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董明珠連任董事長 格力「芯」路堅定

董明珠連任董事長 格力「芯」路堅定

備受矚目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終於結束,結果亦已出爐。1月16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選舉董明珠為公司董事長獲董事會全票通過,65歲的董明珠成功連任。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董明珠因主導格力開展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多元化之路而備受爭議,而其能否連任對於上述業務的後續發展則顯得十分關鍵。如今董明珠連任,她昨日(1月16日)在臨時股東大會現場再次回應了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等相關問題。

其中,在集成電路/晶元方面,對於此前「格力一搞晶元股價就掉」這個問題,董明珠再次回應表示,這說明格力是真干。此外董明珠再次表態,「晶元,我是一定要做的,每年格力電器進口那麼多晶元,我做晶元不是為了市場分一杯羹、不是為了打價格戰,而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性能更好、更可靠的產品。」

從董明珠的態度看來,至少在其接下來執掌格力電器的三年里,「造芯」之路是將堅定地走下去。

回顧格力「芯」路

2018年11月,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8年會暨珠海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 2018)上,格力電器總裁助理李紹斌詳細介紹了格力電器在集成電路方面的發展歷程。

據其所言,家用電器已踏入智能化時代,一台空調里不僅只有主控晶元,還需要涵蓋音頻CODEC晶元、Wifi/藍牙晶元、ADC晶元、DSP晶元、高保真解碼晶元、DDR晶元等一系列晶元,目前格力每年集成電路採購費用近50億元人民幣。

李紹斌會上透露,格力於2015年就已組建團隊,開始微電子晶元和功率半導體方向的研發,旨在推動格力電器核心基礎元件的快速自主化。其中,微電子晶元包括32位MCU、系統級晶元SoC及其解決方案等,功率半導體則主要進行功率器件和智能功率模塊的設計研發。

隨後2016年~2017年間,格力及董明珠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對外表露過要自研晶元的消息。

2016年,格力電器在年報中首次披露要「研發自主知識產品的晶元」,董明珠也在當年4月份對外界透露正在研究晶元。2017年,格力組建了一個隸屬於格力通信技術研究院的微電子部門,該部門有著數字前端/後端、模擬設計、版圖設計、硬體設計、軟體設計及功率器件設計等覆蓋整個晶元設計所有環節的完整研發團隊。

2018年是格力高調大舉進軍集成電路領域的重要時間節點。2018年4月,格力電器在其年報中表示2017年不分紅,因為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這些留存資金將用於包括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隨後,2018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高調地表示,哪怕花500億元,格力電器也要把晶元研究成功。6月,格力電器公開其最新產業規劃圖,晶元赫然在列。董明珠在會上表示,做晶元格力電器是堅定不移、必須做。

2018年8月,格力電器正式成立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格力電器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珠海零邊界為格力電器剛註冊成立的子公司,主業為晶元設計,圍繞空調里使用的晶元相關為主。

此外,2018年11月底格力電器簽訂投資協議,擬投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項目。格力電器表示,公司加大與聞泰科技在通訊終端、物聯網、智能硬體等業務上的合作,並將藉助聞泰科技的5G研發能力戰略性布局5G產業鏈。

從組建團隊及微電子部門,再到正式成立子公司、參與收購安世集團,格力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布局已越來越深入。

在ICCAD 2018上,珠海展區展示了格力自研的通用型超低功耗32位MCU、8通用型工控類CAN/LCD32位MCU,可見其晶元研發已有所獲。當時,李紹斌表示未來格力零邊界將滿足格力內部對晶元高性能等需求,並作為晶元原廠,通過技術迭代,部分產品涉足外銷,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堅定自主研發、掌握核心「芯」科技。

那麼,接下來就看連任的董明珠將如何實現格力自研晶元的滿足內部、開拓外銷了。

備註:以上內容為集邦諮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半導體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中芯國際上海12英寸晶元生產線 計劃投資逾100億美元
總投資100億 紫光集團晶元工廠及雲谷產業園項目落戶天津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