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拐彎」雷達獲成功,讓航母無處遁形,或將改變海上交戰規則

中國「拐彎」雷達獲成功,讓航母無處遁形,或將改變海上交戰規則

2019年1月8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已年過八旬的工程院和科學院「兩院院士」劉永坦老先生,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於沒有在大會現場公布劉永坦院士的具體事迹,引起了各類媒體的廣泛猜測。根據解放軍報發布的權威信息以及劉永坦院士的自述和國內外公開資料,軍事專家推測——該獲獎成果應該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最新一代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系統,本文對該雷達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及最新成果做一簡要背景分析。人們常常感慨,「大海無邊無際,寬闊無垠,隱藏著無窮的秘密」,在科學研究中也是如此。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英國政府為了防止德軍飛機從空中突襲本土,在海岸線上部署了一種擔任探測和警戒任務的遠程防空雷達。由於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該雷達是一種水平極化高頻米波雷達。人們發現,該雷達常常受到來自海面不明原因的無線電波「干擾」,對這一現象當時人們無法用科學道理進行解釋。

直到1955年才有外國科學家對這一現象做出合理解釋:海水是一種良導體,而海平面既是空氣的最底層,又是海洋的最頂層,海平面空氣受海洋影響富含鹽份,這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區域,該區域內無線電波可緊貼海面不斷繞射向前傳播,其範圍要比一般雷達遠,而高頻米波波段有大量的軍民用廣播及通信業務,因此極易對遠方的雷達產生干擾。由於岸基微波雷達對海觀測要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不能及早發現超視距的艦船及低空海上目標。自從發現這一繞射現象後,人們自然會聯想到能否利用這一現象研製出一種超視距雷達,發現較遠距離的海上目標。基於這一構想,世界各國紛紛開展了地波超視距雷達的研究。據資料介紹,該雷達目前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探測海洋洋流為主,美國,日本等國研製的較多;另一種則有著明顯的軍事目的,主要用來探測大型艦船和低空飛行目標。

英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的研究成果較為突出。據國外媒體披露,英國的馬可尼公司研製出一種艦載型地波雷達,能發現350公里外的海面大型船隻,200公里外的低空大型飛機(如前蘇聯的「逆火」、美國的B-52轟炸機),甚至號稱能發現150公里外的低空高速飛行的巡航導彈。馬可尼公司稱對高空轟炸機及大型艦船的發現距離幾乎跟大型預警機不相上下,而造價卻只有一架預警機的1/15 。而預警機要完成一台地波雷達同樣的任務,至少要需要3架(一架預警機一般只能工作8個小時)。如此高的性價比讓人們對它的興趣大增。但是,高頻地波雷達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受外界電磁環境影響太大。隨著人們信息交流的日漸頻繁,沒有電磁干擾的高頻波段幾乎沒有,對海面電離層的無線電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高頻地波雷達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瓶頸。

我國的劉永坦院士早在1958年就開始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從事雷達理論、新體制雷達系統、制導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於1979年以名譽研究員的身份在英國留學,在國際知名的海態高頻遙感學專家指導下從事了兩年的高頻地波雷達研究,80年代初回國後即投身到高頻雷達的研究與實踐中, 經過八年多的努力, 在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部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站實驗系統, 成功地檢測並跟蹤了超視距艦船目標。該項目成果曾獲1991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其影響下,國內多個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紛紛開展了超視距高頻地波雷達的研究。例如武漢大學研製的地波雷達能探測250公里遠的海流和風向,即使在嚴重干擾下也能探測150公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哈工大高頻地波團隊也在劉永坦院士的帶領下,繼續不斷的對地波雷達進行改進。據2018年12月26日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獲獎項目披露,由XXX工業大學與XXX工大雷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申請的「一種高頻地波雷達弱目標檢測跟蹤方法和裝置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大獎。據公開資料稱,目前全世界的地波雷達都只能檢測海上大型目標,在強海雜波干擾背景下對中小型艦船弱信號進行檢測跟蹤是國際上尚沒有得到解決的世界性難題。而隨著艦船隱身技術的發展,目標信號將變得越來越弱。該技術在世界上首創性的解決了高頻地波雷達在強海雜波背景下對弱目標進行檢測跟蹤的難題,能非常有效的發現多個弱信號目標航行軌跡,目前,新一代高頻地波雷達已經登上海上作戰艦艇,實現了對海上敵方作戰船隻的超視距實時監控,實現了對敵方地平線下遠程海上偵察,並為未來超遠程防空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新型雷達將徹底改寫海上交戰規則,實現在敵人頭頂進行防空的作戰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鷹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面對北約緊逼:俄羅斯將加快更新武器,不過世界第二軍力已經不保
俄動用美軍禁止新導彈,突防200公里摧毀指揮大樓,上百人被埋

TAG:小鷹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