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創造了那麼多的金融的、非實體商品,為什麼生長在樹里的價值不能變成商品呢?

我們創造了那麼多的金融的、非實體商品,為什麼生長在樹里的價值不能變成商品呢?

第二自然(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每次我們提到自然,說到野生動物,大家腦海里可能浮現的可能就是BBC紀錄片里那樣的景象,比如非洲原野,大規模遷徙的野生動物,風餐露宿,浪漫的野外生活等。

結合當下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可以說是重中之重了。可以看出凡是「世界末日」「環境污染」類型的題材,無論以電影方式還是別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也是最能引起共鳴的。

那麼說到保護自然,總有人問,怎麼保護自然呢,自然聽起來是一個特別大的事物,怎麼來保護自然?這確實是個好問題,我也常常在問自己,怎麼把保護環境這個意識植入到人們的生活里。

這些天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主題是「熊貓可以和森林採伐共存」。

大家都知道,自然環境保護工作者這樣一個職業,專門研究動植物,提供數據樣本以及採集信息,以便於更好的研究和保護動植物。

這本書里說:「有這麼一些人在林業局做關於熊貓的研究,而這個林業局是國營企業,每年由國家下達採伐任務,當時的任務目標是採伐60%的樹,剩下40%的樹就能讓森林恢復起來。」

這個做法是行得通的,因為採伐過後的森林裡仍然有熊貓,甚至有的時候竹子會長得更好,因為竹子是喜陽的,更多的光照可以讓竹林蔓延得更快。

當時在計劃經濟下,木材是由國家統購統銷的,採伐多採伐少沒什麼區別,所以林業局就一直按國家規定保留40%的樹木,但是90年代市場經濟開始以後,激發了人們生產的積極性,可是這樣的發展卻是以生態環境作為代價的。

這些林業工人都是周圍村子出來打工的,要養活一家老小。

村子很窮,窮到一年只能吃上一次肉,就是過年的時候殺一頭豬。吃一點就把這頭豬掛在房樑上腌起來,只有客人來的時候才會切下一小塊肉來給客人吃。在這種情況下砍樹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是有錯嗎?一隻鹿被當成肉來吃有錯嗎?這是科學家回答不了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讓人們不去砍樹、打獵,卻仍然能夠滿意呢?因為所有這些水壩,砍伐,打獵,都是有合理的現實邏輯的。

是不是不撼動這個邏輯,就沒有辦法做保護呢?

此刻此刻大家可以想到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嚮往的地方——西藏

西藏當地林業局官員說,我們有50多個保護區。聽到這裡也許大家會詫異整個西藏只有十幾個保護區,怎麼會有50多個保護區呢?

仔細調查會發現,原來這五十多個保護區說的是當地百姓保護的神山,也是人們心裡對自然的一種崇敬。

大家去西藏旅遊會發現,從來不會有人問,你為什麼要到我們這個山溝里來,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因為在當地人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信仰的一部分。當地的傳統習俗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與自然保持一致的基礎上,人與自然、人與動植物的關係是平等的,而非超越。

保護自然這個道理是非常清晰,但這樣的道理如果跟人的內心沒有建立起聯繫的話,是說不通的,因為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來信奉藏傳佛教,都來信奉神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有用的方法來克服困難。曾經美國有人測算過,一棵樹,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包括提供美麗景色以至於讓人們心情愉悅的價值,算下來,一棵樹應該價值20萬美元。

所以市場上已經開始創造出「碳匯」這樣的商品了。

碳匯可以解釋為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數量。

碳匯造林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與普通的造林相比,碳匯造林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強調森林的多重效益。相比傳統林業,碳匯林業具備「交易」的潛質,碳匯交易是指發達國家出錢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指標,這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一種有效途徑。碳匯蘊藏巨大商機,去年底阿里巴巴集團以18萬元購買了1萬噸林業碳匯指標,成為國內購買林業碳匯的第一筆交易。

集體林改後,農民獲得了林地和林木所有權,企業通過捐資碳匯幫助農民造林或者搞好森林經營,將來樹的延伸產品價值就可以歸農民所有。

這樣一些新的生態友好商品,有助於人們找到生存與保護自然之間的平衡,這樣的體系如果建立起來, 才是和人的內心建立起聯繫的。

編輯|Mary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不走散教程看過來,

星標置頂 第二自然,就不會錯過我們的推送消息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終於下雪了!全上海的老建築都在等2018的最後一場雪
那些我們丟進垃圾桶的可回收材料到底跑去哪裡?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