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戰打響後,本應跟在李雲龍身邊的張大彪,為何突然棄他而去?
在《亮劍》中,張大彪自從參加八路軍以來,就從來沒有和李雲龍分開過。哪怕是李雲龍換了單位,從新一團調到了獨立團擔任團長,張大彪也是如影隨形。平時兩人在一起吹牛喝酒,尚且形影不離,更不用說在戰時了。但凡有仗可打,李雲龍必會首選張大彪的一營擔任攻擊主力或者突擊隊。比如伏擊日軍觀摩團一戰,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例子了,李雲龍放著二營、三營不用,偏偏只選擇張大彪的一營!
張大彪之所以受到李雲龍如此厚愛,這主要是因為他的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腦子靈活,能夠及時預測出李雲龍的下一步行動,並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再比如,張大彪執行命令堅決,不僅從不打折扣,每次還能超額完成任務。還有,張大彪刀法精湛,作戰勇猛,每當衝鋒號響起,頭一個衝上日軍陣地的,絕對是張大彪無疑。正是因為張大彪有勇有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李雲龍才一直將他帶在身邊。
不過話雖如此,但凡事都有例外。其中就有一次作戰行動,而且還是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張大彪竟然直接撇下李雲龍,單獨開溜了。那是在1942年的反掃蕩作戰中,由於日軍重兵來襲,李雲龍被迫將獨立團化整為零,然後分散突圍。獨立團拆散之後,跟隨李雲龍和團部突圍的部隊,共有兩個步兵連和一個騎兵連,其中張大彪的一營一連和三連就在其中,而且張大彪本人也跟隨李雲龍一起行動。
在突圍戰打響之後,一開始還能看見張大彪的身影,但是隨著孫德勝的騎兵連全軍覆沒之後,張大彪就突然消失了。如此危機時刻,正是李雲龍用人之際,而張大彪竟然直接棄李雲龍而去,實在令人費解。那麼問題來了,突圍戰打響後,本應跟在李雲龍身邊的張大彪,為何突然棄他而去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張大彪並非棄李雲龍而去,而是被日軍打散了。從《亮劍》劇中可以得知,日軍這次掃蕩為了消滅李雲龍和獨立團,真可謂下了血本,足足出動了一個旅團的兵力,即平陸勇夫的第4旅團,而且這個旅團還配屬了一個騎兵聯隊。由此可見,雙方兵力實在過於懸殊,並且獨立團在化整為零之後,跟隨在李雲龍身邊的部隊只有三個連。用區區三個連的兵力,去和日軍打陣地戰(突圍開始之後的第一仗),無異於以卵擊石。隨著日軍越打越多,最終李雲龍被迫下令撤退,而此時由於倉促突圍,部隊秩序混亂,其中騎兵連就被日軍騎兵聯隊包圍,而張大彪則可能被日軍打散,只得帶著小股部隊從其他方向突圍!
第二,張大彪可能是奉命單獨突圍。李雲龍手上只有三個連,而日軍則是越打越多,為了增加突圍的可能性,李雲龍可能命令張大彪,單獨帶著一個連左右的兵力,從其他方向突圍。這樣一來,部隊更加分散,並且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突圍,還能牽制住日軍不少兵力,大大增加突圍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所以突圍戰打響後,本應跟在李雲龍身邊的張大彪,卻突然棄他而去!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天龍八部》中的大反派鳩摩智?原因很簡單
※亮劍:平安縣兵力單薄,山本為何不下令突圍?原來他被此人耽誤了
TAG:史話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