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殺袁崇煥,發展火器,減免稅賦,這三大措施能不能保住明朝

不殺袁崇煥,發展火器,減免稅賦,這三大措施能不能保住明朝

明朝如何避免滅國的悲劇,有網友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不殺袁崇煥,二是大力發展火器,三是努力減免稅賦。認為如果做好這三大措施,明朝就能夠挺過來。

這三大措施看起來還真的不錯。為什麼說不錯呢?

不殺袁崇煥,發展火器,減免稅賦,這三大措施能不能保住明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袁崇煥劇照)

其一,不殺袁崇煥。

明朝末年的朝廷,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朋黨爭鬥太厲害,官員們派系太多,互相扯皮推諉不服氣的太多。而在這樣一種政治形勢下,因此造成執行力不夠,落實不夠。

明朝末年,有不少將領提出過很多全國性的戰略主張。卻不說這些戰略主張好不好,就算不好,只要大家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嚴格地執行這些主張,依照明朝強大的底蘊,要打敗農民軍和滿清軍,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因為缺少一位強勢的核心人物,因此大家怎麼也不能保持統一意志。有人之所以覺得不殺魏忠賢更好一點,其實就是希望用魏忠賢來統一各派。

袁崇煥是能夠成為這樣一個核心領導的。他矯詔殺毛文龍,就是他要保持遼東統治指揮權。如果崇禎皇帝絕對信任袁崇煥,讓袁崇煥成為這樣一個人物。憑著袁崇煥的才幹,他肯定是有一番作為的。

其二,大力發展火器。

火器曾在對付後金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當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就是因為明朝有「紅夷大炮」等火器,數次搶入關來,都被明軍擊退。因此,只要大力發展這種火器,用它牢固掌控邊關,滿清確實不敢輕易南犯。

不殺袁崇煥,發展火器,減免稅賦,這三大措施能不能保住明朝

(農民起義)

其三,努力減免稅賦。

明末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民軍造反?為什麼農民軍多次被消滅殆盡以後,又會死灰復燃?根本的原因,就是當時天災嚴重,賦稅沉重。天災嚴重沒辦法,但是賦稅沉重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農民不是被逼到了死亡的邊境,他們也不會反覆造反。只要農民軍不反覆造反,明朝就可以一心一意對付滿清。滿清要想做大,顯然是不容易的。

以上三大措施,看起來確實不錯。那麼,這三大措施,能不能實現呢?我認為是比較難的。

第一,崇禎會不會讓袁崇煥成為核心領導?

有些網友不明真相,認為袁崇煥確實有投敵的嫌疑,所作所為是自尋死路。其實,這真的不怪袁崇煥。袁崇煥要想成為一個能統一各方的人物,如果他在遼東都不能立威,又如何實現在全國立威呢?如果他在遼東立威的事,能夠得到崇禎的肯定和保護,那麼以後就能夠實現在全國立威,能夠成為全國的核心領導。那樣,明末的戰事,執行力就強多了。

但是崇禎是絕對不會讓袁崇煥成為核心領導的。如果他能夠容忍袁崇煥那麼做,他就能夠容忍魏忠賢。他殺魏忠賢,固然是魏忠賢的閹黨作惡太多,根本原因還是魏忠賢想讓他成為傀儡皇帝。

有人會說,崇禎自己不是也在想成為核心嗎?崇禎殺了那麼多大臣,就是在立威啊。要知道,崇禎的角色不同,再加上他這個人剛愎自用,偏聽偏信,殺錯了很多人,做錯了很多事。所以,他不是實現了立威,而是亂了政局。

不殺袁崇煥,發展火器,減免稅賦,這三大措施能不能保住明朝

(崇禎劇照)

第二,發展紅夷大炮,能不能阻擋清軍?

紅夷大炮在早期的時候,確實在對抗後金後發揮過相當大的作用。不過,紅夷大炮畢竟是一種武器。只要是武器,你能夠發明製造,別人也能夠發明製造。只要別人也掌握了這種技術,這種技術就不會是你的專利,他也會把自己武裝起來。

事實上,紅夷大炮最後就是這樣被滿清所掌握的。清軍有了紅夷大炮以後,明朝在軍事上的優勢就消失了。

第三,減免稅賦能不能阻擋農民軍其起義?

首先減免稅賦的政策推行不了。因為政府需要大量的錢來打仗,沒有錢,軍隊就無法運行。同時,明末的官員貪污腐化現象非常嚴重,所有的官員都在變著法子搜刮老百姓。就算朝廷出了減免的政策,可能最後稅賦不是回到農民的口袋中,而是回到各級貪官污吏的口袋中。

其次,農民軍也不會因為減免稅賦就停止鬧事。所謂冤冤相報,農民與政府的矛盾已變得非常深沉,仇恨也非常多,農民已嚴重不信任政府。就算政府要減免,農民也不會停止造反的。

所以,明朝滅亡,只能說是必然的悲劇。

(參考資料:《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后霍成君父親是輔政大臣,家人都在朝中為官,她為何要自殺
為什麼歐洲出現了哥白尼、伽利略等偉大科學家,中國古代沒有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