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截至2018年6月底,北京已普查「非遺」資源1.2萬餘項,崑曲、京劇等11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共有126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273個市級代表性項目。

2018年11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草案)》的議案。《條例》對「非遺」的調查和保存、傳承和保護、傳播和發展等,提出了政府應當加強對「非遺」保護等要求。據此,北京多區有了進一步行動。

海淀區:編撰「非遺」校本系列教材

為推進「非遺」生產性傳承,海淀區設立了「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目前為每年200萬元,用於發放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補助和開展「非遺」宣傳推廣活動。積極爭取市級資金近300萬元,用於支持程式針灸、繡花鞋等5項「非遺」項目、一個生產性保護基地、一個優秀實踐名冊及北醫附小、清華大學、民族小學、工貿技師學院等6個市級培訓基地建設。

同時,海淀區還加強「非遺」傳習基地建設,推進「非遺」生產性保護。目前已經建立了曹氏風箏工藝坊、繡花鞋技藝工作室、京西皮影「非遺」園等17個「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基地」。在北醫附小、人大附中等65所中小學建立「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基地」。目前,曹雪芹傳說、笙管製作技藝、曹氏風箏等「非遺」項目均得到了保護。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曹氏風箏《教五子》

據了解,目前海淀區已有65所學校開展了「非遺」教學、講座、展演和展示活動。今年海淀區將組織編撰「非遺」校本系列教材。同時,推進海淀區「非遺」檔案數字化采編工作,開發「非遺」課程線上教學,完成60個海淀「非遺」項目VR製作,研發「非遺」文創衍生品等。

東城區:改造「詠園」引進燕京八絕

今年,東城將有20處老舊廠房、工業用地和低效樓宇進行改造升級,而其中位於幸福大街的「詠園」將被改造成「非遺」主題文創園。同時,還將在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樓下設立「非遺」大師工作坊,用以促進「非遺」的傳承、交流以及文創產品的開發。

據東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今年目前確定的跟「非遺」相關的工作包括:將「詠園」升級改造成「非遺」主題文創園, 1.4萬平方米的空間將改造成文創園區,文創園內將設置多個「非遺」板塊,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開園。燕京八絕的傳承人將入駐「詠園」,在昔日生產大寶化妝品的老廠房內,設立「非遺」大師工作室、大師會客廳、技藝傳承所。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燕京八絕之雕漆

此外,「詠園」內還將設立「非遺」展示空間和「非遺」學院,培養扶持新人,並整合傳承人、科研院士、教育機構等多方資源,解決「非遺」人才的斷層危機。(註: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綉八大工藝門類)

西城區:西四勝利影院將改建「非遺」劇院

作為「非遺」項目大區,今後如何支持「非遺」發展?西城區將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非遺」劇院,並開設「非遺」項目傳習場所。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北京勝利影院

2009年,西城區在改建西四勝利影院部分廳室的基礎上,建設了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成為部分「非遺」傳人的工作室和部分「非遺」項目的展覽展示場所。去年,西城區啟動「非遺」展示中心深化改造項目,對其進行整體規劃和功能調整,擬改建為集「演」「展」「傳」「記」「閱」五大功能於一體的西城區「非遺」劇院。

朝陽區:「非遺」中心和「非遺傳習所」今年建成

在「非遺」保護方面,今年朝陽區將建成開放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2家「非遺傳習所」,進一步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京綉

今年將建成開放的朝陽區「非遺」中心落戶在豆各庄,面積1904平方米。整體思路與現代生活緊密連接,與旅遊結合,注重活態傳承,體驗互動,培育品牌。設施分為演繹空間、傳承人工作室、「豆」文化空間、展陳空間(多媒體空間及VR體驗區域)、「非遺」學堂、研學空間、生產車間。

兩家新增的「非遺傳習所」分別位於太陽宮和黑莊戶,其中太陽宮將主打京綉,黑莊戶的「非遺」項目仍在選擇中。傳習所就相當於給「非遺」傳承人一個固定的空間,免費開放學習,從而鼓勵老百姓參與到「非遺」的傳承中來。此前朝陽區安貞街道已開放了北京彩燈扎制的「非遺傳習所」,加上新增的兩家,2019年朝陽區將有三處「非遺傳承所」。

大興區:出台大興版「非遺」保護和申報辦法

今年1月3日,大興區就召開了第六批「非遺」申報會,7個「非遺」項目有望進入大興區級「非遺」名錄,至此,大興區區級及以上的「非遺」項目將達38個。以永定河為例,大興區對永定河的民生習俗、尤其是瀕危面臨失傳的習俗技能,都進行了拍攝。

今年大興區將出台區內「非遺」保護和申報辦法,明確民間的項目怎麼通過文化部門來認定、如何申報,方便「非遺」項目申報評審。「之前就想做,但是市級條例沒有,沒有依據。這次市級『非遺』條例出台後,我們將馬上跟進。」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2019年,大興區將重點打造大興區「非遺」元素創意大賽,把大興區有代表性的「非遺」通過網路向社會公布,同時與高校合作,吸引學生參加創意大賽,並把這些創意與現實生活銜接起來。

平谷區:培養「平谷調」年輕傳承人

市人大代表、平谷區文委工會委員會主席張東偉表示,已有130餘年傳承、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市級「非遺」項目——平谷調,今年將成為平谷區「非遺」傳承保護的重點工作。目前「平谷調」的保護傳承工作處於穩步推進,今年首先將確認「平谷調」的新傳承人,此外還將把「平谷調」搬進農村大集市,進行展覽、展示和展演。據悉,平谷每年都將開辦一場「平谷調」專場演出,目前已走進6所小學講授並教唱「平谷調」。

北京多區加強非遺建設,各出奇招精彩絕倫!

平谷調

「『平谷調』(大鼓),是由平谷區夏各庄鎮南太務村的王憲章根據本土的鄉音及民歌,於1880年左右創立。」張東偉介紹,今年平谷還將成立「非遺傳習所」,在馬坊鎮、大華山鎮、王辛庄鎮各設立一個,專門用於「平谷調」的收徒傳藝,老傳承人將在「非遺傳習所」里專註培養年輕傳承人。此外,平谷今年還將出版一本《「平谷調」音樂概論》,將平谷調的曲調等方方面面內容收集,便於流傳和傳播。張東偉表示,「下一步,我們還將著手『平谷調』國家『非遺』項目的申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博物館史里的「超連」史!
科技引領「三國聖地」武侯祠,給三國迷帶來新驚喜!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