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船尾拔釘,孔子生於舟末,下聯絕了

船尾拔釘,孔子生於舟末,下聯絕了

對聯在古代又叫做楹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有些絕妙的對聯,一字一音都是一門藝術,堪稱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

歷史上,關於對聯的最早的出現時期通常認為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在此之前人們每年春節的時候會在寢室門板上的桃符題詞,這是對聯的前身,可那個時候並沒有「對仗」這一說法,桃符上所提之詞多是一些「辟邪」的句子,直到五代十國第一幅題在桃符上的對聯出現。

此後對聯逐漸興盛,最鼎盛時期應該是在明朝,因為明朝已經會將對聯寫道紙上然後再貼到門上,在此之前仍是桃符上寫對聯的居多,不過紙張上的對聯明顯方便許多,更加有利於對聯文化的發展,因此明朝時期出現了許多對聯高手,解縉就是最佼佼者。

提到解縉都不能繞過他的對聯,官職最高做到了內閣首輔,可最終因為不會「拐彎抹角」被一貶再貶,最後竟然使被埋入雪中給凍死的,年僅四十七歲。

解縉雖然死的不明不白,可他留下的文章及對聯卻給他留下了無數的美名,事實上他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被平反,外加其才思敏捷的程度,後人多有追捧,其事迹也被更過人所了解,尤其是在對對聯方面,用「鬼才」形容也不為過。

話說解縉的聰明是出了名的,七歲的時候便已經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性格就是太直,一次李尚書告老還鄉聽說了解縉這個人,他偏偏不信對方有如此高才,便專門請了幾個肚子重有墨水的權貴,又叫人把解縉叫來應對,本意是想奚落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卻發現大門緊閉,下人要他走小門而入,解縉卻賴在大門口不走,李尚書問訊趕來,上來就是一句:「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立馬答道:「大鵬展翅恨天低」。

李尚書心想這小子口氣如此之大,確實有點意思,便讓人開門相迎,解縉的母親是時做豆腐的,再由父親挑到街上叫賣,宴席上以權貴便想以此來嘲笑他,故意為難道:「聽說你出口成對,那能否以你父母的職業為題呢?」

解縉聽了心中瞭然,當即不慌不忙的說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手叫絕,那出題的權貴反而臉色難堪,過了一會兒,又有一權貴見解縉穿的綠襖,便說道:「井裡蛤蟆穿綠襖」,解縉見對方穿紅襖,便回道:「鍋中螃蟹著紅袍」,對方將他比作活蛤蟆,他卻將人比作死螃蟹,顯然更勝一籌。

三巡酒後,李尚書開始坐不住了,心中已有一聯,得意道:「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看了看腳下:「地作琵琶路作弦,那個敢彈?」比李尚書還狂。

本來是為難解縉來了,結果被對方佔盡了便宜,事後解縉說要題贈一聯助興,李尚書連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寫完把筆扔了大笑而去,眾人見紙上所寫瞠目結舌:「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以上對聯句句經典,但筆者認為解縉最絕的一個對子是另一個,他與友人乘船出行,二人見船家在船尾處將舊釘子拔出來換上新的,友人立馬出一上聯:「船尾拔釘,孔子生於舟末」,解縉對出下聯:「雲間閃電,霍光出自漢中」,簡直是絕了!

上下兩聯皆是諧音雙關,上聯表面上是釘子孔出現在船尾,實際是說孔子出生於周朝末期,而解縉對出的下聯更絕,表面上說閃電的光出自天上銀河,實際是說漢武帝時期的名將生於漢朝中興之時。

對聯的魅力無處不在,有的言簡意賅,有的寓意深遠,其中妙趣橫生,只有漢字語言才能表達清楚,說是文化瑰寶一點也不為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一天能吃三四升米,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長了?是你也一樣
諸葛亮和劉伯溫,誰的本領更大?看看諸葛亮墓中寫的什麼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