各個商店街,搞了個捉迷藏的活動讓粉絲們尋找散落於世界的七顆龍珠,因為效果不錯,於是便決定將這些人物立板分配給各個商鋪長期使用。於是乎,大家紛紛美滋滋地抱了個妹子回家,擺在店門口作為自家的「看板娘」,此後這些與每家每戶靈魂綁定的妹子們便成為了店鋪宣傳與粉絲活動的核心,成為了大洗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得益於《少戰》有著龐大的登場角色數量,大洗町內的大部分商店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看板娘」。比如我入住的旅館「餚屋本店」,承包的妹子就是紅茶不離手的大吉嶺。恩?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耳熟?沒錯,這就是那家在TV版和劇場版里兩次慘遭戰車衝撞,然後喜提賠償款的拆遷大戶。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餚屋本店是一家傳統的割烹旅館,即食宿一體的日式旅館。雖說是百年老店,但是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也毫無包袱,除了醒目的看板之外,走進旅館後就可以看到完全被大吉嶺霸權的公共區域:貼滿粉絲留言的宣傳牆,自行販賣的日曆等周邊產品,宣傳海報,以及一整片擺滿各種模型、畫框、書籍、明信片等物品的櫃檯。

隨便走進大洗町的一家商店,你幾乎都可以看到老闆們都有一個珍藏的展示區,無一例外地整整齊齊地放滿了塗鴉、手辦等周邊,甚至貼滿了整面牆壁,並且所有物品都集中於一個主題——即該店鋪的「看板娘」。而這些琳琅滿目的商品大多都是來自於粉絲們的贈送,其中最大的來源,便是每年的角色慶生會。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認領了各自的「看板娘」回家後,不少店鋪都自發地在每年的角色官方生日時舉辦慶生會,吸引阿宅們前來為「老婆」慶祝,人氣角色慶生會的參與人數往往不下數百人。除了競猜、唱歌、販賣周邊這些活動外,不僅店家會熱情地招待粉絲,粉絲們每年也都會向店家贈送各類愛心小禮物,通過搭建溝通的橋樑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循環。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為了回饋粉絲的好意,各家店鋪也統一印製徽章、名片、明信片等小禮品,作為粉絲在自家店內消費時的店鋪特典進行贈送。當然,各家送的也都是自家的「看板娘」了——沒錯,「拼娘」的時候又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除此之外,這些可愛的老闆們還為自家的妹子做了不少的紀念章擺在店門口,供粉絲蓋章留念。紀念章也算是日本最富有特色的旅遊文化之一了, 為此,大洗也常設了一個集章活動,只要在町內各地8個制定的蓋章處蓋回6個以上的紀念章,就能領取一份紀念品。為了能蓋到這些紀念章,遊客們必然會乖乖根據指示走遍町內的主要區域,這樣既能滿足紀念打卡的需要,又能順水推舟地讓遊客飽覽地方特色,不得不說是日本人在旅遊引導上的一記妙招。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可以看出,大洗的店鋪們人手一個的妹子遠遠不只是裝點門面的花瓶。作為與遊客接觸最多的場所,大洗的商店街在推動「少戰熱」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設置看板吸引粉絲、舉辦慶生會、贈送小禮物等方式,每家每戶都通過「看板娘」這一媒介與特定的粉絲群體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種以商店為據點的粉絲活動,也是大洗能夠持續不斷吸引回頭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少戰熱」興起之後,當地的大洗磯前神社也不甘寂寞,不僅專門開闢了兩大面繪馬牆供各種野生大觸們留下自己的痛繪馬,更是製作了一塊巨大的繪馬放在境內吸引粉絲。神也愛看《少戰》,誰都攔不住啊。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除了逛街看風景之外,少戰的粉絲們在大洗絕不可錯過的另外兩處聖地,是位於海洋塔的喫茶店和最大的官方Gallery。在主題咖啡店「ガルパン喫茶「Panzer Vor」」除了能看到身著大洗校服的服務員小姐姐、吃到「桑達斯漢堡」、「安齊奧意麵」等如假包換的美食之外,50米的高空也是俯瞰大洗美景的絕佳場所。而「ガルパンギャラリー」:是「少戰」最大的官方資料館與周邊店,除了陳列展示著雙方地域合作的發展歷程,也能買到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日本這個對知識產權極為重視的國家,版權往往是生產販賣周邊時必須處理一個問題。在地域合作中,在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是大洗町的商工會,即日本的地方商會組織。

因為大洗的人們起初並沒有版權的概念,所以製作方在大洗的商工會中專門設立了處理版權問題的窗口,商鋪們自行開發的周邊產品都可以統一向窗口申報處理,最後再由版權方向商工會統一收取權益金,從而引導了當地原創商品的規範化開發生產。由於雙方合作關係十分愉快,因此在大洗販賣的原創周邊產品不僅種類琳琅滿目,而且價格十分公道良心,幾乎低到收不到什麼權益金的程度,這種「不會做生意」的耿直作風自然贏得了粉絲們的一致好感。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除了商業街的老闆們,其他行業的人們在這場「少戰熱」中也沒歇著,比如交通業。途徑大洗町的唯一鐵路線「鹿島臨海鐵道」趁著動畫的熱潮也順勢塗裝了一批「少戰」的痛車,茨城縣本地的交通公司先後塗裝了一批「少戰」的公交車,並發行了特殊的乘車紀念券,還請了聲優來錄製車內的廣播,同時大洗自己也生產了一批公共自行車,以1次500日元的價格供粉絲進行租借,而不少店鋪和民間高手也把自家的汽車塗裝成了痛車。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與上面這些熱火朝天的民間行動相比,大洗的政府方面卻並未對民間組織的活動進行太多的干預,也沒有直接參与一系列活動的策劃,但也跟著湊了不少的熱鬧,比如在2013年發行了「少戰」的特別居民卡,向日本各地與海外遊客共賣了1萬6千多張小賺500萬日元,在茨城縣知事選舉中派發6萬袋印有「少戰」插圖的紙巾用來拉票、播放聲優錄製的應援廣播,在紅十字中心創設「獻血道」吸引阿宅來獻血等等,玩的也是不亦樂乎。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作為新興的2.5次元之城,大洗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聖地巡禮」的天花板,在這裡,幾乎所有事物都能與「少戰」進行毫無違和感的結合,它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幾乎毫無保留地接納了二次元大刀闊斧的改造,讓人直呼「這也可以?」的跨次元聯動在這裡成為了再也正常不過的風景。對於這些可愛歡脫的大洗人民來說,大概沒有什麼是一句「Panzer Vor」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有,那就來兩句。

下一頁:大洗人與「少戰人」的不解之緣

大洗的笑容由我們來守護!—— 大洗人與「少戰人」的不解之緣

從蹭熱點到成為熱點,無數日本的媒體與研究者都饒有興緻地將大洗町與《少戰》的故事放在聖地巡禮與地域振興的大命題中反覆揣摩,並探討著同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大洗?

如果單從探訪作品場景的角度來看,大洗町在「聖地」星羅棋布的日本遠遠算不上出挑,且動畫中描繪的也都是街道、店鋪、車站、神社這類平平無奇的普通城市景觀,然而大洗與《少戰》的聯姻中最大的閃光點其實在於:動畫很好地充當了粉絲與本地居民交流互動的潤滑劑,在互相接觸的過程中,粉絲對聖地巡禮的熱情自不必說,而豪爽好客、樂於助人的大洗居民們也始終對循著二次元的足跡蜂擁而至的宅男腐女們友好地敞開大門,一直真誠地歡迎和接納著這些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這也不斷反哺著粉絲們對大洗的口碑與眷顧。

在如此循環往複的良性互動之下,使得大洗町逐漸凝聚了一股極強的文化黏性。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針對大洗町的不少的調查、訪談、研究中,大洗所獨有的人情味是被提到次數最多的關鍵字,甚至有人認為,大洗最大的魅力,也是大洗的主心骨,就是大叔大媽們的「人間力」(人格魅力):


「是『少戰』的粉絲嗎?」
「啊,是的。」
「下個月,這裡會舉辦武部沙織的慶生會哦。」
「真的嗎?我一定會來的!」

正是這些類似的搭話,一點點地牽連起了粉絲與店主們的羈絆。地震對旅遊業的重創曾一度讓大洗陷入悲觀的沉寂中,而此時蜂擁而至的「少戰」粉們則給商店街帶來了煥發活力的契機。

通過街頭的愉快交談、店家們豪爽地招待粉絲、粉絲又反過來帶著感恩與禮物回訪,大洗原本就熱情好客、開放洒脫的質樸民風再一次被激發出來,使得《少戰》成為了眾人間其樂融融的共同語言。《少戰》不僅為門庭冷落的大洗重新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活力,更讓20多名對都市生活感到疲倦的大齡阿宅,以聖地巡禮的契機移居到了這個充滿美景與人情味的海濱小鎮。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雖然近年來「聖地巡禮」所產生的經濟與文化效益已經逐漸得到了日本社會的認可,但方興未艾的巡禮活動大多還只是阿宅們單方面的自娛自樂,往往並不受人待見。如《你的名字》中的飛驒市在一夜之間成為網紅後,製作者和地方政府往往都會在第一時間呼籲大家文明出遊,不要給當地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而大洗的「少戰熱」固然和大洗人自身的善舉與努力密不可分,但粉絲們在其中也做出了不容小覷的貢獻。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在雙方融洽的交往中,同樣作為關鍵因素的一點是,《少戰》最初的核心觀眾多是30歲上下的老男孩,這樣一批業已成為「社會人」的粉絲群體不僅具備穩定的消費能力,同時也有成熟的社會修養與自我約束能力。

雖然在初期也出現過阿宅翻牆去女澡堂「巡禮」這種拉仇恨的舉動,但絕大部分的粉絲依舊保持了行為舉止上的文明有序,比如在一年一度的鮟鱇祭中,幾萬的粉絲幾乎沒有殘留下任何的垃圾,在一家旅館自發設置的旅行休息處,雖然常年無人看管,但裡面的貴重物品從未發生失竊。

這種「負責任的旅行」自然得到了大洗人民的認可與接納,這些高素質的中年阿宅們也被因此被人們寄予了相當高的信賴感,並被親切地稱為「ガルパンさん」(少戰人)。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正是這樣一群井然有序的粉絲群體與樸實熱情的大洗居民,共同營造了和諧友愛、互利共贏的文化氛圍,也讓雙方在萍水相逢中擦出了不少暖心的小火花:2013年3月的大洗海樂節時,大洗的文化中心在凌晨五點就早早地提前開門並打開了暖氣,茨城交通還安排車輛反覆在車站和文化中心間往返,迎接來到大洗的粉絲;為解決活動高峰期住宿不足的問題,當地的溫泉浴場「潮騷之湯」的老闆娘以每人一晚2000日元的價格開放了食堂供遊客打地鋪,鎮上運營的健康館甚至渡輪都臨時充當旅館接納遊客;2015年12月31日的深夜,鎮上的炸串店ウスヤ精肉店自發地為一群特地來大洗海濱熬夜看日出的粉絲營業到元旦凌晨5點,不僅給他們提供熱乎的炸串,還免費請他們喝甜酒暖身,忙活了一夜還指不準要賠錢……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製作人杉山潔在接受日本網站ASCII.jp採訪時坦言,作為一名高齡御宅族,自己也是一路背負著社會的偏見走過來的,自然很清楚世人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與評判自己。所以在進行地域合作時,無論以企劃者的身份還是作為普通粉絲,他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這個群體的形象,因此當聽到「『少戰人』的素質都棒棒噠」這樣的評價時,杉山潔也不由得對大洗人給予的善意與認可感到由衷的欣慰。

正是在可愛的大洗人的活躍下,《少戰》的故事才從二次元的世界續寫到了三次元的街角,讓越來越多的人將原本傾注在作品與聖地上的愛轉移到了大洗町上,而正是因為將這股「少戰熱」延續為了「大洗熱」,靠偶然的「蹭熱點」發家致富的大洗才沒有重蹈三分鐘熱度的覆轍,而是在6年的時間裡不斷續寫著屬於自己的大洗故事。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相比與都市中人與人之間謹慎地保持著距離的人際關係,商店街充滿人情味的社交環境讓來到大洗的粉絲們有賓至如歸的放鬆感,如今和店家打成一片、像走親訪友一般常來坐坐的熟客不在少數,加上海濱四季如畫的良辰美景,這正是大家願意不斷回到大洗故地重遊的原因。

大洗町商工觀光課的工作人員如是自豪地說道。

是《少女與戰車》吸引了這群視大洗為第二故鄉的「少戰人」嗎?是,也並不全是。

大洗町並不是聖地巡禮這一旅行文化的開創者,更不會是最後一個試圖將影視作品的社會熱點轉化為的經濟效益地方,但它無疑是通過多方合作與良性互動實現地域振興的教科書式的經典範本。因此,有了大洗町的珠玉在前,大概有不少人會情不自禁地大呼:看吧!咱們阿宅有力量,二次元拯救世界啊!想發財的都去拍動畫吧!

但現實是,作為一種小眾的亞文化,大多收視率連1%都不到的深夜動畫影響力依然十分有限,照葫蘆畫瓢地做著靠阿宅發財的美夢、甚至幻想著「拍個動畫出來地方一下子就振興了」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在聖地巡禮的成功案例中,動畫往往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或者說是媒介,就算動畫火了,沒有當地居民的配合與活躍,所謂的「地方振興」也註定無法形成氣候,或者只是三分鐘熱度。說到底,起決定性作用的絕非是動畫,而是活生生的人的力量。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正如製作者杉山潔所言,風水輪流轉的二次元世界中並不存在永恆的霸權,再炙手可熱的一部作品、一個IP也必然有其落幕之時,依靠「蹭熱點」帶來的短暫生命周期勢必會早早地人走茶涼,即便是長壽如大洗町的「少戰熱」遲早也會有停滯與衰退的一天。

但即使到了那個時候,只要有這樣一群不是作品、而是城鎮的愛好者在,他們還是會繼續反覆造訪大洗,在為這個地方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與活力。而正是將來到大洗的「少戰迷」變成「大洗迷」這一點,才是這波大洗的《少女與戰車》熱潮中最耐人尋味的打開方式。

用動漫振興地方經濟?這個日本小鎮真的做到了

(本文最早發佈於豆瓣,由原作者刪改後重新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2018就要結束了,來聊聊你的這一年吧
微軟確定Xbox One《王國之心3》將推出官方中文版

TAG:遊戲時光VG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