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廣一生為封侯要死要活,趙充國都64了卻為何屢次放棄封侯機會

李廣一生為封侯要死要活,趙充國都64了卻為何屢次放棄封侯機會

種田也能打勝仗——大器老成的大戰略家趙充國(3)

主筆:江湖閑樂生

漢昭帝時期,北方的匈奴終於踏上了分崩離析的完蛋大道,兔子尾巴越來越短。

本來,在漢武末期,匈奴對漢朝三戰三勝,甚至全殲了漢軍李廣利兵團,狐鹿姑單于得意洋洋,竟自稱天之驕子,寫國書羞辱漢武帝。然而戰爭頻發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其實並非好事,戰敗如此,戰勝也是如此。關鍵是匈奴久居漠北苦寒之地,雖然打了幾次勝仗,但均屬被動作戰,而非主動搶掠,所以無法以戰養戰,戰敗則亡族滅種,戰勝也是苦苦消耗,再加上當時漠北遭遇數年風雪災害,就像我們現在天氣預報里常說的那樣,西伯利亞寒強勢流南下,匈奴人民牲畜凍餓死者無數,國勢益弱。這種局面到狐鹿姑晚年愈演愈烈,最終催化了匈奴的內亂與分裂。

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匈奴大閼氏派人暗殺狐鹿姑異母弟左大都尉,激發民怨,導致左大都尉部落脫離匈奴汗國。同年,狐鹿姑病重,因太子左賢王年幼,便欲立自己的弟弟右谷蠡王為單于。然而狐鹿姑死後,狐鹿姑的次妻顓渠閼氏就與衛律合謀,偽造單于遺命,竟立其幼子左谷蠡王壺衍鞮為單于,再次激發匈奴統治集團內部分裂,左賢王與右谷蠡王心懷怨恨,竟也率部脫離匈奴,不再去參加龍城祭天大會。按匈奴習慣,每年各王侯貴人,會龍城三次,有些像西漢的大臣朝見一樣,不肯會龍城,顯是公然分裂了。

自此,匈奴內亂頻仍,年幼的壺衍鞮威信全無,根本鎮不住場子,昔日奴役百蠻的強大匈奴被天災人禍打趴下了。

眼見著日子越來越難過,匈奴人又打起了漢朝的主意,他們釋放了扣留了十餘年的蘇武等人以示友好,並用重金賄賂漢朝使者,乞求恢復和親,而賺取豐厚嫁妝;不料霍光察知匈奴已勢衰,掀不起啥風浪,便按下和親之事絕口不提。匈奴求親不得,日子又愈發難過,只得屢次以小部隊騷擾漢朝邊郡,欲借兵威以脅和,同時搶些錢糧好過冬。

當時漢朝的軍屆最高領導人、大將軍霍光是行政事務出身,沒有帶兵打過仗,並不精通戎事,所以防備匈奴的具體事務就落在了大將軍護軍都尉趙充國的身上。而自昭帝以來匈奴降漢者日眾,因而每次其軍事行動都早已為漢軍所偵知,漢軍乃秉承趙充國堅壁清野誘敵深入襲其身後之策略,屢次大破匈奴。

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匈奴發左、右部二萬騎分四隊入邊為寇,大敗,損兵九千,其首領甌脫王也被俘。

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右賢王、犁汗王四千騎分三隊入侵河西重地張掖郡,復大敗,僅數百人逃脫,就連犁汗王本人也被漢軍一名義渠騎士射死。

幾次入侵,匈奴都損兵折將,一無所獲,看來搶漢朝是行不通了,但他們又餓的難受,咋辦呢?匈奴人又想了個好辦法,既然漢朝太硬,那就撿個軟柿子來捏,比如,烏桓。

我們在霍去病一章就講過,烏桓是東胡的一支,原本為匈奴的屬國,漠北之戰後歸順了漢朝,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烏桓日漸壯大,於是叛漢獨立,頻頻引兵侵擾漢朝邊郡,同時也經常攻擊匈奴,這下子漢朝與匈奴當然都不答應了。

然而還沒等漢朝出手,匈奴就先出手了,是年冬,匈奴發兵兩萬,欲擊烏桓,表面理由是說烏桓曾侵入匈奴盜掘了匈奴單于的祖墳,所以要打擊這個盜墓賊以示報復,其實呢就是餓壞了想搶它一票,漢朝咱打不過,小小烏桓那還不是手到擒來。若能進一步收復漠東故地,那麼以後的日子就要好過些了。

霍光收到消息,便召趙充國前來商量,意思也想去趁火打劫干它一仗。

畢竟烏桓所處遼東重地,是上谷、右北平等郡的北方屏障,漢朝必須展示威力,對此地加強控制。

霍光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想讓趙充國殺敵立功,也封個侯來噹噹,這不僅是上司之情,也是朋友之義,他想趙充國應該不會拒絕的吧!

然而令霍光沒想到的是,趙充國竟然拒絕了他的好意,表示:「烏桓近來數犯塞,今匈奴擊之,於漢有利。大將軍不如隔岸觀火,任由蠻夷自相攻擊。若出兵干預故人內戰,招寇生事,即便得勝,也不足喜!」

趙充國認為,匈奴最近屢次搶掠不成,已經變得很老實了,現在帝國北邊難得安定,咱們又何必為了蠻夷間的黑吃黑去勞師糜餉、招惹是非,這不值當啊!

看來,趙充國是個徹徹底底的穩定至上者,帝國百廢待興,穩定壓倒一切,霍光已經夠穩重了,趙充國比他還要持重,甚至為了持重,竟連陞官封侯的機會都願意捨棄。

這就是趙充國,中國武人中的獨特異類。別人打仗是為了立功封侯,他打仗的目的是為了不打,而且要打就要一次性解決問題,打得敵人還不了手,而且長時間不敢再來。

霍光也沒想到趙充國境界這麼高,既然如此,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把這大好的封侯機會讓給自己的女婿中郎將范明友。同時心中一聲長嘆:「將軍不愛名利者,充國為甚。」

圖:甘肅清水縣趙充國陵園塑像

於是范明友被火線提拔為度遼將軍,率騎兵二萬出遼東,嚇退匈奴後,又擊破烏桓,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功高,以二千九百二十戶封平陵侯,並官升未央宮衛尉,名列九卿高位。

此役,烏桓接連被匈、漢痛扁,實力遭到巨大打擊,匈奴乃得以繼續向漠東方向發展,烏桓遂在匈奴的壓力下徹底叛漢,接連大舉犯塞,邊境百姓慘遭荼毒;范明友只得再次出擊,損兵折將廢了好一番力氣才將其擊退,此後朝廷也被迫縮減了玄菟郡(今吉林省東部與朝鮮北部一帶)疆界,以空出緩衝地帶與烏桓周旋。看來,還是趙充國老成謀國,更通夷事,實乃社稷之寶也!

圖:匈奴在西漢時期圍繞蒙古高原的遷移

而就在這個時候,西北地區武都郡的氐族人造反了,這次趙充國沒有半點猶豫,立刻奉命前往平叛。

氐族大概是春秋戰國時西戎的一支,漢朝時生活在甘肅東南部及四川西北部一帶,與夜郎、滇、邛都等少數民族部落被統稱為西南夷。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劉徹為開拓西南境,遣中郎將郭昌、衛廣攻滅氐王,置武都郡,郡治武都,在今甘肅隴南市武都區。

氐族被滅國後,不堪管束,時常反覆,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起兵復亂,武帝為保關中安全,乃將他們分批遷往酒泉。這個工作持續了很久,但效果並不顯著,大部分氐族人逃入了武都的山區叢林之中,據險而守,漢朝一時也拿他們沒辦法。(氐通阺,即陵阪之意也)

這樣一晃四十多年就過去了,氐族人再次反叛,這些強悍的山地步兵,突入平原,攻城拔寨,將武都郡守打的落花流水,關中為之震動。危急時刻,趙充國果斷出馬,剿撫並用,一舉將氐族徹底打服。為防止氐族再叛,趙充國將此戰擒獲的氐人部眾全部釋放,並與其首領置酒歡飲,歃血為盟,結為兄弟,相約從此漢氐一家:氐人願出深山者,政府劃地一處供其居住、耕種;不願出山者,任由自便,若無干犯漢律,尊重其習俗,凡事不得妄加干涉。果然,此後歷西漢一朝,氐人再未反叛。

趙充國平叛回朝後,論功行賞,霍光和昭帝卻感覺很頭疼,因為老將軍功勞雖高,卻對氐人殺傷不大,而漢軍功爵制講究數字化管理,封侯必須靠斬首虜數,也就是斬首數與俘虜數,可趙充國斬首數不夠,俘虜又全給他放了,這可叫朝廷如何給他封侯呢?

趙充國笑道:封侯非我意,但願海內平,老夫年紀一大把了,哪還有那麼多爭強好利之心,如果能夠天下太平不用打仗,老夫求之不得。

這就是趙充國,討厭打仗,要打也要一次性解決問題,否則如范明友打烏桓,殺人不少,可烏桓不服,仍是屢屢叛亂,那殺人再多又有啥用。

大家被趙充國深深的感動了,老將軍不愛名利,勞苦功高,實在令百官汗顏,於是昭帝下令,調趙充國為中郎將,代替范明友屯兵上谷郡,防備烏桓。

趙充國到任上谷後,堅守城池,數次挫敗烏桓入侵。烏桓見討不著便宜,只得又退回漠東,與匈奴爭利。

而經過長期考察,昭帝發現,趙充國在打仗過程中非常注重後勤與理財,擅長用最少的錢,打最漂亮的仗,這樣的經濟人才放在邊疆太可惜了,左右現在北邊無事,不如讓他回朝來搞財政工作。趙充國為官清廉,忠厚老實,讓他來管錢,昭帝放心。

於是不久,趙充國又被調回長安,升任水衡都尉,秩兩千石,終於名列公卿。

所謂水衡都尉,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為帝國三大財政官(大司農、少府、水衡都尉)之一,其主要工作有三項:

第一,掌管宮廷園林上林苑,裡面的什麼花草啊,園木啊,禽獸啊,馬廄啊,田地啊,糧倉啊,廚房啊,水利局啊,造船廠啊,手工作坊啊……大大小小几十個部門,都歸水衡都尉管。

第二:保管皇宮財物,皇帝是天下珍寶最多的人,數都數不清,沒人管可不行。

第三:鑄錢。武帝時漢朝恢復了私鑄錢的禁令,規定所有銅錢一律由政府鑄造並發行。而水衡都尉就負責鑄錢並掌管國家緊急儲備資金之一「水衡禁錢」,這不僅責任重大,且是一個大大的肥差,從來都由皇帝最寵信的人擔任。漢武帝時的水衡都尉,就是那位曾捲起巫蠱大亂的劉徹寵臣江充。

趙充國在水衡都尉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四年,期間又曾率軍出擊匈奴,生擒敵酋西祁王,這次斬首虜數仍是不夠,但昭帝覺得不能再等了,侯位有硬指標封不了,那就陞官兒,升為後將軍,位上卿,金印紫綬,同時兼任水衡都尉。

漢朝自衛霍後,最大的官兒已經不是三公了,而是列將軍。由大將軍、大司馬領銜,丞相與車騎將軍(或驃騎將軍、衛將軍)為副,再下來就是前後左右將軍,最後才是御史大夫與九卿之列。當時大將軍為博陸侯霍光,車騎將軍為富平侯張安世,前將軍為龍頟侯韓增(韓說之子),趙充國為後將軍在帝國軍界中排名第四,時年六十四歲。

這就是趙充國,六十四歲才當上將軍,而且無功無爵,聲名不顯,李廣在他這個歲數早就急的想自殺了,但他卻仍然幹得很淡定很平和,一副再干幾年就要老老實實回家安享晚年的樣子。《孫子兵法》曰:「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我以前總不太懂,看了《漢書》中的趙充國傳記,我終於算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翩翩俗世佳公子平原君,竟為何遠不如浪蕩於酒肆賭坊的信陵君?
一位拳法高手,被陷害淪為廢人,最終卻成為戰國第一軍師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