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DRG在主診醫師制的作用

DRG在主診醫師制的作用

DRG在主診醫師制的作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主診醫師負責制是在國外醫院普遍使用的一種醫療服務模式,即科室分為若干醫療小組負責患者在醫院的所有診療活動。主診醫師對本組醫療質量、效益、績效考核、分配具有決策權,同時也承擔主要管理責任。

DRGs是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的英文縮寫,中文譯為「診斷相關分組」,實施意義在於探討醫療質量的評估及醫療付費的合理性。

將DRGs的病例組合指數(Case Mix Index, CMI),又稱為病例難度係數、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DRGs組數四項指標引入到主診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作為工作效率的評價指標,以期達到鼓勵主診醫師收治疑難危重患者、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DRG在主診醫師制的作用

實施步驟:

1 資料來源

調取某院某內科2017年全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頁為基礎數據,通過 DRGs 分組方法,將所該科患者分以正確的 MDC(即省DRGs 的主要診斷類別)組別,排除缺項漏項以及邏輯錯誤的病例,選取符合條件的病例。

2 方法

某院某科共 60張床,共分為 5 個主診組,每主診組12張床位,根據出院患者病案首頁診斷情況,發現主診組之間收治病種無較大區別,僅主診4 組負責內鏡檢查治療多些。

根據某省DRG分組器得到本科各主診組每月CMI 值、DRGs 組數、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與本省的本科4項指標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與本省同級別醫院本科的4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科室內主診組之間進行橫向比較。

3 結果

3.1 該內科四項指標的縱向比較情況

將本科CMI值、DRGs組數、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與本省的平均值、同級別醫院3家同科比較後,表明本科CMI值、DRGs組數、費用消耗指數高於平均值,時間消耗指數低於平均值,表明治療的疾病難度、覆蓋廣度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高於同級別3家醫院同科治療水平,且本科的治療時間較短,但是費用高於全省的平均水平、同級別醫院的費用,見表1。

DRG在主診醫師制的作用

3.2 該內科各主診組四項指標的橫向比較情況

本科各主診組內部之間比較表明,在收治患者難度上,主診4組的CMI表現最佳;在收治患者覆蓋廣度上,各主診組差別不大,主診4組表現較突出;在住院時間上,表明全科各主診組差別不大;在費用上,主診4組遠遠高於其他各主診組,說明在治療費用控制上存在問題。

主診1組和主診2組在各方面表現均處於科室平均水平,但與同級別醫院同科均值比較,在費用控制上仍舊有很大的控制空間;主診3組在平均住院日和治療費用控制上均做的較好,尚不足的是收治患者的廣度不夠,可以加大這方面的努力,多收治不同病種患者。

主診4組在患者收治難度、收治廣度上均表現突出,但住院費用也是控制最差的主診組。主診5組各項指標排名均靠前,說明各項指標的控制均較好,綜合成績為全科最佳,見表2。

體現各主診組情況 主診4組在醫療技術,效率上成績突出,但費用控制不佳,通過下科室與主診醫師一起分析入組病例發現,主診4組在內鏡治療上存在的患者較多,導致此組患者的費用消耗指數較高。

主診1、2、5組綜合素質較高,可以適當提高技術難度,提升科室在本省的專業水平。主診3組在收治患者廣度、難度、時間控制上都需努力,作為科主任重點管理扶持主診組。

通過將 DRGs 相關指標引入到科室主診組,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室各組診療情況,工作效率的高低立見高下。數據的層層挖掘可以細化到每一例患者、每一類疾病的診療合理性。

科室組與組之間也有了橫向比較的平台。根據 CMI值將不同疾病診療之間建立了可比性;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出的時間、費用指數可以使科主任不再閉門造車,找到了與其它醫院的差距所在。

DRGs 是嶄新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內涵,是對於傳統醫院管理的一次挑戰,是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利用好 DRGs 這一有效的手段,是值得每一位醫院管理者探討的事情。

將 DRGs 相關指標引入到主診組管理當中去,是醫院績效管理的有益嘗試,為醫院管理者提供一個很好地管理抓手。同時也是有效提高醫院醫療質量,促進工作積極主動性的良好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八個徵兆提示可能有重病
美「煙醯胺單核苷酸」上市、逆轉衰老壽命或將延長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