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家圖書館百年簡史

國家圖書館百年簡史

國家圖書館百年簡史

國家圖書館百年簡史

1951年9月5日文津街館主樓

2009年9月9日,中國國家圖書館迎來了百年誕辰。回顧歷史,她的產生、成長、發展和壯大與中國一個世紀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緊密相連。從京師圖書館,到文津街北京圖書館,再到現代化的國家圖書館一、二期新館,這一系列變化也見證了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歷程。一個世紀以來,國家圖書館在引領和推動中國近現代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國文獻典籍和世界文化遺產,在傳承文化、服務社會諸方面,承擔了應有的歷史重任,發揮了重要社會職能,使百年國圖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殿堂。

一、京館誕生 事業奠基(1909.9-1949.1)

1909年,清廷重臣張之洞執掌學部,奏請設立京師圖書館。9月9日清政府准學部之奏,建立京師圖書館,但未及開館,清鼎已革,館務籌備遂告中輟。民國政府成立後,京師圖書館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

任命江翰為京師圖書館館長,繼續籌備開館。1912年8月27日,京師圖書館在廣化寺開館。1913年2月,江翰調任,教育部任命社會教育司司長夏曾佑兼管京師圖書館。在夏曾佑不能蒞館主持館務的情況下,京師圖書館的管理之責,由教育部僉事、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魯迅擔當。

廣化寺館舍狹隘潮濕,不宜存放圖書,且地址偏僻不便閱覽,1913年10月京師圖書館閉館。1915年6月,教育部議定原國子監南學舊址為京師圖書館新址。由此,京師圖書館開始建立規章制度、接收典籍等相關籌備工作。1917年1月26日,正式開館接待讀者。

1925年10月22日,教育部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簽訂《合辦國立京師圖書館契約》, 11月5日成立了以范源濂為委員長的國立京師圖書館委員會,任命梁啟超、李四光為正副館長。1926年10月,教育部通知將京師圖書館更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並對機構進行了調整,改圖書、總務兩部為總務、採訪、編目三科,奠定了圖書館的業務基礎。

1928年6月,南北統一,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稱北平。7月18日,國立京師圖書館奉大學院令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陳垣等5人組成國立北平圖書館籌備委員會。委員會選定中海居仁堂為平館新址。

1929年1月10,國立北平圖書館在居仁堂舉行開館典禮。開館後廢除了購券閱覽和周一閉館的制度,長年開放。1929年國立北平圖書館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1926年自辦的北平北海圖書館合組,仍名國立北平圖書館。同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舉行第三次常會推舉蔡元培、袁同禮為國立北平圖書館正副、館長。

文津街館舍建設,自1926年贖回用地至1931年6月落成歷時五年。新館的落成,不但在國內外圖書館界與建築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改變了國立北平圖書館館無定所的局面。此後,平館的人才培養、館藏建設、目錄索引編纂、學術研究成就卓著,在國家圖書館發展的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1931年6月25日,莊重典雅的文津街館舍舉行了開館典禮,蔡元培館長主持儀式,袁同禮副館長致答辭。

正當國立北平圖書館蓬勃發展的時候,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祖國山河,「九一八」事變之後,華北局勢日趨危急,給圖書館事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為國家珍貴典籍免遭不測,國立北平圖書館奉命將善本古籍裝箱南運,並開始了艱辛曲折的館務播遷。在抗戰八年的艱苦歲月中,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務中心南移,在上海、長沙、昆明、香港、重慶設立辦事處。 1939年4月,昆明辦事處升格為館本部。在艱苦的抗日戰爭中,堅持館務,發展事業,負責監護南運藏品,繼續搜集西南地區文獻和抗戰史料。

抗戰勝利後,返回北平,恢復館務。主要工作是對原有藏書進行清點和進行一定規模的藏書建設。

1949年1月,隨著北平的和平解放,國立北平圖書館迎來新生。

二、平館新生 穩步發展(1949.1-1966.5)

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國立北平圖書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平圖書館移交文化部,更名北京圖書館。1951年3月27日,文化部批准了《改造北京圖書館方案》,首次明確了其方針、任務,使北京圖書館從為舊中國服務的文化機構,改變為服務廣大人民的國家圖書館。

1953年4月,馮仲雲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任館長。

1955年,北圖制定了十二年工作規劃綱要(1956-1967)明確提出:「北京圖書館是我國的中心圖書館,是中外書刊及貴重善本書、手稿的國家總書庫。今後應以種類齊全的巨大藏書,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特別要把大力配合發展科學研究工作當成重點,以便發揮本館應有的作用」,第一次提出北京圖書館是國家總書庫。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歲月里,北京圖書館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明確辦館方針,調整了組織機構,多方補充館藏,擴展館舍書庫,改進讀者服務,舉辦展覽講座,編製聯合目錄,研製新分類法,在自身業務全面進步的同時,引領我國圖書館事業蓬勃發展。

三、「文革」受創 艱難前進(1966.6-1976.10)

「文革」十年給我們黨和國家乃至中華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也使中國圖書館事業經歷了巨大的波折。1966年5月以後,北京圖書館的行政管理不能正常進行。從解放軍工作隊進入,直到「文革」後期,黨委會被停止履行職權,工作隊、軍事管會、工宣隊和革委會輪番掌握黨政領導權,業務工作遭重創,廣大讀者被剝奪了閱讀權利。

「文革」後期,北京圖書館在有關主管部門的領導和關注下,克服干擾,開始逐步恢復「文革」前的行政體制,逐步恢復工作秩序。1971年4月,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以後,北京圖書館就自身方針、任務問題進行調研,明確應以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科研部門、重點建設生產單位服務為主要任務,並適當開展一般的讀者閱覽服務。根據這一方針、任務的定位,北京圖書館排除各種阻力干擾,恢復了停止多年的讀者服務工作,並重啟分類法、漢語主題詞表等基礎業務研究工作,同時新館建設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四、新館落成 快速發展(1987.10-1998.12)

1987年10月6日,北京圖書館舉行了隆重的新館開館儀式。新館落成並投入使用,是北京圖書館向現代化邁進的標誌,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新館採用的消防中央控制系統和空調集中控制系統,書刊傳送、音像視聽設備,以及人性化的閱覽環境,優化改善了開館運行條件。在讀者服務方面,除設置了開架為主的各類型閱覽室外,還設置了閉架借閱、參考諮詢和學術活動等服務設施。先進設備、設施的引進與使用,極大地提升了北京圖書館履行國家館職能,快速發展的基本條件。

1991年-1995年北京圖書館完成了電子計算機中、西、日、俄文聯機採訪、編目、檢索系統的建設,基礎業務和讀者服務工作不斷完善,基本實現了現代化。同時,瞄準國際數字圖書館發展動態,開始跟蹤、研發數字圖書館技術。

進入90年代,我國的經濟體制開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圖書館也面臨著管理的改革問題。針對這種形式,北京圖書館於1992年至1997年在後勤、業務和人事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措施,進行了改革的探索。1998年又解放思想,從本館的實際出發,更新思想觀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確改革內容,從管理機制入手,出台一系列的機構、幹部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加強了員工的職業意識、崗位責任感和服務觀念;同時搞活了內部機制,逐漸形成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管理機制,營造了事業發展的環境;有效地發揮了圖書館在文化建設、社會教育中的作用,為國家推行事業單位深化改革,探索並提供了經驗。

五、再建館舍 持續發展(1998.12-2009.9)

1998年12月22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北京圖書館,發出「大興勤奮學習之風」的號召。國家圖書館積極響應,廣泛運用新技術,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界面,不斷推出體現人文關懷與科技含量的服務新舉措,著力研發非到館讀者的服務,體現數字圖書館的服務特徵,各個服務層面都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1999年實現了365天全天候開館,推出擴大辦證範圍、簡化入館手續、增加服務網點等多項服務新舉措,。1999年4月,國家圖書館第一家部委分館的建立,標誌著服務範圍的擴大和為黨政領導機關服務水平的提升。2002年1月,首期「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的舉辦,以及其他面向公眾公益講座的舉辦,為講座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999年起,國家圖書館的網路建設進入迅速發展階段,率先開通了千兆位館域網,網路建設實現了重要突破。2003年,ALEPH500業務管理集成系統的平穩著陸,全面實現了採訪、編目、加工、流通、連續出版物、規範控制、館際互借等項業務的自動化管理。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了國家圖書館轉換機制。從2003年被列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以來,國家圖書館以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為內部機制改革,推行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建立了激勵和約束機制,健全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激發了幹部工作積極性,增強了活力,服務能力、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館領導班子適時提出「三大發展戰略」,支撐國家圖書館的事業持續發展。

2004年12月28日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暨數字圖書館工程舉行隆重奠基儀式。2008年6月二期新館落成,9月9日向讀者開放。國家數字圖書館於2005年10月啟動,初步完成了二期新館開館所需的數字資源建設、網路建設、軟硬體採購與研製工作。2010年將完成國家數字圖書館系統平台建設。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和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建設,將傳統與數字信息融為一體,為讀者構建了完整的信息空間,標誌著國家圖書館向數字化的重要轉變,推動著國家圖書館向現代化、國際化邁進。(許京生 朱天策 富平)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沈津:我與燮翁四十年
情系舊書店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