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曠視升級 印奇成長

曠視升級 印奇成長

非常直接地,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承認過往七年創業歷程中,曾面對過無數挑戰與挫敗,最大的一項便是個人的成長。

近日,這家從人臉識別起步的AI公司發布了機器人戰略,公布曠視機器人戰略核心產品河圖,同時基於演算法核心基因,加強數字化與操作控制能力,全面升級為AIoT操作系統。

印奇表示,AIoT這個詞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渡辭彙,未來兩三年之後,AIoT可能會像現在的互聯網一樣成為產業中堅力量,而AI會成為一種真正本質化工具。同時,曠視更新LOGO,替換掉此前「FACE 」。

印奇稱,這次調整,是曠視戰略的升級,而非轉型,這位生於1988年、創業歷時七年、公司估值位列行業頭部的年輕人多次強調。

聚焦AI細分領域

2018年是幾乎所有AI公司在跨越泛泛化布局與概念宣傳,開始轉向細分領域的一年。

2019年1月16日,曠視科技更新未來戰略,印奇表示,公司新目標是以AI演算法為核心技術力,以IoT OS為核心產品力,建立AIoT時代的操作系統。而最新發布的AIoT OS河圖操作系統,是一套致力於機器人與物流、製造業務快速集成,一站式解決規劃、模擬、實施、運營全流程的操作系統。

至此,曠視業務場景從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地產、手機、金融等垂直場景,升級為城市大腦、供應鏈大腦、個人生活大腦三個IoT場景業務群。藉助這三大場景的落地,曠視將打造自己的AI演算法引擎與IoT操作系統。

印奇表示,嚴格來講,曠視作為AI創業公司,將產業鏈做「重」這件事,是從公司成立第一天便開始了。

2011 年 10 月,印奇與同學唐文斌、楊沐合夥創業成立曠視。公司剛成立不久,清華AI演算法專業畢業的印奇,即赴美攻讀哥大硬體與感測器專業,「那時我們就確定了AI演算法與物聯網硬體結合的路線。」

一開始,印奇等定下了曠視業務布局,覆蓋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機 AR、商業物聯、以及工業機器人五個核心行業。

其後,曠視與艾瑞思機器人在技術與產品領域展開合作,為後者提供基於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和智能調度演算法技術支持,以提高物流機器人的智能、增強人機協作效率、提高生產效率、變革倉儲管理業務模式。2018年4月8日,曠視宣布全資收購艾瑞思機器人(Ares robot),正式進軍智能機器人業務。

除了曠視,其他AI創業公司在2018年先後發布聚焦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的戰略,打法上愈來愈聚焦,而印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所謂的「聚焦」,需要準備與實力,「當你想聚焦一個行業時,代表你必須做得更深,並非所有AI公司有這樣的基因。但這總歸是一個好的方向。」

與巨頭互補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類公司被巨頭收購兼并是時常發生的事情,前者大多無力反抗、被迫順從。但在人工智慧時代,創業公司與巨頭之間,以一種表面良好的共存共生關係並立著,甚至需要互相依靠。

對此,印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的行業觀察之中,過去互聯網巨頭更大的優勢在於擁有場景,而如今,按照優勢資產不同,可以大致將所有公司分為三類——資產型、運營場景型、以及技術型。在他看來,之前巨頭能夠輕而易舉吞併的創業公司,雙方共性就是均為運營型,而曠視更多關注的是如何通過科技製造工具、來賦能運營型公司。

因此,曠視與巨頭企業之間,天然具備互補關係、而非競爭性,過去互聯網大小公司均湧向相同賽道、場景,爭奪用戶,競爭自然會更直接。

其次,印奇稱,做科技是一件更長周期的事情,做AI更需務實,不能盲目跟隨資本市場的腳步,「你到底要賦能哪個行業,和哪些客戶在一起,產生什麼價值,做了什麼產品,這是所有公司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截至目前,曠視已與支付寶、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達成深度合作;華為、小米、vivo等一線手機廠商也均採用曠視技術提升用戶體驗。例如,支撐支付寶遠程身份驗證的便是基於曠視科技的Face ID互聯網身份驗證服務平台,實現從端到雲的在線身份核實;手機廠商合作方面,曠視主要為vivo、OPPO、小米、華為等80%國內一線手機品牌提供人臉解鎖、人像光效、3D結構光等AI技術加持。

即使在印奇樂觀的預期中,巨頭與創業公司之間因互補關係而暫時性共生共存,但長久來看,必然發生一方跑贏、進而覬覦吞併另一方所有資源的情況。對此,印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公司大了之後,雙方之間必然產生交叉邊界,這並不可怕,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核心優勢。

印奇強調稱,不論創業公司還是巨頭,都一直在進行新業務的嘗試,邊界似乎一直在變化,但只要核心能力是最強的、塑造出足夠高的壁壘,「邏輯上講,別人會尊重你,你也可以與大部分人做朋友。也正因此,在上下游關係上,大家找到更加合作共贏、聯合運營的模式。」

至於終局問題,印奇稱,IoT場景剛剛開始,上半場還沒有跑完,因此針對所謂「終局」問題尚不夠明朗,但確定的是,「即使是過去BAT這樣的巨頭,在新興物聯網行業里,也很難一個人將所有事情都做了。『贏家通吃』的局面在未來產業里將會被改變。」

個人與行業

2018年12月,有消息稱曠視計劃新輪融資5億美元,估值達到35億美元。但對於該消息,曠視方面予以否認,稱其為「不實信息」。官方承認的融資進展停留在2017年10月31日的4.6億美元C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領投,螞蟻金服、富士康集團戰略投資。年紀輕、高估值、行業頭部公司,這些特質加在一起,註定印奇將面臨更多挑戰與難題。

印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年本科畢業之後,與同為清華同學的楊文斌創業曠視,最初想法很簡單,就是看到了深度學習這個技術大變革機會,便投身其中,並沒有想過太多利益與商業化層面。印奇稱,七年時間過去了,我們學到很多東西,而學習一項新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犯錯,不去做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年輕就好,年輕就是敢於試錯。」

過去七年間,曠視科技在組織架構、人員管理、融資布局等方面,均面臨過諸多挑戰。印奇稱,企業如人,一個企業能走多久,跟它的創始人幾乎如出一轍,無論是文化、能力,還是最後的結果。於整個行業而言,同為人工智慧創業公司領域頭部企業,曠視與商湯常常被並列比較,但兩家又具備完全不同的攻略路線,前者偏應用層落地,後者偏基礎技術提供。

針對於競品更快頻率的融資與高估值問題,印奇表示,對目前曠視的估值滿意,「我們已經藉助了AI這波紅利。」他稱,之前AI公司路線非常相近,但實際上,經常被拿來比較的公司實際走著非常不同的路線,也會演進成完全不同的物種。「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覺得自己不一樣,或者可能這一次不一樣,我覺得我們沒有,相反我們看到很多產業的泡沫很雷同。」

印奇稱,過去兩三年,互聯網時代所有東西起得快、落得也快,被證明得快,被證偽得也很快。此次戰略發布,曠視宣布投入20億元啟動河圖合作夥伴計劃,與行業上下遊玩家一起打造完整的機器人行業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八縱八橫」最北一橫即將通車,提升哈爾濱龍頭帶動作用
滬倫通「通車」倒計時,中國金融市場全球化再提速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