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一直想聊聊校園霸凌的話題。

談到孩子,總是會用純潔、天真等字眼來形容他們。但往往善與惡從來都是相伴存在的。我們看不到的黑暗角落,校園霸凌並不遙遠,孩子們成為了施暴者,也成為了受害者。

01

最近深受關注的甘肅八歲女童被毆打事件,時隔一個月之後再次發酵。關於這個事件,叮噹媽聽到了兩個版本:

第一個:女孩拿了班級中兩個男孩的橡皮,並且欠了一元錢沒有歸還,兩個男孩便將掃帚戳進女孩下體,狠狠毆打女孩。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二個:老師懷疑女孩偷了自己的口紅,在一番審問後決定懲罰女孩,於是將女孩帶到教室,讓班級中七八歲的學生毆打女孩,任由他們用教鞭戳進女孩的下體。

女孩血流不止得回到家,秋褲都被染成了紅色,血水順著大腿往下流,一直灌進鞋子里。手術之後陰道深處仍有多處傷口,最深的根本無法縫合。醫生說,不能確定女孩是否還具有生育能力。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現在真相仍在調查中,該校校長已經被免職。但涉案男孩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男孩的家長也並未進行賠償,甚至沒有站出來說一句對不起。目前,肇事老師是否被處分未知。

毀滅一個人,就是這麼簡單。

時間流逝,傷疤會癒合,但心理傷疤永遠不會被抹去。那些施暴的孩子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也才七八歲,如果是被老師教唆而犯錯,那麼於他們而言,這樣傷害一個女孩子是不是等於「開了個玩笑」?

02

在等待案件真相之餘,叮噹媽更關注的是校園霸凌這四個字。

去年有一部電影叫《悲傷逆流成河》,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事件。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因為媽媽的不正當職業,讓她活在同學們的冷眼之下。

一次意外,讓女主被誤認為是兇手,於是謠言滿天飛,越來越多的同學嘲笑她,辱罵她,甚至對她做各種惡作劇。

最後,女主選擇跳河自殺。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直到她死的時候,同學們仍然保持著看笑話的心態,他們覺得自己只是在開玩笑,女主的死和自己並沒有任何關係。

是的,他們並沒有用刀直接插進女主心臟,但冷言冷語之下的校園暴力往往最為致命。他們的每一聲指責與嘲笑,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等到悲劇釀成,施暴者用一句「玩笑而已」輕描淡寫地略過,不會受到懲罰,也沒有任何愧疚與不安,真的很令人絕望。

03

這個世界上最不負責任的東西就是玩笑。你可知道玩笑的代價有多大?

悲哀的是,熊孩子開玩笑,熊家長縱容孩子的玩笑。

日本有一個慘絕人寰的惡性青少年犯罪案件——綾瀨水泥殺人案。真的很人神共憤,這個案件當時震驚了整個日本。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1989年,17歲的高中女生古田順子失蹤,後來發現她的遺體被水泥密封在了油桶中。而兇手是同為高中生的四名男生,年齡在16~18歲之間。他們將古田順子監禁了整整41日,對她進行強姦、毆打、焚燒等暴力行為,最後折磨致死。

這41天,古田順子一直被拘禁在其中一個高中生家中的二樓,這個男生的媽媽幾度在家中看見古田順子,當言語勸解無果後,並沒有過多干涉自己兒子的行為。

二樓上傳來各種虐待的聲音、哀求的聲音,但男生的家人最後卻選擇了充耳不聞。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他們說,怕自己的孩子發飆。他們選擇了縱容。

簡直可恨,自己的孩子能變成殺人犯,家長心裡沒點數嗎?從孩子第一次對同學「開玩笑」、「惡作劇」的時候,家長不及時教育,反而採取容忍甚至默許的態度,讓孩子一點點走向罪惡的深淵。

雪崩發生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當校園霸凌出現的時候,每一個施暴者的家長都難辭其咎。正如甘肅女童的案件,那幾個不曾出來表態與賠償的家長,何嘗不是早早地給孩子種下了罪惡的因,才導致這樣的果?

04

縱觀校園霸凌事件,叮噹媽發現很多類似案件的受害者,大多出生在不太幸福的原生家庭中。

甘肅這個被欺負的女孩家庭背景很複雜:媽媽生下她就離開了,爸爸有智力問題,出走以後也沒有再回來。《悲傷逆流成河》的女主也是,原生家庭並不完整。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很容易走向極端:被欺負和欺負人,他們的心理更容易不健全。

「她沒有爸爸!」

「她爸爸是小偷!」

「她家裡是撿破爛的!」

……

類似的「童言無忌」,真的聽了太多太多了。

有的時候說者無意,畢竟真的太小了,是非對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但聽者有心,因為他們說的不管是不是事實,自己都是被群起而攻之的對象,伴隨而來的將是更深一步的暴力和心靈虐待。

或許那個熊孩子只是把寫著「豬頭」字樣的紙條貼在了她的背後,或許另一個熊孩子只是在她的杯子里放了一點粉筆灰,又或許有個孩子惡搞把口香糖黏在她的頭髮上……

這些在自己家長眼裡看來無比微不足道的事,可以用玩笑一語帶過的事,實際上卻無形中助長了校園霸凌的氣焰。

孩子淘氣可能沒錯,但家長「淘氣」就是罪不可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百寶箱 的精彩文章:

產後得了關節炎,這幾類食品得少吃!別嘴饞
寶寶呼吸聲重不是小事,做好三步護理!

TAG:育兒百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