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航母之父往事:第一次踏上美航母時 曾被要求「保持距離」

中國航母之父往事:第一次踏上美航母時 曾被要求「保持距離」

航母,是現代大國海軍的標誌,是所有海軍夢寐以求的艦隊核心力量。不過,由於航母結構複雜,技術要求和使用成本極其高昂,所以至今為止,僅有少數國家能夠建造和使用,而能夠擁有6萬噸以上大型航母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而我國由於底子薄、基礎弱,建國一甲子的時間,我們才獲得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而這艘航母永遠和劉華清的名字連在一起。不僅如此,中國的大國海軍航母夢,也永遠繞不開"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將軍。

提到中國航母,總是能讓人聯想起中國近現代的百年屈辱。自從1840年,英國艦隊叩開中國大門開始,一批批的列強從海上登陸,在我們古老文明的國度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有海無防"成為愛國志士們最心痛的一句話。而抗日戰爭中,面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強大的艦載航空兵部隊,弱小的中國海軍更是以全軍覆沒的英勇見證錚錚鐵骨,只是無奈那時的中國貧弱不堪,就連千噸級驅逐艦也沒有,只能靠魚雷艇和水雷和日軍做殊死搏鬥。

不僅僅是舊中國時代,甚至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我們貧窮落後,只能建設"飛潛快"的近岸海軍,以保證海岸線的安全,而航母這種集工業技術和產業於一身的工業結晶,我國當時根本無法企及,1979年,我國開始改革開放,1980年,一個高規格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美國,參觀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而劉華清將軍就在其中。

劉華清將軍是我軍在戰爭中成長的傑出將領之一,將軍於1916年生於湖北黃安,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劉華清將軍曾經參加過長征,並且以卓越的戰功在1955年時被授予少將軍銜。在建國後,劉華清將軍一直主持海軍建設工作,是中國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重要人物之一,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劉華清對海軍的建設重心一直放在航空母艦方面。正是因為對我國海軍建設,特別是航母的發展有極為特殊的貢獻,所以國內外很多人把劉華清將軍稱為中國的"航母之父"。

網友們一定都不會忘記那張照片,1980年訪美,中國的軍方代表團首次登上了航空母艦。當時在參觀中,美方要求我方人員要"保持距離",所以後來就有了那張流傳至今的照片:劉華清老將軍踮著腳,吃力的向前探著身子,象小學生一樣認真的觀察每一個細節。這就是當時中美之間差距的真實再現。

差距是巨大的,但是卻也堅定了劉華清將軍發展中國航母的決心,在那之後,劉華清將軍一心撲在航空母艦的工作上。在他主持下,中國開展了航母預研工作,並建造了我國第一艘航母訓練艦——82號國防動員艦,又名"世昌"號。雖然那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甚至軍隊都要忍耐的歲月里,劉華清將軍帶領著一群人,為即將來到的中國航母時代默默做著準備工作。

"如果中國不建造航母,我死不瞑目!"這擲地有聲的話語,正是劉華清留給中國海軍的"遺訓",二戰以及冷戰時期的局部衝突反覆證明,航母是現代海軍的核心裝備,在戰爭中會發揮無以倫比的重要作用。對此,劉華清將軍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他一心一意,只為發展中國的航空母艦。在1998年時,停靠在黑海岸邊,已經完成68%的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引起了中國海軍的注意,當時烏克蘭為了獲得資金盤活經濟,準備出賣這艘半成品航母,海軍方面和同樣有深厚愛國熱情澳門創律集團老闆徐增平合作,最終拿下了這艘半成品。

經過多年的改裝和續建,前蘇聯海軍1143.6號航母瓦良格號,終於脫胎換骨,以"遼寧"號的名義正式進入中國海軍服役,遼寧號的服役,徹底改變了中國沒有航母的歷史,而且由於瓦良格號是一艘標準排水量約5.85萬噸,滿載排水量約6.5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所以我國海軍也就避免了蘇聯海軍那種三步走的彎路,直接進入大型航母時代。

然而,就在這一切實現之前,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而就在劉老將軍去世後一年零8個月後,遼寧號帶著全國人民的深切祝福,正式加入海軍,成為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

雖然劉將軍已經再也看不到他開拓的中國航母之路,但是,隨著002號航母第四次海試歸來,其即將交付海軍,003號航母已經被官方承認正在建造……劉華清將軍開拓的中國航母之路正在越走越寬,越走越遠。而在老將軍忌日的這一天,我們終於可以欣慰的為老將軍送上一句:這盛事,如你所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對不愛你的人 的精彩文章:

全球私人武器最多的一個人:在掛滿槍的屋子裡睡覺十分舒服
俄羅斯動真格了,美軍機敢闖入領空將直接開火擊落,無須通報

TAG:對不愛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