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選國家主席,劉少奇得到一千多票,此人卻只得了一票
1959年選國家主席,劉少奇得到一千多票,此人卻只得了一票
聲明:此文由「布衣談史」獨家發布企鵝號,抄襲必究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一百年來的恥辱,當然這個功勞,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全中國為之奮鬥的革命家和烈士,不過要說誰的功勞最大,非毛主席莫屬了,毛主席很自然地也還為了新中國的第一任國家主席。
毛主席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對於治理國家,毛主席當人明白,選擇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尤為重要,其實早在1945年他去重慶談判時,為了以防不測,就讓劉少奇成為了自己的接班人,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依然有這樣的打算。
不過,在建國初期,新中國面臨著許多重大問題,國內的生產問題,如何能夠讓百姓吃的飽,國外的認可問題,當時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新中國不認可,甚至加以封鎖,美國更是對中國多次提出核威脅,這些都令毛主席放心不下。不過到了後來,國內社會漸漸地穩定了下來,國外整體環境也趨於向好,毛主席終於再次考慮到接班人的問題。
1959年4月18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在這次會議上討論了許多問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選舉國家主席,經過激烈的投票表決之後,劉少奇已1156年高票當選國家主席,而另外一位參選人卻只得了一票,他就是董必武。
劉少奇多數人都很熟悉,他是我黨革命的早期領導人,在整個的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影響力和地位,當選國家主席也在情理之中。
董必武有些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不過他的革命資歷很深,董必武出生在清末,曾經還考取過秀才,參加過同盟會,留學過日本,1945年他還曾經代表解放區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深受毛主席的信任。
在這次大會上,董必武儘管只得了一票,但是他沒有不開心,因為此時他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而且本人也有了退休的意思,但是毛主席不讓他那麼早就休息了,董必武當選了副主席,後來還成為了代主席,為新中國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劉少奇在這次會議上,儘管高票當選了主席,但是他並不開心,因為此時的中國,依然有很大的問題,他感到憂心忡忡,責任重大。


※宋慶齡病逝後,不願和孫中山合葬,卻點名要和此人葬在一起
※他是新四軍最大叛徒,槍殺項英和周子昆,死因成謎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